- 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 1630字
- 2024-04-09 15:53:40
(五)氢能或成为国际能源合作新蓝海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问题,能源正在加速朝着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科技进步也在大幅度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然而,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广泛使用清洁的氢依旧面临挑战。目前,氢几乎完全由天然气和煤制取,低碳能源生产氢的成本很高;氢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现存法规限制了清洁氢工业的发展。不过,氢的潜在关键作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19年6月G20峰会召开前夕,IEA发布报告指出,是时候利用氢气的潜力,使其在清洁、安全和负担得起的能源未来中发挥关键作用,国家、城市政府应在长期能源战略中确立氢的作用。报告揭示了氢如何帮助实现一个清洁、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能源未来,以及如何去实现它的潜力,提出扩大氢能产业规模的七项建议:确立氢在长期能源战略中的作用;激发清洁氢能的商业需求;解决先驱者的投资风险;支持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消除不必要的监管障碍,统筹标准;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并持续跟踪;未来十年,聚焦四个关键机会,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工业港口,将其转变为低成本、低碳氢能枢纽,二是利用现有天然气基础设施刺激新的绿色氢气供应,三是支持运输车队、货运通道,使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更具竞争力,四是建立首条航运路线,开启国际氢贸易。
图0-1 氢能产业链示意
资料来源:课题组自制。
全球氢能国际合作潜力巨大。IEA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氢能发展并启动氢能国际贸易。应该说,在氢贸易方面,亚太和欧洲都有较大潜力。受资源禀赋约束,日本和韩国均存在资源短板,都希望构建海外氢能供给体系和销售市场。日本正探索通过液氢船将澳大利亚褐煤制氢气运回国内,如试验成功,将大规模扩展氢气海外贸易。日本还积极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海外销售市场,丰田、本田已成功将氢燃料电池车销往美欧等地,并与通用、戴姆勒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韩国与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建立氢能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并希望加强中日韩在氢能领域的交流,尤其是同中国的合作。欧洲国家之间的氢贸易存在广泛的机会,天然气网络最有可能成为交易的载体,但也可以使用专门的跨境管道或国内水路。目前,氢能还总体处于产业导入期,氢的国际贸易还未展开,国际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如果国际社会认同氢可以成为未来“终极能源”,并借鉴液化天然气的成长经验,通过液氢海运实现全球自由流动,那么氢能的国际合作将成为一片新蓝海。与之相关的氢贸易、跨境基础设施、技术、产业、标准、市场,以及治理机制方面都将蕴含巨大合作潜力。
氢能可在“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中担当“和平能源”。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化石能源和水中。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可以改变传统能源品类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重塑地缘政治,氢能是当之无愧的“和平能源”。我国目前氢气总产能达到2500万吨/年,是世界氢气产能最大的国家,这为未来氢能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基础,也为开展氢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一带一路”沿线聚集了全球85%的发布氢能战略的国家、79%的加氢基础设施、83%的燃料电池装机,以及42%的燃料电池车辆,可谓资源上有基础,技术上有积累,应用上有规模。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煤、油、水、风、光等各类能源转化为电力进行远距离传输或就地转化为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性,将会带动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氢能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有益补充,对于非洲等能源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可通过分布式形式提供发电、供热和高品质交通燃料。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氢国和潜在市场,面对全球氢能迅猛发展势头和国际合作蕴含的巨大机遇,我国应提前谋划,积极参与全球氢能项目合作和治理机制构建。我国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协调好市场开放和自主创新的节奏,用好两个市场、两种手段,加大全球氢能及燃料电池高端人才引进和相关学科人才储备,聚焦“卡脖子”问题,争取早日实现我国氢能发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