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和现在

现在是过去的重复。冲突与过去和现在这两个时间因素有关,将这两个因素放在一起的是我们的记忆。

心理学家将记忆分为两类: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过去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童年期,当人还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不是被遗忘了,而是以内隐记忆的方式被存储了起来。这些看似被遗忘的记忆,在成年期会以它本来的面貌重复在人们的生活里。也就是说,过去发生的事情,虽然你没有记住它,但是它却以相似的方式出现在了你现在的生活中。提及这样的现象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出我们的冲突类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研究了这些内心过程。他认为无意识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存储这些内隐记忆。他假设我们过去发生的创伤,或任何心理机制无法理解、处理的事件(没有经过语言加工,甚至没有经过图像加工的内容),会以行动化的方式,即以原生态的行为脚本的方式存储在无意识里。在你长大以后,如果再次遇到相似的场景,那么存储在无意识里的原生态的行为脚本就会重新启动。人类对于这样的过程,倾向于不思考、不加入任何新内容,仅仅是做同样的事情。接下来,我们通过F小姐的案例进一步理解这个过程。

F小姐从小被父母送到奶奶家抚养,奶奶因为身体残疾,无法怀抱婴儿时期的F小姐,在摇篮里长大的F小姐非常“乖巧”“听话”和“顺从”,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位非常体贴的男士,这位男士对她百般呵护,照顾有加。他们结婚了,婚后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反转,F小姐逐渐变成了照顾她丈夫的、有求必应的妻子,因为她过于忽略自己的需求,丈夫也开始改变了,变得逐渐依赖F小姐的照顾,成了一个需要被人照顾的“孩子”。F小姐结婚之前的愿望是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可是,婚后她变成了“对别人好的人”。这种模式的转变是逐渐发生的,变化也是明显的,这里的变化是两个人在互动中产生了相互影响,这样的影响来自他们双方的性格。

在F小姐的童年期,养育者因为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她良好的照顾,对待她的方式常常是忽略的,母亲在生下她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农耕工作,母亲的接替照顾者——奶奶,因为身体残疾无法亲近地接触F小姐,这使得她学习到了乖巧、听话、顺从和付出,而她自己希望被照顾的部分,常常隐藏在她的潜意识中。当她还是婴儿时,她的需求不能被养育者及时地回应,慢慢地,她开始变得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她将自己的需求慢慢“遗忘”的过程,与此同时,F小姐发展出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假性独立),同时也变得好像没有需要,不哭不闹,这时,养育者会反过来赞扬她是一个懂事、省心的孩子。她通过压抑自己的需求的方式得到了养育者的关注,一旦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获得他人的关注,她就会一直使用这种方式。

F小姐是如何将她的乖巧、听话、顺从和付出重现在她现在的亲密关系中的呢?因为早年学习到的方法帮助她获得了养育者的关注,F小姐在婚后会无意识地害怕失去这个好的“养育人”——她的丈夫,她处理这样的关系的唯一方法就是她童年期学习到的方法。

当她用与童年相同的方法来留住丈夫的关注和爱时,她发现,丈夫反而不在意她了,因为他变得依赖她的照顾,于是F小姐就处于冲突的痛苦中,她内心的声音是:我需要你照顾我,但是,你变得懒惰了,你变得不在乎我了,你对我不再像恋爱时期那么好了。

冲突不仅发生在了F小姐的内心,也发生在了夫妻关系中。这虽然是必然的,但却是可以改变的。

这个案例可能引发了你的思考。你可以看出来现在是过去的重复。但是,为什么要重复?首先,重复是内隐记忆以它原来的面貌出现,因为内隐记忆是非言语的记忆,是未经过语言描述的部分,所以,它原来的面貌是以模式或行动的方式直接呈现的。其次,我们的心智在处理问题时是有惰性的,简单地说,它的处理方式是能偷懒就偷懒,偷懒的意思是,一旦人们学习到了一种令自己不那么痛苦的“解决方案”,就不会再去思考了,这种“解决方案”会被一直沿用,就像火车行驶在轨道上一样,根本没有另外的路径可走,这就是我们的心智处理问题的方式。

最后,重复可能与创伤有关,人们会无意识地重复回到创伤的情境,这是为了有机会修复创伤。就好像你和一个人打架打输了,你总想回去和那个人再打一次架一样。

重复就像一个诱饵一样“诱惑”着你,一不留意,你就会陷入其中,然后你耗尽力气爬出来,下一次,你很可能还是没有抵御住它的“诱惑”,再次沦陷。所以,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它诱惑,如何掉入重复的陷阱的,能够有效地帮助你,使你清醒地、有觉察地避开它。这样僵化的重复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人际环境了。要想对抗心智的“惰性”,我们必须努力学会新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