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生于晚清的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有不凡的才情与身手,更具卓绝的韬略与智谋,他有“中兴名臣”的美名,亦被称为“扼杀革命的侩子手”,他晓得急流勇退,又懂得内外兼修,他的一生,三言两语岂能休!

从1872年曾国藩离世至今,140年间,他被不同的人群关注过。较之历史上诸多建功立业的伟大人物,曾国藩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天资,都不具有什么明显的优势。然而,他却能从一个资质平平的“笨小孩”,做到内圣外王的国之栋梁,仔细品读你会发现,曾国藩的人生履历,俨然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成功学教科书。

曾国藩年轻时的性情纯刚至猛,肆意弹劾,做事少有婉转,惹得君王动火,同僚怒目,因而屡屡碰壁。其后,又忽而性情大变,学得韬光养晦,不再处处顶牛,而是以打太极的手法周旋于官场之中,刚柔相济,游刃有余。从“人人喊打”到“人见人爱”,曾国藩这套本事,的确非同一般。

曾国藩既愚钝又精明。他少年便有大志,醉心功名。他从14岁起开始参加县试,屡败屡战,直至23岁才中一秀才,且名列倒数第二。无怪乎左宗棠毫不客气地评价曾“才短”,李鸿章亦当面指其“太儒缓”。其实,就连曾国藩自己也表示:“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曾国藩的精明又非常人所能及。他顺势而动,以超人的胆识与气魄一手创立湘军,“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最终平定太平天国。他又懂得盛时常作衰时想,在大盛之中预察大衰的端倪,在如日中天之时自削手臂、裁撤湘军。能如此善于把握进退者,古往今来,乏陈可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吧!

曾国藩非常注重治身治心。他位极人臣却难得一生清廉,他功高盖主却难得看淡功名,他不欺人亦不自欺,惯于自省,追求慎独守己。曾国藩曾有言曰:“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其意为:所谓“独”这个东西,是君子与小人共同所有的。当小人在他单独一人之时往往会产生一个狂妄的念头,狂妄之念聚得多了,就会产生纵肆,而欺负别人的坏事就会发生了。君子在他单独一人之时产生的念头由其禀性决定,往往是真诚的。诚实积聚多了,就会谨慎,而自己唯恐有错,功夫就下得多了。君子小人在单独处事上距离之差异之点,是可以得到评论的。他力求向君子看齐,但求做得更好,无怪乎人赞其曰:“内圣而外王”。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但数千年间能真正做到者屈指可数,而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被有志之士奉为经典的毕生追求,无一不在曾国藩的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纵观其生平事,我们不能不感叹他内心的强大。完全可以说,曾国藩才是当之无愧的“励志帝”。

毫无疑问,即使在今天,曾国藩做人的那套思想和本事,仍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