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无力”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类内在固有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激发我们不断挖掘、发展天赋的能力与才华,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并将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人生的道路。

近几年,当“抑郁”“躺平”“内卷”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在社交媒体和大众面前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年轻人显露出的这种抑郁与无力的状态越发严重。对于他们,“活着”这件事,仿佛变成了世界上最困难的事之一。

这并非某个个体的感受,人们似乎陷入了相似的心理困境——一种集体的“心灵的焦虑、空虚与疲乏”正在发生。即使是每日出入高档写字楼,周旋于各种“成功人士”中间,看似光鲜靓丽的年轻人,实际上也时常感受着来自内心巨大的倦怠与困顿。很多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能感觉到间歇性的无力感。

那么,本应有广阔天地和美好未来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精神危机呢?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悲观,丧失活力,没有欲望,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呢?

“心无力”具体有哪些表现?

最大的特征就是:累。即使没做什么事,没遇到特别大的坎,也会突然感到心累,极易疲劳。

● 无意义感: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没有意义,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很容易空虚。

● 回避亲密社交:易感到孤独,即使如此也倾向于远离人群,不会主动寻找建立社交和亲密关系。

● 倦怠感:最开始会充满激情,但激情会很快覆灭,对一直喜欢的事情也容易产生倦怠。

● 拖延倾向:面对事情不想处理,能拖就拖。面对一点小的困难,都会觉得难以招架。

● 自我价值感低:容易被他人评价影响,自我否定,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 难以快乐:缺乏对大部分人和事的内在激情,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什么乐趣。

什么样的人容易“心无力”?这是复杂多变的时代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心理挑战。

“成年早期”的压力巨大,面临自我与传统的抗争,婚姻和事业的双重挑战。

“心无力”,多见于25~35岁、处于心理学上“成年早期”的人们。

这个人生阶段,人们面临着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任务和压力。这个时期,我们要使自己的行为与成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独立个体。

这个时期的一些年轻人不再把社会的要求当作自己的人生标准,不按部就班,人生节奏和轨迹与传统观念、固化的标准、他人的期待不再符合,他们就会在现实层面遭遇诸多的精神“围剿”与攻击——催婚催生。“你为什么不如别人?”“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为什么不早点成家立业?”

很多人在面对严重催婚或者情感绑架时,异常痛苦,甚至因此抑郁。有人则无法寻求职业上的突破,陷入事业瓶颈期。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努力建立亲密的、成熟的人际关系,以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要。否则,就会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笼罩。因此,人的内心冲突变得尤为复杂和严重。

再加上外界日益复杂的环境和时代的变局制造着各种挑战和冲击,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成年早期”是对于一个人抗压力、自我疗愈能力、心理韧性的重大挑战。

高度商品化社会和过度比较竞争造成内心的空虚与无力

流水线的社会很容易“生产”抑郁者和厌世者。

在高度的商品化和竞争中,人本身也变成了商品。当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刻都被商品化,人内心的自主、独立和安宁便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是彻底的利益至上和对市场价值的疯狂追求。

首先,社会阶层固化让一个人突破所属社会层级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很多人对未来悲观。即使他们并不喜欢朝九晚六的工作,每天两点一线,工作内容固定单一,却又无能为力。哪怕是很多优秀的名校毕业生和职场精英,也为“财务自由”“社会分级”等问题焦虑着。伴随着物质层面的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生活水平差距的比较,心理层面的扭曲与瓦解也在被逐渐放大。

泛滥的成功学和“财富自由学”让我们投入改变自身命运、获取成功的大军中,但实际上,你的人生可能非但没有大的改变,而且还被集体营造的焦虑和虚无裹挟。“鸡娃”“内卷”“996”,我们在追求更多的物质,内心却变得很难快乐和满足,最后麻木到成为行尸走肉,直至崩塌。

高度商品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审美和感知幸福能力的退化。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很早就预测过这个现象——我们用本能和直觉去感知美的能力已经严重退化。过度的娱乐化和低俗化会使审美迅速陷入极端贫乏的状态。

功利型社会中虚假、同质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只要可以赚取流量,赚钱,吸引人的注意,人们便无所不用其极。一些人开始追求快餐式的情感寄托,将每天关注的焦点大量放在娱乐追星、网红打赏、网络游戏上,以逃避现实。

而我们自己,也变成了商品的一部分,参与到虚假流量的创造之中。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都在围着一个主题转——如何创造更多的利益,而不是创造更多的价值。和那些制造假新闻,还有那些被刺激和噱头捆绑的看客一样,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坚持,完全沦陷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被流量化了。由此,人的创造力的丰富性遭受摧残,生命所蕴含的情感被分解,精神世界逐渐萎缩,心也走向混沌、无力和虚空。

高压和缺爱家庭环境及个人经历,造成的“无根感”

容易“心无力”的人,往往在相对严格和高要求的环境中长大,按照别人制定好的标准行事。若他们原本是有主见和想法的人,当思想和意识的自主性遭到打压,就会变得更加压抑。

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困境时,他们往往在家庭中较少得到心理支持和理解,总是独自解决问题,这便加重了其对人生的负面感受。因为“缺爱”,他们和父母等重要人物之间的依恋关系存在问题,内心普遍非常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他人。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漂泊感”和“无根感”就此产生。因此,这一类人在个性上也有一些共同特征:

● 自卑,自我评价低。

● 高敏感人格,共情力高。

● 完美主义,自我要求与期待值高。

● 在感情上回避,对他人难以信任。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在标准、评价和想法中长大,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很少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么他就会慢慢失去与自己的联结。“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是谁”,这种感觉就是“丧失了与自己的联结”。与自己内在联结不够,会导致做事情没动力,容易迷失。

如果一个人和父母的依恋不足,很少感到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结和爱,内心总是感觉不到力量和支撑,与其他事物的联结也比较弱,就会对很多事情没有激情,对世界没有爱。就像水上的浮萍,其内心飘忽不定,无所依靠,自我分裂。面对挑战时,往往心里没底,恐惧挑战,很难跨越障碍。遇到困难时,容易后退、逃避、拖延,一般只会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在缺爱环境下滋长的“心无力”,会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越是感觉到无力,就越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但越是感觉不到自我价值,反过来就更无力。如此,周而复始,循环无尽,长期的“心无力”,会磨灭一个人的生存意志,摧毁一个人对未来的希望。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无法自洽

容易感受到“心无力”的人大多偏理想主义,对人生有自己的追求与向往,在精神层面有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他们总是需要在社会现实和内心向往之间智慧而果敢地做出平衡与选择,但往往事与愿违。

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现实不断冲击内心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徒劳,没什么用,所有努力最后都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自己永远比不上别人。

一面是向往“天才”的自己,一面是郁郁不得志的“普通人”。当精神领域的追求遭遇现实生活中的卑微,差距越来越大又不能自洽,他们在实现自我和平衡现实中精疲力竭,就会陷入极端的痛苦,最后导致猛烈地自我攻击。于是,为了活下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启了自我保护式的“欲望降级”,开始“躺平”,远离过多的碎片化垃圾,远离过度的竞争,寻求精神的一隅净土。

走出“心无力”,寻找“失落的真实”

“心无力”的本质是内心被深深压抑和遗忘的渴望。

这种被压抑、遗忘的内心的冲动,我称之为“失落的真实”。这种“真实”,长期被权威的框架束缚,被世俗的限制阻挡,被各种成功学、商品化以及过度竞争撕裂,于是我们满足于追逐那些利益集团为我们制造的、对我们真正的内心毫无益处的东西,从而忘记了自己是谁。

“真实”的感觉,如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说,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当本该追求自我的年轻人被迫选择他人认为理想的工作,被催促结婚生子,无奈地攀比物质财富,沉迷发财投机时,“真实”就像一个被冷落多年的小孩,在煎熬的地狱中绝望地呐喊——“你是否还记得你是谁?”而克服“心无力”的核心,就是找到“我是谁”。

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团任人随意捏造的陶土。每个人心中一定有所热爱,有所追求。每个个体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本能。

“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类内在固有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激发我们不断挖掘、发展天赐的能力与才华,将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并将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人生的道路。我们拥有一些本能的东西一直在内心流动,我们一切的挣扎、痛苦、纠结、抗争、尝试,都是为了找到“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

那么,如何寻找“失落的真实”呢?

克服“心无力”,你需要一场“心”的对话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心无力”的年轻人。

他们的内心存在着不同的挣扎:有的人喜欢“自我PUA”,在自我否定的旋涡里无法自拔;有的人则患上“微笑抑郁”,人前开朗活泼,人后却痛苦不堪;有的人始终无法走出家庭影响,像浮萍一样漂泊半生,找不到立足点;有的人奋斗许久,终有所获,却无论如何都难以发自内心地快乐;还有的人面对真爱,只能无可奈何选择回避,无法走入一段亲密关系……这些既是“心无力”的原因,又是“心无力”带来的结果。

如此恶性循环,没有尽头,但并不是没有方法去克服。

在这些年对于“心无力”的探索和研究中,我和很多年轻人进行了对话,根据“心无力”的症状和原因,将这个问题主要划分为五大主题:

● 自我PUA:世界上我曾最讨厌我自己,但现在我拥有了自爱的能力。

● 空心人生:做了30年的“行尸走肉”,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 微笑抑郁:亲历抑郁这个“怪物”之后,我最终涅槃重生。

● 快乐无能:快乐曾是无法企及的奢侈品,现在我会自己生产快乐。

● 恋爱失格:回避型人格的我,学会了如何去爱一个人。

在这本书里,我将设置一个主要的对话者“林音”,通过对话的形式,运用“对话治疗”的特点,和5个年轻人就“心无力”展开对话,对我们共同面对的心理困境进行细腻的解剖和分析。这些故事和对话,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从无力慢慢变得有力以及从“心无力”的状态之中走出来的心路历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去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无法抵挡的“无力”状态,活出真正的自己。

我相信,不管是一直“自我PUA”的苏伊、“空心人生”的落岩,陷入“微笑抑郁”的迷鹿,还是“快乐无能”的一白、拥有回避人格的简亦,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会有你自己的影子,你也会随着他们前进的步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