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数字教材版)
- 姚裕群主编
- 3191字
- 2023-09-25 17:46:48
第三章 人力资源宏观分析
导入案例
“三变”改革:农民资产增值与对接市场
自2014年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在扶贫攻坚中推行“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已有22万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50元提高到2016年的1.2万元。“三变”改革不仅写入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还被评为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个样本。
“三变”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民资产增值。这样的举措把农业生产资本与人力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与市场紧密对接,并有效地适应与挖掘市场。
农民有了资产,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资产性收入。资产性收入是资产增值的结果,其本质是一种投资收入,因此农民的资产要想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与市场对接。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六盘水市坚持把产业化作为“三变”改革的重中之重。
第一,以产业化聚合农民资产。
六盘水市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据农民说:“过去山上‘左边种苞谷,右边种玉米’,每亩毛收入只有四五百元。”可事实上,六盘水是野生猕猴桃之乡、野生刺梨之乡、红豆杉之乡、世界古银杏之乡,自然资源丰富,但这些宝贝只有生态价值,没有转变为经济价值。2014年六盘水市政府立足当地低纬度、高海拔、多山区的地理条件和特殊的高原性季风气候,结合多个少数民族聚集的文化特征,提出了两个重点发展产业:一是山地特色农业,包括猕猴桃、刺梨、茶叶、药材种植以及牛、黑山羊等山地畜牧养殖;二是围绕高原湿地、温泉、雪山等天然资源景观和民族文化等元素,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
可问题是,农民的资源如何与产业对接?以土地为例,过去由于土地流转费用比较低,每亩最多500元,大多数农民并不愿意流转,而且还担心土地流转后自己就没有地方种粮食了,生活更无着落。但是发展农业产业首先需要土地集中连片,否则很难实现规模化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出面“牵线搭桥”。
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和龙头企业通过“三变”重新连在了一起。农民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以土地入股分红,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务工获得工资,一举多得。这样农民就从最开始的不愿意流转到愿意流转,最后争着要流转,从而解决了产业发展中土地集中难的问题,为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条件。比如钟山区大河镇周家寨社区,以前农民都把种玉米、洋芋当成养家糊口的唯一路子,依靠土地怎么也脱不了贫。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致富能手”村民任龙勇牵头组建了民润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的土地集合到一起栽葡萄、种蔬菜,农民都成了社员,目前合作社资产已达6000万元。水城县十几家龙头企业集中流转了农民大量分散闲置土地,形成了百里猕猴桃产业长廊,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达10万亩。盘州市共有24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053家经营企业参与“三变”,农民的40.02万亩土地都变成了资产入股经营。
据统计,三年来六盘水市共引进334家企业,其中包括大北龙集团、温氏集团、努比亚公司等知名企业,一共扶持了1114个合作社、62个家庭牧场入股。与此同时,政府还将财政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发展资金等各类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的股金投资到各类经营主体,壮大了产业发展规模。
第二,以融资平台助推产业发展。
产业化的关键是资金。无论是农民以资产入股还是财政资金量化入股,额度都比较小,而企业资金也是有限的,有时达不到项目建设要求,常常出现资金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产业发展就需要政府融资平台发挥作用。六盘水市级财政和各县区财政每年各安排5000万元,主要靠平台公司利用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放大资金效益。目前全市十几家平台公司采用PPP模式撬动金融资金14.13亿元、村级集体资金1.26亿元、农民分散资金5.07亿元、社会资金44.98亿元入股到各类经营主体,集中投入各类产业发展。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政府融资这一平台,很多惠及民生的投资项目可能寸步难行,有的工程甚至会半途而废。
盘州市政府的一家平台公司宏财集团,不仅“救活”了一个农民企业家,还“救活”了一个产业园。盘州娘娘山农业产业园区理事长陶正学以前从事煤矿、洗煤业,几年前回到家乡想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开始他个人投资6亿元为家乡修路和整地,准备搞农旅融合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尚未完工,资金链却断了。就在这时,宏财集团及时跟进,投入3亿元把村里修路、整地的基础设施项目整个买了过来,不仅解决了陶正学的燃眉之急,同时又撬动9亿元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下园区项目如鱼得水,重新注入了活力。有了充足的资金,园区大力发展刺梨、猕猴桃、蓝莓特色农业产业2.18万亩,养殖生猪5000头、土鸡20万羽,开发建设了天山飞瀑、温泉度假小镇等18个旅游项目,核心区8个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2016年娘娘山农业产业园区的高原湿地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实现了2亿元的产值,当地农民户均增收4000元。自2012年以来,园区已带动8个村、885户、3288人脱贫,农户人均收入从三四千元变成七八千元甚至万元以上。
在钟山区的“三变”改革中,平台公司同样功不可没。区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住建部改善人居环境项目向农发行、农商行等融资贷款100亿元,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吸纳了村集体以集体林权、水权、土地经营权等折价入股的30%股份,公司与村集体按7:3占股分成。在实施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公司又与农户签订了改造协议和经营协议,农民以房屋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入股分红。对有条件布局农家客栈、酒吧、超市等商业业态的民居,由公司按照户均10万元的标准进行装修改造,农户将满足需求之外的房屋交由公司经营管理,在经营期内按协议约定向农民分红,公司收回成本后,就交给农户自己经营管理。
第三,以“平台+产业”实现农民资产增值。
过去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很难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加之谈判能力弱,农产品无法很好地与市场对接,价值很难实现。通过“平台+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农村的土地、特色农产品、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等各种农业资源被全面整合起来,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园区和全域景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弱势地位,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半径,既增加了农民当期的资产收入,又拉动了市场需求,提升了资产的预期收入。
在盘州市贾西村的刺梨产业园,合作社理事长聂德友介绍,前些年山上的野刺梨果满山遍野,好多都烂在地里,当地农民坚信,种玉米、土豆比这种填不饱肚子的小果子来得实在。但聂德友在东南亚考察发现,刺梨是维生素C之王,可以食药两用,在国外都是用来做药材和高端保健品。于是他瞄准市场需求建立了刺梨产业园区,流转了村里的土地进行刺梨种植,标准化种植基地有13500亩;同时利用刺梨花季、中药花季作为蜜源,投资蜜蜂养殖,兴建了500箱蜂房和一个蜂蜜加工厂,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现在一包150克的刺梨干售价将近20元,一瓶60克的刺梨维生素C含片市场价格为160元,一瓶500克的刺梨花蜂蜜更是卖到了300元。园区的农民说:“我们做梦都没想到,原来烂在山里的小果子竟然变成了这么值钱的宝贝。”
而水城县则通过打造野玉海景区实现了农民房屋的增值。政府以集中搬迁的方式,在景区建设千户彝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提升寨子的生态文化内涵,开发寨子的旅游承载功能。搬迁农户与景区管委会下属公司合作建房,按政策规定,搬迁安置户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而管委会通过融资扩大建房面积,按照山地旅游度假房来打造,使每一栋房屋都兼具农户居住、旅游度假、实体经营等功能,让贫困户不仅能住得安稳,还能依靠房子就地生财。赵音写就是其中的一家安置户,他家房屋由一楼经营性门面和二楼住房组成,除去实际居住的103.98平方米,以空出的21.02平方米入股平台公司的“彝寨水秀”文化旅游项目,作为客栈经营,占股16.87%。目前景区旅游经营火爆,很多像赵音写一样的贫困搬迁户家里的客栈天天爆满,一房难求。
资料来源:桑瑜.“三变”改革的启示——贵州六盘水扶贫攻坚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