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节笔——由王羲之《远宦帖》论及《十七帖》《淳化阁帖》

在没有照相制版的时代,法书名迹仅能通过钩摹或刻帖的手段来复制流传。复制的过程中,除掺入各种主客观的影响,还有时代变迁所产生的不同书写脉络,都让法书复本的再制逐渐远离原貌,导致后代学者迷失于真迹、双钩本与刻帖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三者间的纠葛使碑帖研究成为专门的学问,加上历代作伪与翻刻者的推波助澜,碑帖又被称作“黑老虎”。“黑老虎”不仅横行于收藏界,连学术界也难以幸免,很多藏家与学者都曾经被狠“咬”过,此令碑帖收藏与研究带有危机四伏的不安感。

若干年前怀素《自叙帖》(图1)的真伪之争,肇因于水镜堂本怀素《自叙帖》的出现,涉及的规模与探讨的深度可说是继20世纪的兰亭论辩以来之最,论辩的结果当然是产生了丰硕成果。关于此次论辩的意见及后续发展,请参考台湾中华书道学会编:《怀素〈自叙帖〉与唐代草书学术讨论论文集》(台北:台湾中华书道学会,2004);何传馨、城野诚治:《怀素〈自叙帖〉卷检测报告》(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2005);傅申:《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4);傅申:《确证〈故宫本自叙帖〉为北宋映写本——从〈流日半卷本〉论〈自叙帖〉非怀素亲笔》,《典藏(古美术)》,第158期(2005年11月),页86—133。至于盛况空前的兰亭论辩,虽非起因于兰亭刻本,却也是由相关的东晋墓志刻石所引起。郭沫若(1892—1978)等人利用新出土的东晋王兴之、谢鲲墓志与《兰亭序》的风格相较,认为《兰亭序》并非出于王羲之(303—361)之手,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论辩,相关论点详见郭沫若等:《兰亭论辨》(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华人德、白谦慎编:《兰亭论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时至今日都还有学者持续关心此议题。祁小春:《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台北:石头出版社,2007),页253—366。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史上评价甚高,被誉为草书学习的典范。目前对于《十七帖》的研究,多半停留于文史资料上,对于传世《十七帖》的不同版本鲜少有深入研究,即使稍有论及也都语气含混,对于所谓《十七帖》的善本一直未能产生共识。传世不同刻本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若仅仅使用传统刻帖研究的比对方法根本无法厘清彼此及优劣。本文将从节笔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刻本的版本问题,节笔为晋唐法书中特有的笔画形态,因书写方式的改变而消失于北宋以后的书法作品中,何炎泉:《晋唐法书中的节笔现象与折纸文化》,《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35期(2013年9月),页1—48。利用刻帖中的节笔形态变化可以判断其与原刻间的差距。尽管目前无法确定《十七帖》二十几札的全貌,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王羲之《远宦帖》(图2)墨迹,为《十七帖》中唯一双钩廓填本,成为作版本比对的重要依据。除《十七帖》,同样争论不休的《淳化阁帖》中亦收有《远宦帖》,故笔者一并对《淳化阁帖》的传世版本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