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数据与新产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和数据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融合不断增强,在金融创新中出现了金融机构利用其业务活动积累的大数据向金融领域外渗透,科技公司利用其业务活动掌握的大数据向金融渗透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模糊地带。在调研中,我常常遇到一些利用大数据开展金融业务的企业强调自己是科技公司,而非金融企业。从监管者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本末倒置、混淆金融本质的“障眼法”,以规避金融监管。我认为,大数据科技仅是实现金融功能的技术手段,但金融的杠杆性、涉众性、风险性并没有因为采用的技术手段而有所不同。金融机构采用大数据来完成金融功能,与大数据公司采用技术手段完成金融功能没有本质的不同,应该采用同样的金融监管标准。2021年春天,应浙江一家民营企业的邀请,我在西子湖畔与这个企业的高管进行了与资本、大数据和企业发展相关的交流。下文是这次交流时的一个发言。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新兴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促进社会经济生活深刻变革的强大动力。

历史感知未来——资本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大数据被一些人称为21世纪的新能源。有专家认为,它将对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革命性影响。这与20世纪初石油能源工业的崛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20世纪初,新技术、石油开采与资本结合,爆发了能源革命,推动了一系列新工业制造产业崛起。100多年来,因为钻探新技术、消费新市场的出现,石油成为新经济的新能源,导致石油行业迅速崛起。20世纪号称“石油世纪”,石油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一国经济政治、国际经济政治影响巨大。尽管今天清洁能源已经涌现,但石油的地位目前还无可撼动,它仍然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我们许多产业的原材料都与石油紧密相关,包括许多企业产业链上的多种产品。

美国石油业的崛起中,高科技与资本市场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科技主要是指当时的勘探、开采新技术。这里主要说资本市场的作用。

一是风险资本。这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投资。从石油业的诞生与发展可以看出其意义重大。无论是20世纪初对石油的勘探,还是20世纪30年代对中东石油的投资,抑或是今天美国的页岩油革命,皆为风险投资所成全。正是风险资本“逐利”本能的推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不是每一次投资都是成功的,“90%的钻探将归于失败”。即使那些后来回过头看是成功的冒险,也都是在运气的眷顾下完成的,在彻底崩溃放弃之前成功出油。风险投资不易,要让人相信并且去冒险,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万一失败,风险为冒险者承担;而一旦冒险成功,早期的艰辛与风险往往容易被旁人忘记。与传统石油开发一样,页岩油开发也有巨大风险。只是与之前相比,现在有比较完备的资本市场,有一批风险投资基金为冒险者提供支持。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能源危机的推动下开始研究页岩油的提炼技术。经过长达30多年的努力,目前美国的页岩油已大量开采。今天中国许多高科技项目都在寻找风险投资,但小心谨慎往往让投资人与好项目失之交臂。

二是资本所有权的标准化即股份制。股份制在推动石油工业发展和石油企业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洛克菲勒的美孚公司为例。19世纪60年代,洛克菲勒希望引进更多的资金,但又不希望危及控制权,为此,洛克菲勒采取了将合作关系转变为股份公司的形式。从洛克菲勒创建股份制的美孚公司开始,石油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孚公司利用股份制的形式融入了更多资金投入石油业的发展,美孚公司在美国石油的采、运、炼等环节的垄断地位形成。

三是资本市场方便了企业的并购重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我们,资本集中比资本积累更容易使公司做大做强。一部世界石油工业史,就是一部石油企业资本并购和集中史。石油工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伴随着石油企业的兼并与重组。石油行业的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进行重新组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方式。兼并重组成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四是有效利用资本流动的好场所——股票交易或二级市场。到了20世纪80年代,股票市场已经成为石油公司之间进行石油大战的新战场。这时候,股票价格对于石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当一个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不能完全反映该公司的油气储备在市场上的买卖情况时(所谓“价值差”),这一类公司就变成最不牢靠的了。股票价格的波动促使整个石油行业出现巨大动荡,结果是一场接一场的石油大战,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也纷纷出场参战。投资人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买卖股票来“用脚投票”,实现资本的优胜劣汰。这种流动性帮助大公司之间的兼并与收购、重新投资和股票回购等活动顺利进行,把大量的资金返还到个人投资者、养老基金及其他股东的口袋里,股东们最终赢得了利益。

五是利用期货市场建立全球原油定价中心。原油产业的发展,使美国期货交易所的石油定价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广泛使用,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已经同黄金价格、利率和道琼斯指数一样,成为世界经济每日发生变化时相当关键且必须密切关注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成为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风险投资支持了石油工业的崛起,兼并重组促进了石油行业做大做强,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对石油行业的变革和重塑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多独立的石油公司在股票市场的支持下,通过兼并重组而壮大,改变了过去石油行业的结构。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强大,则塑造了美国的软实力。

当前,“石油世纪”仍未过去,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大数据”将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21世纪将成为“大数据世纪”。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

从大数据企业看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如何提升产业层级

目前,国内许多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推动业务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渗透效应,但也引来一些新的监管盲区。下面,我们从平安和腾讯两个企业来看大数据如何推动金融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产业升级。

先说平安。平安集团是金融企业,由金融进入互联网,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了产业层级。平安集团成立于1988年,从保险起步,向证券、信托、消费金融、银行、资产管理、不动产等金融业务全方位渗透,2020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前30名,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从2003年开始,平安把分散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运营平台的数据统一整合到了上海张江数据中心,搭建了大数据平台。2004年后,平安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把融资所得大量注入集团内的高科技板块,比如科技、互联网、智能技术等,同时很好地利用了综合金融业务产生的大数据。截至2019年底,平安集团的数据量覆盖8.8亿人。从2010年开始,平安用了7年时间,将平安科技业务板块研发人员的数量从3 000人发展到了3万人。平安建设的互联网和AI(人工智能)后援平台积累的大量数据,使其在金融科技竞争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大数据资源。目前,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平安已经走在全球最前列,成为超越传统金融业务的大数据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为平安的各项创新业务提供新能源,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高科技产业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平安集团的发展中,资本、科技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就资本的作用来说,有人总结出三点。一是借力股份制和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了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健全,保障了经营管理的健康有序。平安很早就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平安董事会规定,平安一律按股份制企业原则办事,股东无论大小,都秉持“三不”原则,即不干预日常经营管理、不派管理层、不与平安发生关联交易。经过多年的探索,平安逐步形成了党的领导、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执行管理委员会“五位一体”、各司其职、规范运作的治理结构,保障了平安集团管理层决策的有效性、执行层的准确性、绩效的可靠性。这个制度保持多年没有大改动,支持了平安的发展壮大。

二是借力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使发展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让平安在新经济领域开疆拓土。平安先后在中国香港和上海股市灵活运用IPO(首次公开募股)、再融资、可转债、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获得开展综合金融、科技板块业务所需的巨量资金。此外,提前布局大数据平台,为迎接“数字经济”的挑战打下了资本金基础。

三是资本市场促进内部硬约束。透明度、中介机构、投资者、舆论监督、监管部门等外部监督,促使平安内部约束得到贯彻。

再说腾讯。腾讯则是另一种模式,从互联网起家,涉入金融业。其发展得益于资本市场,无论是初期的风险创业投资还是后来的公开上市融资,资本市场的推动使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依靠掌握的“大数据”,腾讯成为世界排名靠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通过大数据迅速向金融业渗透,其金融业务包括理财、支付、证券、金融创新等。有的互联网公司还涉及信贷、消费金融、资产管理、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其实也是综合性金融业务的提供者,与平安的金融业务跨度不相上下。这些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利用大数据轻松解决了传统金融业务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贷款对象信用评估、消费金融的支付问题等,是金融革命性变革的前奏。但是,这些从互联网端进入金融服务业的高科技公司,必须接受与其他金融机构同样的监管,没有例外。

平安和腾讯都是依靠资本市场、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世界上崛起的。它们的标杆作用,无疑会激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奋起而追,从而依靠大数据推动产业升级,逐步改变各自业务领域的业态。

大数据对金融产业影响深刻,将改变金融业态

近年来,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在以“A(人工智能)、B(大数据)、C(云计算云存储)、D(分布式记账或区块链)、E(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技术中,最重要的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所有这些科技的支点,也是金融服务的基础。而随着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传统金融将向数字金融转化。大数据将改变金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影响金融的未来,大数据可以重塑金融业。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阶段。“新旧交织、破立并存”,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思维和政策制度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大数据作为21世纪的“石油”,将推动金融业态发生革命性变化。

第一,对间接金融的影响。对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模式产生了影响。大数据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模式,数据在消费信贷领域已经开始发挥关键作用,市场买卖行为的交易数据与社交图片数据,经过数据公司的挖掘与分析建议,越来越多地影响着金融机构的信贷决定。许多数据服务公司也开始经营信贷业务,它们利用贷款人的消费方式、工作态度、社交活动等大数据,多维度评估贷款人的信用,然后确定是否发放贷款,这和传统银行审查获得贷款的方式并不一样。通过分析客户个人交易、消费等数据来评估用户的信誉度,从而判断该客户是否具备信贷资格。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大数据可以向那些不能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潜在客户提供信贷,为无法充分利用银行服务的人群提供服务。大数据改变了传统银行贷款信用的评级方式。在大数据的指导下,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开拓更加大胆,对贷款人的信用判断更加准确,市场份额扩张更加迅速。大数据让许多过去不能在银行获得贷款的小企业主、创业大学生等,以及没有银行信用记录的人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贷款,颠覆了传统银行评估贷款人信用的方式。大数据对个人信用的评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能更加真实、准确、安全、快捷。利用大数据的金融科技公司比传统银行更具有竞争力。

大数据金融在贷款业务上最典型的平台非P2P(互联网借贷平台)莫属。按照资产结构划分,利用大数据的国内网络贷款业务模式有信用卡模式、类资产证券化模式、类担保债权模式三种。从2013年开始,P2P贷款兴起,网贷行业的业务模式主要有消费金融、产业链金融、农村金融、金融产品收益权等。网贷行业一方面丰富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体系,比如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运行的P2P业务比较成功。另一方面有大量的P2P出现问题,乱象丛生,促使监管加强,全面整顿P2P行业。国外网贷行业与我国基本是同时起步的,但中国网贷行业发展最快。目前,美国的网贷规模只有中国的1/4。[1]据保守估计,2017年我国P2P贷款余额为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普华永道预计,2025年美国网贷行业规模才能达到1 500亿美元。

第二,对直接金融的影响。互联网大数据导致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目前最突出的是股权众筹融资、大数据财富管理新模式。

一是股权众筹。股权众筹是一种高风险、期限较长的投资行为。股权众筹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小微企业募集资金,同时,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能够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股权众筹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自然延伸。股权众筹融资于2009年在美国兴起,我国在2011年出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由于出现诸多风险,因此目前仍处于谨慎探索之中,需要从法律法规、监管机制、投资者权益维护、公司治理和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二是财富管理。金融科技被越来越多地引入投资顾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财富行业管理出现了去中介化的趋势,为传统投资顾问领域带来了新变化。其一是互联网社交投资平台。这一平台集社交、移动、交易等功能于一身,是信息共享功能与金融投资策略结合在一起的财富管理模式。其二是智能分析平台。智能分析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宏观经济、公司业绩、网络舆情等数据,判断事务之间的关联性,提供细分的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如股票推荐、公司收入预测等。其三是量化(程序化)交易平台。利用计算机程序执行投资决策已经十分普遍。从交易方式看,量化交易已经成为西方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的主流方式。从交易量占比看,量化交易占衍生品市场总交易量的70%以上。西方资本市场上的高频交易也属于这一类。近年来,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也出现了高频交易。其四是第三方支付和资产管理结合的理财方式。依靠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错配,通过“T+0”赎回使用户的余额宝余额当天转换成现金或银行账户余额。利用大数据把客户在支付平台上沉淀的短期资金集合起来对货币市场进行投资,其收益大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竞争力大大超过传统的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对传统银行和证券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五是智能投资顾问平台。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投资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及相关要求,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智能投资顾问把需要金融知识和经验判断的工作交给了大数据、双核模型,旨在为客户提供与风险偏好相匹配的投资组合建议。智能投资顾问带来投资服务新变革。从2014年起,智能投资顾问产品在我国逐步出现,如京东智投、平安一账通、弥财投资等。

以前,证券投资顾问通过提供投资咨询建议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敬。证券经纪人经常向客户提供有关投资途径的指引,推荐投资组合,投资者往往是根据他们提供的意见进行投资决策的。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出现,传统的证券投资顾问行业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股票交易中,经纪人对客户的不透明造成的赚取价差的盈利模式可能成为历史,因为巨大的数据量可以向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过去的投资顾问职业很可能被计算机取代。

第三,对金融支付方式的影响。大数据带动的金融支付结算方式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在这个领域,中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我们广泛使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国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民银行在大力推动数字货币的使用。数字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实现了一种新的数字化支付方式,具有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双重特点。数字货币可以像纸币、硬币等现金一样进行点对点支付,但又与纸币、硬币不同,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交易媒介。同时,数字货币与基于银行体系的电子支付不同,数字货币可以在没有特定第三方参与的条件下,在交易双方之间直接支付。同时,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非常发达。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扩大,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等大数据支持的金融工具的普遍使用,中国科技金融可能对改变整个世界的金融格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是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可能导致纸币、硬币等实物现金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带动数字化货币营运机构——如商业银行、信用卡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手机制造商等——经历深刻的创新过程,夯实了数字化货币发展的基础,推动更多国家进入无现金社会。

二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的广泛影响。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收款人和放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都是依托金融科技的支付方式,但相对于网络支付,移动支付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媒介,是一种运用蓝牙、红外线、射频识别等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收款方的支付方式。许多过去就已经领先的金融服务,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普及全国。在边远的农村山区买菜,几毛钱的交易也普遍出现了用手机支付的情况,现金使用大幅减少。据《经济日报》报道,2020年第二季度ATM(自动取款机)的售卖较第一季度减少了3万余台,原因就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交易的市场越来越大,使ATM的使用减少。中国中小城市和农村交易者直接跳过信用卡,利用微信、支付宝在手机上交易。近年来,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以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为基础的支付工具逐步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但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无法替代法定货币发挥价值尺度或记账单位功能。不过移动支付的普及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使用打下了非常好的群众基础。而现金使用的减少,可能对今后的纸币发行产生影响。

第四,对美元的影响。发达国家对数字人民币普遍保持警觉。它们担心数字人民币迟早会走出国门,进入其他国家的流通环节。数字货币不同于现金,用户的消费地点以及所有的转账记录都会被管理者掌握。2021年6月,G7(七国集团)开会,对数字人民币的推进表示担忧。日本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说,央行数字货币应该颁布基本原则。如果G7以外的国家不能像G7成员国那样,在透明、守法、健全的经济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发行数字货币,恐将引发问题。海外有媒体指出,数字人民币可能摧毁美元霸权,这也挑动了美国的神经。通过“一带一路”经济圈,数字人民币或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流通。这样一来,相关国家就可以绕过美国控制的国际结算体系开展贸易,数字货币就可能成为抵制美国利用美元霸权进行金融制裁的手段。

由于货币现金形式的消失和支付方式的网络化,未来可能的情景是,每个人(企业)都同时有虚拟货币账户和(在银行的)法定货币账户;不同网络社区的虚拟货币可以互相交换,跨网络社区交易和支付非常方便;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很灵活,趋向可相互交易;虚拟货币不仅用于网络经济活动,也广泛参与实体经济活动;将出现虚拟货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比如基于虚拟货币的股票、债券、信用透支等。

那么如何应对金融业态变化?

首先,从个人角度看,需要建立大数据思维。在《大数据和我们》一书中,作者安德雷斯·韦思岸试图用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告诉人们,大数据会在21世纪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遍运用,通过这些电子设备产生的数据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扩大,被一些数据公司收集汇聚、挖掘开发,并生产出大数据产品和服务进行销售以获得利润。利用大数据形成的商业模式,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数字经济”。韦思岸认为,数据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进步趋势,这种趋势将会重塑社会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数字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大家必须有所准备。

其次,从国家角度看,必须抓紧建立与大数据金融相关且清晰的法律框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该透明的一定要透明,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取消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霸王条款,规范集团内部出于商业目的使用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行为,严防隐私和商业秘密被滥用。此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哪些金融服务是需要采取牌照管理的,有效管理金融控股公司,明确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边界,对于相同的金融业务采取相同的金融监管措施等。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看,应该未雨绸缪,及时着手研究金融新业态出现后的应对方式。

[1] 本书出版时,我国P2P网贷规模已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