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历代书画3
- 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 陌言葛蓝朵
- 1032字
- 2024-09-28 00:41:27
竹简和木简的制作过程包括将竹子或木头切割成薄片,然后将表面打磨光滑,以便于书写。
由于竹木材料的特性,这些简策通常较重且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和保存。
为了改善阅读和收藏的便利性,人们发明了一种将简策按顺序编连起来的方法,即所谓的“简策装”。
简策的装订方法是将竹简或木简用麻绳、丝绳或皮绳按照一定的编法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早期的书籍形态。
这种编法类似于现代的竹帘,使得简策既坚固又便于翻阅。编连完成的简策,每一篇内容构成一件,这种形式被称为“策”,与“册”在意义上是相通的。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简策的装订方式也有不同的称呼。使用丝绳编连的简策称为“丝编”,而使用皮绳编连的则称为“韦编”。
编简成策之后,通常从尾简开始向前卷起,然后装入布套中,以保护简策不受损伤。
阅读时,只需将卷起的简策展开,卷首即为阅读的起始部分。
简策装帧的出现,标志着早期古籍装帧形态的完善,它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如封面、封底和可翻阅的页面。
有学者认为,现代书籍的称谓和相关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法等,都可能源自这一时期的简策装帧传统。
通过用绳索将简策串联起来,可以方便地翻阅和整理,大大提高了文献的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帛书的出现为书写材料带来了新的选择。
帛书使用的是丝织品,如帛或绢,作为书写载体。
丝织品轻薄柔软,易于携带和保存,且书写时墨迹不易渗透,书写效果更为美观。
帛书的出现弥补了简策笨重和不便携带的缺点,尤其适合于书写长篇文献和艺术作品。
写好的帛书通常会用一根竹木条作为轴心,卷起存放,这种形式被称为帛卷。
魏晋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见证了纸张的广泛使用和纸本书籍的兴起。
随着纸张的普及,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简策逐渐被纸本书所取代。
纸本书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书写效率,也使得书籍的保存和携带变得更加方便。
在这一时期,纸本书主要以写本卷轴的形式呈现。
卷轴书是一种传统的书籍装帧方式,它由长条形的纸张或绢布组成,书写完成后,将纸张或绢布从右至左卷起,形成一个卷轴。
卷轴的一端通常会附有木轴或其他材质的轴杆,以便于展开和卷起。
这种形式的书籍便于阅读时逐段展开,阅读完毕后又可卷起收藏,既方便又实用。
纸本书的流行,标志着书籍制作技术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积累,还为后世书籍装帧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北朝时期,纸本写卷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
《北齐校书图》描绘了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令樊逊等人校勘内府所藏图书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