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历代书画2

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古籍保护和传承的热情,成为古籍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共同维护和发扬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就像上面有这样一段的话“我国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在古代,人们为了记录和传播知识、经验,开始将信息编排成有序的形式,这便是书籍的起源。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内容的丰富,书籍的载体也趋向多元化,从而衍生出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多种书籍装帧样式。

古籍作为物质形态的存在,它们是古代智慧和知识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超越了一般物质产品的范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有人认为,古籍是古代思维的物质化表现,是凝固了的古代意识。

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也传递了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古籍的起源与我国文明的文字发展密切相关。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民族就发明了文字,这使得知识和信息得以记录和传承。

随着文字的成熟和书写材料的改进,古籍作为文化载体的形式逐渐确立,成为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

正是由于古籍的存在,文明得以跨越时空,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展现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且现今仍在使用的唯一文字,是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新石器时代那些镌刻在陶器、石器上的刻画符号,通常被视为汉字萌芽阶段的产物,经过上千年发展演化,才逐渐成为古代典籍中我们所熟悉的文字形式。

文字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主要归功于对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挖掘,那里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载体。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独特,文字通常纵向排列成列,每列的字数不固定,根据甲骨的形状和大小而定。

尽管甲骨文与后来的古籍形式在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在数量规模和文献价值上都极为重要,可以被视为古籍发展的早期阶段。

甲骨文不仅记录了商代的宗教祭祀、天文历法、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为研究古代中原的历史、文化、语言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013年,甲骨文因其无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次被纳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随后在2017年,甲骨文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而在造纸术发明之前,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木简,这些长条形的竹片或木片是当时记录文字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