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08年的一天,鸡叫了三遍,天还未亮。广西榴江县(今鹿寨县)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橘黄色的马灯赶走灰白的晨雾,一家人早早起床,为出远门的15岁的孩子送行,千叮万嘱,依依惜别。
一条由南往北的崎岖驿道被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中,驿道上隐隐约约闪现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一高一矮,行色匆匆。两人穿着草鞋大步踏在石子路上,对尖利的石头毫不在乎。中年妇女周黄氏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是粗布棉被、草席,另一头是装着衣物的包袱。紧跟在她身后的少年,是她的独子——周公谋,那时候他的名字叫周彦才。
周彦才左右两肩各挎着一只胀鼓鼓的布兜。左边布兜装着头晚祖母塞进来的红薯、芋头,还有少量的炒米等干粮,右边布兜装的是书本、笔墨纸砚。母子俩不言不语,专心赶路。他们从小山村出发,前方是100多公里外的桂林府中学堂(今桂林中学)。周彦才知道,前方是另一个世界,是获取文化知识的新奇之地。
当红彤彤的太阳跳出山坳时,母子俩已走上了桂柳驿道。四周群山连绵,山峰耸立,坡陡道窄。途经的兰麻至里定这一段大山路最为难行。“兰麻里定,好人走出病”,这句话在当地妇孺皆知,道出了行此官道甚是困难。然而,母子俩没有停歇,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岭,日夜赶路。
周家靠勤俭持家,把自家的田地、山林、果园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当地也算是个殷实人家。周父头脑精明,虽然是乡野农耕之人,但非常有远见,看到儿子自幼聪颖过人,认定儿子怀有奇才。待儿子到了入学堂启蒙之年,他按家族“彦”字辈,给儿子取名为“周彦才”。果然,在村中私塾念书时,儿子学业出众,常提出一些新问题,使得师爷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周父暗自思忖,哪怕变卖田产,也要把儿子送出去学文化知识,日后有机会还要往更高的地方送。他很早就凑足了学费,打点好盘缠,眼看桂林府中学堂开学在即,不巧自己却染上伤寒,浑身乏力,连行走都困难,更不要说挑担了,送儿子去上学的重任便落在妻子周黄氏肩上。
母子俩经过两天长途跋涉,直到星星布满天空,皎洁的月亮冲破云层,将月光洒向满是桂花树的桂林街头,他们才抵达学校。他们喝两口冷水,就着布袋里的干粮,简单地吃了晚饭。吃饱喝足的母子俩在教室的廊檐下,解开挑来的草席和被子就地休息。这一晚,周彦才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一大早,周黄氏醒来,为儿子交了入学费用,安排好食宿,把一双亲手做的布鞋套在儿子脚上,叮嘱道:“才儿,要勤学,要争气啊,别让人瞧不起我们‘乡巴佬’。”周黄氏说完便将穿得破烂不堪的草鞋扔在路边,光着一双大脚一步步走回山村。
与母亲道别后,周彦才独自漫步校园,打量这个陌生的环境。他眼前有一栋中西结合的两层建筑,歇山式大屋顶,小青瓦屋面,一楼玻璃木格窗一开到顶,宽敞透亮。虽然远离家乡,但这里的环境,周彦才一下就喜欢上了。
周彦才来到桂林上学时,朝廷已经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推行新式教育,让学生学习数理化等学科。就这样,周彦才与众多学子一样,摆脱了科举的束缚,开始学习新式实用的知识,这为他此后在广阔天地之中有更多选择和施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周彦才为人谦和,才思敏捷,很快便在学校里如鱼得水。他早已察觉校园里有一股看不见但却可感受到的“风”。后来,他知道这是一股反清革命思潮。他自小便看不惯村里的黑恶势力,同情苦难民众,于是很认可学校的这股“风”。他迅速接受了此时在青年学子中传播的反清革命思想,常常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朝廷的腐化衰败。这股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很快引起教育当局的注意,常常有督学到校监督训话。
有一天,放学吃过午饭,周彦才又和同学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大声批判清政府腐败无能,刚好被一个督学撞见。督学召开学生大会训诫他们,气势汹汹地指定周彦才到台上做记录。当督学斥骂革命党人杀人放火、祸害社会时,周彦才怒不可遏,嗖地站了起来,与督学争辩。
督学看到与他争辩的是个身材矮小的学生,于是满脸鄙夷地说:“你这个乡巴佬,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认真做记录……”
周彦才听到“乡巴佬”这个词,愣了一下,他对这个词太敏感了。母亲送他入学时叮嘱过,要出人头地,要光耀门庭,不能让人瞧不起“乡巴佬”。他当即怒从中来,涨红了脸,随手操起桌上的石砚向督学砸去,将督学泼了个大花脸。
督学对这飞来的“横祸”毫无准备,惊叫一声便向后倒去,连同椅子一起跌翻在台上。他赶紧爬起来,指着周彦才说:“你,你,你要造反不成……快抓起来,关起来……”他身旁的一名随员赶紧跑过来扶他,另一名随员手忙脚乱地找来毛巾为他擦脸。
这时台下数百名同学一齐喊道:“揍他,揍他……”数十名牛高马大的同学冲上台去要轰走督学,场面顿时失控,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潮。
这是桂林府中学堂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学生引发的风潮。第二天,当局为了杀鸡儆猴,派出警察将周彦才和几名激进同学逮捕了。
进了巡捕房,同学们一点也不沮丧,反而津津乐道地说起这场风波。好在校方在朝廷里有一定背景,找人说了情,几天后,被捕的同学被放了出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经历过一场风潮和几天的牢狱之灾后,年轻的周彦才更坚定反清的信念。被捕后,周彦才与同学们有机会暗中接近桂林的秘密革命党人。在一次秘密碰头会后,革命党人激昂地动员,周彦才当即破指写血书,立志反清。后来,周彦才总算从桂林府中学堂毕了业。在秘密革命党人的帮助和周旋下,他来到上海,考进了著名的复旦公学(1917年改名为复旦大学)。
周彦才进入复旦公学后,觉得天更宽、地更阔了。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革命党人和进步思想。他发觉,这些革命党人都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学识非常渊博。他就像一只空着的布袋,只要有机会,就会如饥似渴地与这些饱学之士交流探讨,将许多进步思想和知识装进脑袋里。
在复旦公学读书期间,周彦才思想更加成熟。那时袁世凯已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了临时大总统。后来,袁世凯又派兵南下,挑起内战。孙中山号召讨袁,发动了二次革命。周彦才眼见这一盘乱棋,甚为失望,但他作为一名大学生,无法有力地抗争,只得奋发读书。
毕业后,他结识了一位忘年挚友。“去日本求学吧!看看那儿的发展,可以让你的思想更开阔。”这位挚友对聪明且求知欲旺盛的周彦才说。这让周彦才喜出望外,连说好。自然,去日本留学得征求家人意见。于是他回乡将打算告知家人。族里的人觉得不可理喻,但周父却非常有远见,很支持,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很快,100块大洋的路费,他痛快地给到儿子手里。
就这样,周彦才与一批青年学子东渡日本,踏上了求学之路。抵达日本后,在友人的举荐下,周彦才幸运地进入了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政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这里是革命党人集中的地方。深秋的日本,樱花虽谢,枫叶正红,景色十分迷人。周彦才没有沉湎于日本的风景名胜,而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周彦才凭借对追求真理的热情,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19年宣布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从此有机会学习孙中山先生的著作,聆听他的教诲,吸收更多革命思想。
后来,他慢慢领悟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的内涵,发现其意深邃而宽广。他在上海读书时便读到了《礼记·礼运》,知道“天下为公”的原意: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这是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正是要结束这种“天下为私”的不合理状况吗?
彼时,年轻的周彦才受孙中山先生的启发,对“天下为公”体悟得更加深刻了。于是,未经家人同意,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擅自将父亲给自己起的名字“周彦才”改成了“周公谋”。他暗下决心,用一生的光阴追随孙中山。孙中山提出的“天下为公”的政治抱负,受到所有革命党人景仰。而革命为民,为天下民众谋幸福,却是周公谋这位年轻革命者立下的抱负。
这一年春节,周彦才以周公谋的名字给远在广西山村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书,诉说其在日本遇见了孙中山先生,以及自己改名的因由和想法。质朴的周父对儿子的政治理想大加赞赏,但因儿子所取的名字不带“彦”字而满怀惆怅。周黄氏更是为儿子擅自改名而闷闷不乐,但转念一想:当初送儿子上桂林府中学堂,不正是让他勤勉苦读、光耀门庭吗?喝了“洋墨水”的儿子一定是在做正确的事。现在儿子有自己的人生抱负,理应高兴才对。夫妇俩相互说服和开导,很快就释怀了,彼此安慰道:“儿子志向高远,我们应该多多支持才是。”
自此,“周公谋”一名在家乡叫开了。“公谋来信了”,“公谋几时回家”,“我儿公谋跟随孙中山了”……在广西榴江县,周公谋便成了有勇有谋、为公而谋的代名词。
在日本的周公谋,虽然也难得见到孙中山先生,但每当听说先生从中国来到日本,他就抽空跑到先生身边,为先生打点工作上的事务,还跟先生学习革命理论。他在先生的书房里,还常常读到《黎明》《改造》《新潮》等日本进步书刊,上面刊载有先生的文章。他深深为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及政治抱负所折服,更加坚信孙中山的思想就是中国摆脱旧世界枷锁的真理之光。
二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惊了世界,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1919年5月4日,为了反对巴黎和会侵犯中国主权,3000多名北京学生奋勇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震惊中外,掀起了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也点燃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梧州市的学生首先致电北京学生会,支持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因而梧州成了广西学生响应、支持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1919年5月27日,梧州学生联合救国团宣告成立,这是广西第一个以救国为宗旨的学生爱国团体,在广西学生界中有很大影响力。在梧州学生团体的推动下,柳州、桂林、南宁也相继成立了学生救国团体,组织和领导学生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周公谋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回来,首站来到梧州,受到学生联合救国团的热烈欢迎,学生联合救国团请他在梧州各地作了几场爱国演说。每场演说,周公谋都是激情满怀,通报了北洋军阀与日本政府签订卖国协定的内幕以及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罢课回国以示抗议的情况,激起学生们的愤慨。最后周公谋大声呼吁:
帝国主义如同一伙豺狼,已经闯入黎民百姓的家门,让我们奋起反抗,敢于斗争,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这一年,柳州的春天来得较晚。柳侯公园、雀儿山公园里的百花,直到4月底才慢腾腾地盛开。与革命烈焰熊熊燃烧的大都会北京、上海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周公谋,在梧州的演讲中显出了昂扬的革命激情,被正在筹建的广西省学生联合会选为代表,委派去柳州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周公谋抵达柳州后,四处进行演讲,宣传五四运动,他还以留日学生的亲身经历,揭露日本欺侮和侵略中国的种种恶行,激发学生爱国反帝的热情。
那个时候的周公谋意气风发,他的演讲主题鲜明、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很受学生欢迎。不久,在周公谋、章凌信、何其忠等人的奔走鼓动下,以柳州中学校、柳江道师范学校、柳江道女子师范学校这三所学校为核心,成立了“柳江道学生救国联合会”。
这一天,阳光明媚,柳州市1000多名学生聚集文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柳江道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从此拉开了柳州市有组织、有计划的学生爱国运动的序幕。大会推选章凌信为会长。随后,周公谋大步走上台,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同学们,团结起来,去抗争!去斗争吧!把这些在中国土地上作威作福的豺狼赶出去。坚决与双手沾满血债的帝国主义、封建王朝、卖国政府斗争到底!中国民众将会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周公谋的激情讲话,激起学生反帝爱国的热情,“赶走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大会一致通过给北京学生会的通电,全力支持北京学生的正义行动,要求北京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惩办卖国贼。会后,章凌信、周公谋等人立即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爱国演讲活动,进行抵制日货的斗争。
浩浩荡荡的学生游行队伍,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卖国贼!”“抵制日货!振兴国货!”“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沿着庆云路、苏杭路等城内主要街道进发,向民众宣传爱国思想。天空中飘着雪花般的传单。许多群众被这热烈场面所感染,纷纷加入到队伍中来。
学生们齐声唱道:“同胞,同胞,以何事相邀。大家来抵制日货,誓死不挠!”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震天撼地。
学生和市民的抗议浪潮让当局惊恐万分。他们企图用武力来扑灭已经燃起的爱国烽火。于是一大批巡捕持枪或持棍冲到街头,阻止学生和市民游行。
当队伍行至苏杭路上两家贩卖日货最多的商店——大同春药房、理昌绸布店门口时,店铺老板站在店门口用偏激的语言来讥讽和污蔑学生。他们的言语激起了学生们的愤慨。游行结束后,学生救国联合会立即派出宣传员到这两家店铺开展爱国宣传。大同春药房的老板等人闻声出来谩骂。学生见状提出立即检查他们的货物。顽固的药房老板坚持不给检查,还说“没有日本货,中国人有病无药治,寒冷无衣穿……”这类话,顿时激起学生的愤怒。几名学生冲进店内,见装有日本药品的器具便拿出来砸。药房老板如同被砸了脑袋一样,拿起板凳见人就打。混乱中,店内的货架被打坏了。药房老板见状急红了眼,爬到楼上将镪水从楼上倒下来,烧伤了7名学生。
被镪水泼中的学生倒在地上,他们强忍剧痛,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用拳头将商家的玻璃柜台砸得稀巴烂,拳头顿时血肉模糊。其他学生见状,怒不可遏,把货架上的所有货物捣毁,并迅速将被烧伤的7名学生送往医院救治。此时,另一队学生在理昌绸布店也与商人发生了冲突。
这场由学生掀起的爱国运动因此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反帝爱国的烈火燃遍了柳江两岸。
之后,周公谋又在广西各地举办了几场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宣传和演讲活动。
当时,广西各地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热情高涨,从梧州、柳州迅速扩展到桂林、南宁、贵县、陆川、平乐、灵山等地。南宁在6月30日召开有3万多人参加的国民大会,讨论救国方法。南宁商会还决议抵制日货,爱国的店员和商人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示威游行。各界人士持着写有“抵制日货,振兴国货”“勿忘国耻”等字标语的横幅,将日货运至新商埠大马路将其焚毁。
周公谋积极参与这些运动,之后人生又迎来了一次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