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从0到1:激活创新的6项行动
- (英)埃尔文·特纳
- 1322字
- 2025-04-13 00:01:31
第2章 创新业绩成败的关键
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会如何带来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研究表明,54%的企业在创新战略与业务的一致性方面存在困难。这意味着可能有许多创意在“盲目飞行”。经验告诉我们,“盲目飞行”的创意多是以坠落和烧毁收场的。
如果一项创意无法指向明确的战略着陆跑道,气流带来的颠簸将是不可避免的。
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可以保证创新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能把创新与商业成果结合起来,为其背后必不可少的连锁反应提供动力。一旦创新成了实现业绩指标的必要手段,它必需的资源、流程和文化在领导者的优先工作列表上的地位就会迅速跃升。
战略一致性还会拉动整个创新体系向前发展。在公司不太景气的时期,这一点对获得和保有战略创造力所需的资源尤为重要,因为它们通常会在萧条时期遭到削减。
困在一垒
首先要做的是现状核实(Reality Check)。我见过很多高管委婉地承认自己的企业实际上根本没有战略。它们有的只是一个收入目标和一份一年期的工作计划,这就是所谓的战略。这势必让那些有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找不到可供对准和校正的参照物。情况似乎变得很难办。
其实,没有战略并不意味着无法创新。实际上,企业的总体战略经常是在开发创新战略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建立起来的。因为有关创新战略的对话会迫使企业围绕最重要的因素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定义了企业的未来。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战略,可以直接跳到本书第13章,把它当作实际工作的出发点。
把战略与创新连接起来
就算你的企业还没有战略,但至少应该对以下几个问题形成清晰明确的看法:
● 希望形成怎样的总体影响(从多个维度来看)?
● 预期的商业/财务目标是什么?
● 准备耕耘哪些市场?
● 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绝大多数情况下,战略要求规模化和影响力的增长。这一增长往往会超出现有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所能达到的极限。
但它并不总是一个增长问题。战略还需要运营上的变革,它是由根本产业动态的转变引起的。而这些动态或多或少地包含成败攸关的意义。
多数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二者的结合——在变革中谋发展。
无论哪一种情况,当现有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时,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成功。任务越困难、市场越动荡,对更高变革水平的创新需求就越强烈。
战略要求的目标和现有的未来发展轨迹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本质上影响着创新战略。
这一差距包含着一种混合式经济的需求,从渐进式的持续改进到革命性的、足以带来重大影响的变革,统统蕴含其中。
创新战略的作用就是评估这一战略差距,协调并形成适合的项目、计划和实验的组合,最终弥合这一差距。
如何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每家企业都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流程,以匹配独有的战略确定周期。本书通篇介绍的都是可能有用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关联:如何让所有创新活动为战略的实现做出直接贡献?务必要彻底地明确这一点。
这在财务层面上意义重大(因此,我们不会把稀缺资源放在过多的“登月计划”上),同时在战略层面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子很好过时和很不好过时,创新都很容易遭到排挤。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会变得脆弱易折。
要保持战略和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财务依赖关系(见图2-1)。这也是第3章要讲的重点。

图2-1 “启动”创新战略框架和创新组合
©埃尔文·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