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瓜社区:共享空间营造法
- 周子书 唐燕
- 1716字
- 2023-08-25 12:20:31
2.存量规划与城市更新:地下微空间作为一种“资源”
空间是一种资源,甚至是人类所能拥有的一种最为根本性的资源。城市更新是古已有之的老话题,但正是空间资源的日趋稀缺,使得自2009年以来,城市更新(旧工业区、旧居住区、旧商业区等的更新改造)在我国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领域多方位兴起,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议题。城市更新是指城市像有机生命体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对已建成和已使用区域的内部更迭。因此,城市更新常常会相对城市扩张而言,它强调城市内部的空间提升与优化,城市扩张则注重外向的空间增长与拓展。
城市与区域为保持其健康而不能无限扩张,当我们的城市陷入无“新地”可用的困境时,就意味着城市“存量时代”的到来。从国家宏观经济和城乡建设用地的“倒逼”现状来看,以珠三角、长三角等为代表的城市地区,其建设用地已经占到区域总用地的40%~50%而使得城市扩张无以为继,这迫切需要城乡建设实现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到存量、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生态破坏到环境友好、从追求速度到普适生活等的全方位变革[4]。顺应这种时代要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用地规模减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也明确要集约利用土地和实现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的负增长,即“减量规划”。
城市更新作为当前城市存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用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动计划来解决城市存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等政策方针,从而将城市更新工作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城市“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近年来,国土部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前)也相继发布了有关“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多项通知。设法利用好城市现有已建设土地,而非继续圈地开发成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如何科学全面地理解城市更新的内涵,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是新常态下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重大挑战[5]。
在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潜力的过程中,向地下、向天上要资源已经成为常见的做法,这带来城市中日益增高的天际线变化,以及熙熙攘攘的地铁交通和地下商业等空间的增加。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悠久,从早期的半地下“穴居”到后来的地下储粮、地下陵墓、矿产开发、下水道设施建设,以及近代的地铁兴建和地下综合体兴起,等等。19世纪50年代,巴黎在地下修建了综合的排污系统;1863年,伦敦大都会开通地铁;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站开启了地下街建设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法国巴黎拉德芳斯(La Défense)中心商务区探索了基于不同空间标高的功能分层利用……地下世界正在因为越来越多人类活动的渗透而变得具有新的生命力。
然而,我国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体系尚不完善和成熟,地下空间的实际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和有效地发挥与释放。尽管一些相对成规模的地下空间利用现象越来越多,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设备层、地下娱乐厅等,但很多零星细碎的地下“微空间”则长期处于闲置或非正式使用的浪费或隐患状态之下。针对这类问题,地瓜社区开启了对许多隐藏在社区之中的零散型地下空间——那些封闭、潮湿、阴暗的防空“地下室”的改造探索之路,它是众多城市微更新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公众的视野引入了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许多地下“社区黑箱”之中。
地瓜社区作为“吃螃蟹”的尝鲜者,由于设计的创意、功能的提升、社会的联动而树立了一个社区地下室改造的阶段性标杆,引领和撬动着同类行动的持续发生。在特大城市,特别是首都北京这样寸土寸金又严格控制规模增长的地区,对任何一类存量空间的积极有效的利用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探索。地瓜社区的空间微更新行动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易行,它一方面要面对来自人防、消防等方面的管理规定的约束与要求;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基层政府是否支持、社区是否认同、居民是否响应、规划与建筑管理是否合法与合规、长期运营是否确有保障等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