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微车乍起

20世纪80年代的柳州工业,也在各方面寻求突破。“八大金刚”[8]是当年柳州八家国有工业企业的代名词,它们致力于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中,有一处显示了新婚之家的柳州制造,颇为生动地呈现了当时轻工业的生产水平。那时,“小康生活”的代表作,就是“三转一响”,全部由柳州本地的企业生产,从柳州市钟表厂生产的“555”牌机械摆钟、柳州市缝纫机总厂生产的“蜜蜂”牌缝纫机、柳州市自行车厂生产的“永久”牌自行车,到柳州市无线电二厂生产的“山花”牌收音机。再奢侈一点的产品有“双马”牌电风扇、“都乐”牌电冰箱,这两个品牌也都曾经是当时全国销量第二的产品[9]

引人注目的是,“555”牌机械摆钟、“永久”牌自行车和“蜜蜂”牌缝纫机,是柳州市本地企业与上海中国钟厂、上海永久自行车集团、上海缝纫机三厂横向联营生产的成果。正是城市之间的帮扶,推动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知识流动,助推了本地工业的发展。柳州市特有的商埠中心特点和交通枢纽作用,也成就了柳州人民的开放和向外的特性。

在这些产品中,名气响当当并一直把品牌响彻到21世纪的,当属“金嗓子喉宝”。这个名噪一时的润喉糖生产企业的前身,正是来自“八大金刚”之一的柳州市糖果二厂。遗憾的是这些品牌都未能长盛不衰。要带领一个品牌,穿越历史长河进入当下人们的视野,企业家的信念和传承,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0年年初,相关部门引进了一辆日本三菱微型货车,原本计划安排柳州机械厂和沈阳拖拉机厂两家企业分别研制发动机和底盘。得知这一信息后,柳州拖拉机厂认为,日系微型汽车是中国发展低端客运和货运方面的理想车型,可以作为工厂下一步的主导产品,正是企业转产的好机会。时任厂长丁叔经过积极争取,终于获得了和柳州机械厂进行联合试制的许可。

为此,柳州拖拉机厂进口了两辆日本样车,其中货车和客车各一辆。之后就是对三菱Minicab(L100)原型车进行拆解,悉心比对。微型车的零部件多达2500多种、5500多件,很多零部件都只能是一点点地比画。没有可以使用的测量工具,就用实物比对实物的方法,往原车尺寸上硬靠过去。一开始,用的是纯手工的丁字尺画图,后来才勉强升级到半自动的图板仪。在高温高湿的夏天里,测绘员们经常光着膀子,脖子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在现场进行测绘。无论是模具的制作,还是转向器和传动轴的试制,乃至动平衡试验的完成,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锤头,专治各种问题,不平坦的地方几锤子下去就解决了。

转眼到了1982年1月,柳州拖拉机厂成功试制了第一辆LZ110微型货车样车,这是工厂工人们用手工敲打和靠模等方法研制成功的第一辆微型货车,实现了在微型车制造领域零的突破。同年夏天,第一辆LZ110K微型厢式车也试制成功。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些造物的能工巧匠们不知道他们此刻正在进行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比赛。整个中国微型车行业正在出现全新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