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箭射中周天子

郑武公本就是权力欲极强的人,而郑庄公比起其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在周王室把持朝政,让周平王颇有掣肘之感。不仅如此,郑庄公时期,郑国的四处扩张,也让周平王感到了危机。

为了削弱郑庄公的权势,周平王便决定以其忙于处理郑国国内事务无暇顾及大周朝政为由,将郑庄公掌握的部分权力转交给了虢国国君虢公忌父。虢国同样是平王东迁时的有功之臣,而且虢公忌父又甚得周平王的宠信。平王如此这般,自然是想以虢国的势力来牵制郑国。可是,平王没有想到领土狭小、国力有限的虢国怎么能是郑国的对手呢?

消息传到新郑,郑庄公十分恼火,便赶到成周质问周平王这么做的原因。周平王眼见郑庄公气势汹汹,来者不善,顿时没了先前做出决定时的胆气。知道郑庄公得罪不得,只好矢口否认对郑庄公心怀不满的事实。可这样苍白无力的谎言怎么能骗得了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呢?为了安慰郑庄公,表明自己的对郑国的信赖,周平王只好表示愿意同郑国交换人质。郑庄公派出自己的儿子公子忽住到成周,而周平王则派出自己的儿子王子狐到郑国去。这一事件,史称“周郑互质”。

在那个时候,诸侯之间为了表示同盟的诚意,交换人质本是寻常之事,但“周郑互质”却绝非如此简单。交换人质的一方,乃是此前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的周王室。原本具有绝对统治权威的周王室,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居然不得不用交换人质的方法来确保和平,真可谓是破天荒。这也说明周王室的地位实与普通诸侯无异。

然而事情还远未结束,受到羞辱的周王室试图挽回面子,结果却遭到了更惨痛的教训。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逝世。由于太子姬泄父很早就去世了,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周桓王年轻气盛,对郑庄公十分不客气。他甫一上台,就重申要将周王室的政务全权交给虢公忌父。郑庄公对这一声明的回应则是命大夫祭仲带兵将周王室田地上生产的粮食抢走。这次硬碰硬的交锋,让周郑关系迅速恶化了。

按照周礼,新天子继位,诸侯应前往觐见。而郑庄公作为离周王室最近的诸侯之一,又在周王室担任职务,本应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成周。然而郑庄公为了给周桓王一个下马威,居然直到三年之后才到成周朝拜周桓王。而周桓王对此也毫不让步,以极其冷淡的态度接待了郑庄公,过程简慢,毫无礼法可言。

周郑双方的冷战还在继续。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郑国刚刚攻下宋国的邬、刘、蒍、邘四座城池,周桓王就表示要用自己的领地同郑庄公交换。郑庄公答应了此事,却没想到,周桓王接受四邑之后,拿出来的却是周王室无法直接管理、司寇苏子位于温地的采邑。

平心而论,周桓王虽然看似在几轮交锋中占了便宜,重新找回了周天子的威风,但周王室的确已经今非昔比,并非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威吓,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面对前来朝觐的诸侯,周桓王居然不以礼相待;而作为天子,周桓王又用诈术骗取诸侯的土地。这两件事都大大败坏了周王室的身份和尊严。

可是沉浸在“胜利”中的周桓王并没意识到这些。到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他干脆彻底解除了郑庄公的职务,并以其长期不朝见天子为由,召集了陈、蔡、虢、卫数国军队联合讨伐郑国。面对王师,郑庄公不甘示弱,也率领一众大夫统兵迎战。双方在葛(今河南长葛北)发生了一场激战,史称“葛之战”。

在这场至关重要的大战中,周王室摆出了传统的“鸟阵雁行”之势,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周桓王自领中军,而由左右卿虢公忌父和周公黑肩各领一军分列左右。周军主力集结在中路,盟国军队则分属左右两翼。在战争主力还是兵车和步卒的时代,这是一种很正统的战法。

针对周军的布阵,郑国大夫子元则提出了一种称为“鱼丽之阵”的阵法:全军仍然分为三军,但主将所率领的中军的位置则位于全军后方。主力集结在凸出的左右两翼,并将步卒和兵车混合编队,全军形成密集的方阵。

按照子元的设想,战斗开始后,先以较强的两翼猛攻周军较弱的两翼,击溃对方后,左右军向中间收缩,对敌主力形成包围之势。而且,位于左右两军的诸侯国军队本来就不是真心参战,战意不强,士气不高,倘若被击败,必将四散奔逃,会极大地影响周军的战斗力。

郑庄公接受了子元的意见,命大夫曼伯、祭仲分率左右两军,自己率原繁、高渠弥坐镇中军;并下令以鼓声为号,左右两军同时出击。果然战事的进展一如子元的预料。两军交战,周军的两翼被杀得大败,主力随即陷入郑军的重重包围。周桓王更是被郑国大夫祝聃一箭射中肩膀,只得忍痛负伤逃窜。最终,周郑“葛之战”,以郑国的大胜而告终。得了便宜的郑庄公见好就收,并未对周军赶尽杀绝,相反还在夜里派祭足问候了周桓王。

原本代表正义和权威的王师,居然被区区诸侯以一国之力击败。在战争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周天子已经对诸侯国没有任何威慑力了。威信扫地的周王室只能听凭诸侯国恣意妄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