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的拒绝敏感问题

正如本书前言所指出的那样,约翰·鲍尔比(1907—1990)的依恋理论有助于我们解释拒绝带来的煎熬。在经过初步工作之后,鲍尔比在出版于1969年的《依恋与分离》(Attachment and Loss)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个理论。几十年来,随着这个领域研究的激增,依恋理论目前已自成一体。在这里,我们不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理论。依恋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人与自己及他人联系的方式不仅有生理学方面的基础,而且依赖于人的早期生活经历。婴儿出生在这个“连线”世界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寻求联系,或者说寻求依恋关系。他们希望照顾者(通常是他们的母亲)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与情感需求。而他们为寻求安全、舒适和鼓励所选择的成年人则被称为依恋对象(attachment figure)。重要的是,在进入成年的过程中,人们会拥有形形色色的其他依恋对象,如导师、密友和配偶。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有限的(我们稍后再讨论这个话题),在此基础上,不妨看看亲子关系体现在依恋理论中的基本内涵。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认识到,他们的照顾者通常会对自己的求助做出某种反应,譬如给予安慰和帮助,让照顾者感到焦虑或愤怒、被忽视或者这些反应的某种组合。儿童对父母的反应做出的回应,则构成其依恋风格(或联系方式)的基础,而且他们通常会在余生中保持这种联系方式。当然,依恋风格多少会受到生活经历的影响。我们可以看看珍妮的情况——本书中反复出现的角色之一。珍妮经常会受到母亲的批评,这在珍妮的思想深处留下了深刻烙印——表现为自卑感和对他人拒绝的畏惧感。

金·巴塞洛缪(Kim Bartholomew)和伦纳德·霍洛维茨(Leonard Horowitz)两位心理学家发现,人的依恋风格取决于他们与自己及他人之间联系的结合。基于这两个要素,他们把依恋风格划分为内在自我意象(model of self)和内在他人意象(model of others)。(根据这两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四种基本的依恋风格,这也是我们将在本章随后部分讨论的话题。)

内在自我意象

人的内在自我意象是指他们如何认识并最终与他人建立联系。婴儿的内在自我意象,或者说自我感觉取决于照顾者(依恋对象)如何回应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在年幼时期,这种回应对婴儿自我认识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照顾者能感受到婴儿的痛苦,而且能平静、亲切地安抚他们,那么,婴儿就会形成一种安全感,即,他们此时不仅会得到照顾,而且拥有照顾者所赋予的爱。这种感觉不仅会在整个童年时期不断被强化,而且会延续至他们的余生。积极的自我意识会给他们带来内心的宁静,而不是焦虑。

如果人的内在自我意象表现为自我挑剔,那么,他们则会显示出焦虑型依恋风格。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不称职、不完美、不值得被爱,或是形成其他负面的自我意识。这种内在自我意象会让他们在处理自我关系时感到焦虑。而在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的社会关系时,自然会让他们担心被拒绝,而且会时刻提防,以免遭到拒绝。换句话说,消极的自我意识只会导致人们对拒绝的高度敏感。

内在他人意象

内在他人意象是指人们如何感受依恋对象(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的情感可用性或可及性(emotional availability)。在孩子的体验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痛苦的通常反应是接受、给予爱和安慰,那么,孩子就会逐渐认识到,在困难时,他们可以求助于这些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他人。相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或是对照顾者的回应感到畏惧,那么,这些孩子往往会学着尽可能远离这种关系。

这就让他们产生一种认为无法获得他人情感支持的观念,从而形成所谓的回避型依恋风格。在这些人的感受中,其他人会因为冷漠、软弱或是缺乏能力而无法提供帮助,甚至对他们怀有敌意。在以这种思维看待他人时,自然会让他们对被拒绝的可能性非常敏感,以至于会刻意规避情感接触。因此,即使这些人可能在表面上与他人亲密无间,但思想深处却筑起一道厚厚的“墙”,将所有可能的情感侵犯拒之于千里之外,所有人都无法窥探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缺乏情感亲密感并非有意为之的问题,但完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问题。尤其是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被某种严重的缺失感所困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