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燕

北京所在,古称燕国。燕国是怎样起源的呢?史书相传是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所分封的。这是去今三千多年以前的事,过去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但是,近代学者的研究认为,还在武王伐纣之前,燕作为一个自然生长的奴隶国家,已经存在。据推测:燕的势力最初乃是从北京小平原里成长起来的,后来沿太行山东麓逐渐向南发展,至于今易水流域而与更在其南的殷商势力相接触,并且受了殷商文化很大影响。易县曾有殷商时代的三件兵器出土,镌有祖、父、兄三代名字,王国维作跋说:

商句兵三,凡纪祖名八、父名六、兄名六,三器之文,蝉嫣相承,盖一时所铸……其器出易州,当为殷时北方侯国之器,而其先君皆以日为名,又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皆用殷制,盖商之文化,时已沾溉北土矣。(《观堂集林》,中华书局影印本,卷十八,页一至二)

这是根据实物的考证,应该是可信的。

与易县毗连的涞水县,也尝有一些殷商铜器被发现。最值得注意的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张家洼出土的几件有“北伯”铭文的鼎、卣诸器,鼎文曰“北伯作鼎”,卣文曰“北伯image-067-1作宝尊彝”。据此,王国维又作《北伯鼎跋》,以为“北”即殷商时代的邶国,并且还进一步解释说:

余谓邶即燕……邶之为燕,可以北伯诸器出土之地证之。(《观堂集林》,卷十八,页二至三)

如果确如所言,那么燕国之出现,早在殷世,又可得一证明。

至于北京地区古代铜器的发现,则远不如涞水、易县那样多。前人著录:清同治六年(1867)北京郊外曾发现了一件“尺亚父乙爵”(方浚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卷二二,页二下),有人以为这是殷商时代的遗物(柯昌济:《金文分域续编》卷七,页二一下)。但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出土的还有几件周代彝器,都镌有“匽侯”字样,如“匽侯鼎”“匽侯盉”等(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卷一,页十五)。按“匽侯”的“匽”字,也就是后来通行的“燕”字,文字学家已有论证(同上),这是燕国的名称最初见于金文的一例。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燕国的历史,很有帮助,可惜当时出土的详细地点和情况,已经不得而知了。

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匽”字在金文中,有时作“image-067-2”或“郾”,出土彝器有“image-067-2王戈”“郾侯载戈”“image-067-2王喜戈”“郾王职矛”等物。在这些彝器里,有时称“匽侯”(image-067-2侯),有时称“image-067-2王”(郾王),这有什么分别呢?按“王”与“侯”的称号,最初并没有高下等级的含义(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见《观堂集林别集》卷一,页十六至十七)。“公”与“伯”也是这样,所以郭沫若同志说:“王公侯伯实乃国君之通称”,并认为:“自周初以来中国即已大一统,已分天下为九畿,分诸侯为五等之说,完全是东周以后的儒者所捏造。”(《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93页)

总之,燕国的起源是很早的,并非周所始封,古代有此传说,正是因为先已有个燕国的缘故。此后,又过了五六百年,到了战国时候,它的势力才逐渐强大,以至举兵南下,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统一于秦。但是“燕”这个字,在此后的历史上,仍旧沿用不废,或者作为地方政区的命名(如“燕郡”“燕国”),或者作为北京古城的别称(如“燕京”),甚至有时还被采用为一个独立政权的国号(如“前燕”“后燕”)。至于它最初得名的由来,似乎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解说。

原载《北京日报》1962年4月12日

附记

《说燕》一文是旧作《北京景物溯源散记》中的一篇,继《说蓟》之后,发表在1962年4月12日的《北京日报》上,去今已有28年。当时只是根据前人论述,缀拾成篇,已足论定燕之起源,并非始于周初的分封,而是殷商时期已经发展起来的一个地方势力,或称方国。至于它的统治中心究竟在哪里,当时证据不足,无从确定。

近年来在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一带所发现的大规模的商周遗址,终于使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处遗址包括居住地、墓葬区和古城址三部分,从出土的大量有“匽侯”铭文的西周青铜器中,不仅可以确定这里就是周初燕国始封之地,同时还发现有两座商末周初墓葬打破了残存的城墙夯土,从而证明该城始建的年代最晚也不会晚于商末周初。这就进一步证明:前人认为周武王分封燕国之前,当地就早已有个自然成长起来叫做燕的地方势力的存在,是正确的。至于燕之得名,迄今仍无定论,它始建的年代也就更难考订了。

1990年4月20日补记
本次自《奋蹄集》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