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
- 赵晨阳等主编
- 1742字
- 2023-02-28 20:29:53
前言
《出版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成立的“出版产教融合基地”主持编撰,是关于出版新媒体发展的最新年度报告,主要分为总报告篇、热点篇、产业篇、调查篇四部分。围绕当下出版领域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的整体发展情况,报告撰写者深入行业一线,梳理总结出版业的发展特点,剖析痛点和焦点问题,解读各类应用场景,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为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出版新业态发展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恰逢其时。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网民数量快速增加,各种新形态互联网内容和服务也接踵而来,出版业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方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显著,为出版业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出版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加快融合步伐,在内容的策划、生产、加工、存储、呈现、分发和出版产品的营销、推广等方面不断探索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当然,在出版业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存在一些老问题需要我们勇于改正,也存在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特别是出版业在运用新技术、掌控新渠道、满足新需求、构建新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些都需要我们总结先进经验,剖析具体问题,努力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全面概括了2020年以来,出版业在数字化进程和新形态出版物上涌现出的新问题、新趋势,涉及出版业融合发展、知识服务、主题出版、区块链与版权保护、图书直播、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十多个主题,内容丰富。在研究方法上,《报告》主要采取文本内容分析、数据实证分析和特色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热点篇,研究人员立足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聚焦知识服务、区块链技术、数字互动出版、人工智能应用以及图书直播五大热点问题,解读中国出版数字化最新进程。在产业篇,研究人员从主题出版、教育出版、儿童出版、网络文学、出版展会等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出版物价值追求、网络文学产业链、智慧教辅系统构建、儿童出版新变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剖析出版新业态。在调查篇,研究人员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了我国一流大学图书馆音视频发展情况、国际书展社交媒体账号使用、中国网络文学异域传播、新媒体编辑技能培养、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微信公众号营销、出版品牌培育等问题,梳理困境,探究路径。
整体而言,《报告》在立足我国新时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由上而下,由里至外,由点到面,对我国出版新业态发展脉象一一追溯,聚焦特定的现象、主题或问题并展开研究,重视报告的实证性、参考性和预测性,基本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报告的初衷: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描述所研究对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能够从国情出发,结合行业具体发展状况解释原因;能够围绕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能够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研判。2021年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出版全产业链条,深化改革创新,更好抢占数字时代出版发展制高点,为出版业数字化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我国即将建成出版强国的征途上,通过出版新业态的现状梳理、问题挖掘、数据分析、路径探讨等研究,为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出版新业态的发展和出版学术研究的进步,是编写《报告》的一个重要思路。
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界、业界诸多师友的鼓励、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鼎力相助。2020年杭城火热的7月,同人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遗憾的是,很多宝贵的建议,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并未被真正吸收。感激之情与遗憾缺失,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源源动力。
鉴于我们的水平和力量有限,《报告》在内容选题、篇章布局及文本数据获取上或许不尽如人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