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阶段我国工业文化发展总体特征

20世纪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百年,同时也是工业文化逐渐发展、壮大的一百年。进入新时代,随着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一系列战略深入实施,工业文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央和地方在政策导向、组织建设、理论实践等方面均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工业设计与工业文化相互交融、集成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系统、服务的文化价值内涵;工业文化自身也迸发蓬勃的力量,为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能。新一代数字技术不断催生工业文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为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一)政府主导推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基本共识

1.多部门共同擘画工业文化发展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文化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在全国引起普遍关注,山东、四川、陕西、深圳等省市相继出台地方细则和规划[10],支持本地区工业文化发展。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发改振兴规〔2016〕1966号),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文化,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引导与科普教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改造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及露天矿坑等,建设特色旅游景点,发展工业旅游”。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2018〕232号)[11],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做了明确规定。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发改振兴〔2020〕839号),提出“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协同互进”“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工信部联政法〔2021〕54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把工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十四五”期间工业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实施方案》,截至2022年7月,已有江苏、辽宁、安徽、江西、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等8省发布省级行动计划[12],将工业文化作为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2.地方立法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

为推进工业文化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国多地探索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艺美术、工业旅游等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为政府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工业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

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率先启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13]成为我国第一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随后,安徽省铜陵市、河北省保定市、湖南省株洲市先后颁布《铜陵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14]《保定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15]《株洲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16]。2018年,安徽省颁布《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17],以立法形式,加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确保宣纸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2019—2020年,河北省邯郸、邢台、承德、唐山等市也相继制定并出台地方工业遗产保护法规[18];2022年,青海省颁布《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19]

在工业文化产业方面,2021年,广东省颁布《广东省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条例》[20];2022年,天津市公布《天津市旅游条例(修订草案)》,明确“鼓励和支持利用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现代工厂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制造业认知和体验、工业科普、企业文化等旅游项目和产品”[21]

3.多方联动协同推进理论与实践发展

为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切实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4年成立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作为部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二类);各地也相继成立省级、市级推进机构(见表1),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国内多所高校陆续设立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研究机构(见表2),在普及工业文化理念、壮大社会协同力量、推动工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8年来,我国工业文化研究不断深入,一批重要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并推动了工业设计、工业旅游、工艺美术、工业博物馆等相关产业发展,逐渐形成理论与实践并进、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业文化发展新局面。

表1 各地工业文化推进机构

注:根据天眼查数据收集整理,按登记时间排序。目前,四川省等在筹备成立省级工业文化协会,陕西省拟以西北大学为依托建立陕西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表2 部分高校设立的工业文化研究机构

续表

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整理,按成立时间排序。

(二)文化跨界融合,催生相关领域和产业迅猛发展

1.让工业遗产“活起来”,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2022年年初,首钢园因承办北京冬奥会成功“出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展示了我国工业遗产的巨大价值,也为各地工业遗产的更新保护、活化利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5批次、194项国家工业遗产。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就核工业、钢铁行业、通信行业、石油石化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军工行业发布6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22]。四川、广东等省相继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认定;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重庆、广西、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制定了省(市)级工业遗产管理办法[23];广东省还率先探索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创新[24];陕西省探索建立分类保护机制[25]。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加强保护修缮,以导入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思路为低效工业遗存注入新活力,已成为地方政府和遗产单位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的共识。

利用工业遗产遗址建设博物馆。重庆市利用重钢搬迁后留下的丰富遗存和展陈物件,在尊重原址厂房形态、工业符号和历史场景的基础上,建成重庆工业博物馆。它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以“无边界博物馆”为设计理念,由主展馆、“钢魂”馆、工业遗址公园内工业展品专题及装置式陈列共同构成,2019年开馆即广受社会好评,成为重庆十大地标性文化设施。

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创产业。江西省景德镇市以原国营宇宙瓷厂为核心,利用至今保留完整的制瓷企业老厂房、老窑址建设陶溪川文创街区,原来的成型车间变为非遗、传统手工的体验地,烧炼车间变成美术馆、博物馆和年轻人聚集的创业造梦空间。自2016年开放以来,陶溪川文创街区汇聚了1.6万余名景漂青年创新创业,成功孵化创业实体2600余家,吸引173家知名机构和品牌企业入驻,成为江西省景德镇市与世界对话的新名片,向全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利用工业遗产开发工业旅游和教学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抓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契机,依托百年煤电工业历史,利用废弃工厂、煤井、铁路等资源,打造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将旅游与研学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煤炭主题研学课程体系[26],打造充满创意的工业研学旅行,2021年接待研学活动学生约2万人。

2.工业旅游日益成熟,各地新模式频出

我国工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27],2004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103处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国开始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28]。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工业旅游发展迅速、发育程度较高。上海[29]、广东[30]、天津[31]等省(市)还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成立了工业旅游促进中心。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总体人数和市场份额虽然还比不上观光游、休闲游等,但作为一种深度特色旅游,工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上海市在工业旅游服务体系和市场运营推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上海市政府提出要“着力建设中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32]。2022年,上海市明确以工业旅游为抓手进一步打响上海旅游品牌,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加有效、工业文明传承创新更加显著、上海制造金字招牌更加响亮[33]。早在2005年,上海市就成立了全国首个工业旅游推进机构——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创办了上海工业旅游网,编制了《上海市“十一五”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随后,制定了全国首个工业旅游地方标准[34],推出近百条工业旅游主题线路;为配合旅游推广,还编印了上海市工业旅游年票、宣传口袋书、宣传册、地图,举办全市工业旅游专题培训班。2019年,全国工业旅游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市举办。

山东省利用青岛啤酒厂工业建筑与设备,将百年青啤发展历程、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作业区相结合,营造了一处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点,青岛啤酒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依托始建于1892年的青岛港设计邮轮母港工业旅游线路,既包括参观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大型邮轮船模展示和观景平台,又包括旧式铁路装卸轨道及大型机械设备等,以及体现码头工人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皮进军工作室等线路,形成了港口工业遗产资源的深度综合开发利用[35]

河北省秦皇岛市编制实施《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将21处优秀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港口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城市建设相融合,耀华玻璃厂的老旧建筑改建成玻璃博物馆,停运47年的南山电厂改建为电力博物馆,原开滦矿务局高级员司俱乐部改造为秦皇岛港口博物馆、老船坞区域改建成海誓花园,极大地丰富了全域旅游新业态[36]

安徽省以泾县宣纸厂为核心,设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创新发展宣纸产业,兴建中国宣纸文化园。一方面,引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画院建设创作写生基地,开发文创产品;另一方面,“走出去”赴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中国宣纸与绘画意大利展”,弘扬中华宣纸文化。

海南省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旅游价值,加快推进航天科技信息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卫星发射观摩、航天创意、航天教育培训、航天育种、航空航天旅游等,以旅游激发工业文化活力,释放工业外溢效应,宣传工业文明和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工业经济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领域。

3.工业文化研学方兴未艾,提升青少年工业文化素养

工业文化研学是以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重大项目工程、理工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主体开展的研学实践、工业文化传承、工业精神传播等的教育活动。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通过一系列体验式、趣味性、知识性的方式,让青少年在旅游甚至娱乐中领略工业文化,感知工匠精神,学习科学知识。工业文化研学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新型业态的重要抓手,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提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工矿企业等,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制了国内首个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估标准,对规范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各地纷纷探索利用工业遗存、工业博物馆、现代化厂房和生产车间等设施开展工业科普教育和劳动教育,开发工业文化研学课程,涌现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例如,玉门油田将“旧”工业遗产与“新”科技力量交相辉映,成为认识、了解玉门油田的全新“打开方式”,对传承弘扬石油精神、提升工业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直升机科技馆开发现代直升机、无人机等课程等近10门科普教育课程。目前,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共建工业文化专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已有59家。

(三)文化与设计和谐共振,激活制造业发展潜能

1.汲取文化力量,为工业设计培根铸魂

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37]。工业文化是工业设计的“根”和“魂”,加强优秀工业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元素,汲取其中蕴含的宝贵智慧和创新力量,使当代工业设计走得更稳。例如,商飞团队将古代秦人的三棱形箭镞原理应用于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改进设计,使其空气阻力减少5%;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工业设计与文化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其既“悦目”,又“赏心”。

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22年4月提出建设“设计河南”,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创意资源,促进工业设计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中原特色的河南设计品牌,促进全省设计创新能力的整体跃升,最终赋能现代化河南建设。

江西省依托“南康家居小镇”吸引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落地,10多家国内外知名院校、200多家顶尖设计机构入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居文化新业态。设计和文化迭加赋能,推动工业品牌提升,“南康家具”区域品牌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工业集体商标。

2.激发创新活力,工业设计产业版图逐渐清晰

2018年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将“工业设计服务”正式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38],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河北等工业大省纷纷将“工业设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39]。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我国已有29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覆盖26个省(市、自治区)[40]。在消费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各地工业设计产业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东、中、西三条纵向贯通我国的设计经济走廊[41]已经初步成型。

江苏省制定“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42],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名园、名院、名企、名品、名人”建设,建设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43],组织举办江苏工业设计周、工业设计大赛、工业设计进千企等活动,促进设计成果的转移转化。截至2022年5月,江苏已建成2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1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5家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44],形成多层次发展主体的培育格局,一大批优秀工业设计产品斩获国际国内设计奖项。

广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早,连续制定多项政策[45],以工业设计引领制造和消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举办“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46];吸纳和引进优秀人才,培育壮大设计主体;逐渐发展起深圳、佛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以位于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为例,截至2021年年底,已聚集设计研发人员超8000人,吸引283家国内外设计企业入驻,孵化原创品牌50多个,创新设计产品转化率近85%[47]

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城市,入选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的全国首批4个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2022年年初启动“设计之都”创建工作;推动工业设计全产业链和集聚发展,重庆设计公园(一期)、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重庆工业设计总部基地等建成投用;连续举办四届“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设计高峰论坛,开展“抖出重庆好设计”等活动,聚合国内外工业设计优质创新资源。

(四)区域发展特色鲜明,东西部地区差异明显

1.东部工业文化发展强劲,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工业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48]。工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工业文化发展就越充分。东部沿海地区[49]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也是现代工业的集聚地和先进制造业的抢滩地,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活跃,工业文化载体类型丰富。

上海市自1843年开埠算起,船舶、纺织、印刷、机器制造等已有近180年历史,为上海市工业文化发展赋予了深邃的内涵。截至2022年5月,上海市有工业遗存290余处,已蜕变为137家市级文创园区[50],许多还成为独具魅力的工业旅游景点。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市时,肯定了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从以往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51]

浙江省不仅政府重视,而且省内企业乃至公众对工业文化的价值形成了较高的认知度。挖掘文化要素的潜力,扩大优质工业文化产品供给,截至2022年5月已建成各类工业博物馆30余家,以及一批主题鲜明的工业旅游精品路线、工业文化研学基地。依托浙江省内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集成设计和一体化设计,推动“浙江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互促互融,打造了绍兴柯桥黄酒小镇、湖州南浔善琏湖笔小镇、吴兴丝绸小镇、杭州余杭工业设计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福建省着力提升融合发展深度,推动工业旅游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对接整合,有效串联各类文旅业态,激活旅游带消费的新工业消费模式;推动工业设计聚焦区域产业重点,赋能文旅产品开发,打造“福设计”品牌;活化福建省船政文化、历史遗存资源,建设“船政文化城”,举办宣传活动,提升区域产业经济活力与福建工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2.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

我国老工业基地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而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域。根据《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我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52]。老工业基地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了不朽的中国工业精神。2020年,《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印发后,各地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以文化振兴带动城市全面振兴。从总体看,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文化氛围渐浓,整体发展势头向好,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产品创新和“十四五”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辽宁省工业遗产单位和汽车、医药、食品饮品等与生活关联度高的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打造了鞍钢集团、沈阳航空博览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等工业旅游观光产品,辽宁重工之旅、鞍山钢铁之旅被全国工业旅游联盟评为工业旅游特色线路。

黑龙江省大庆市发展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展馆游,松机三井纪念园、萨55井为代表的油田纪念地游,以及1205钻井队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场景游,还创新开发出铁人第一口井采出的一滴油、磕头机、工业版画、芦苇画、剪纸等衍生工业旅游商品。

内蒙古自治区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将工业旅游打造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新亮点[53],在包头市打造包钢、小肥羊调味食品、戎王羊绒、北方兵器城等工业研学旅游线路,在赤峰市建成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以工业旅游为主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3家,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54]

山西省工业旅游起步较早,于1989年建成中国煤炭博物馆;平朔露天煤矿在开发之初,就贯彻“边开采边恢复生态”的理念,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辟了工业旅游线路。近年来,山西省陆续开发了晋华宫矿山公园、太钢博物园、1819兵器工业园区等,工业旅游从早期博物馆为主,向创意创业园区、产业园区、(遗址)公园等形式转变。

甘肃省天水市对原“三线”建设工业遗址活化利用,建成天水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和产品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工业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休闲于一体,为天水市聚力新兴产业培育、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精神原动力。

3.西部地区工业文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特色突出

西部尤其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55]推动工业文化发展较晚,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对工业文化传承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日益重视,西部工业文化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对突出西部地区工业特色、推进少数民族工业文明进程、增强民族团结、坚定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川省凭借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多[56]的优势,初步形成以工业遗产旅游为引领,工业科普旅游、产业公园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和工业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成都东郊记忆景区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基地,还有正在打造中的航天工业(西昌市)、科技工业(绵阳市)、重装工业(德阳市)、白酒工业(成都市、德阳市、宜宾市、泸州市)等工业旅游品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于2021年系统启动工业文化相关工程,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合制定了《新疆工业遗产管理操作指南》《新疆工业旅游基地申报指南》,梳理和挖掘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资源,多渠道传承和弘扬新疆工业文化。

西藏自治区在拉萨水泥厂旧址建成西藏工业博物馆,突出民族特色和和地方特色为重点,展现西藏自治区发展中的工业记忆、红色记忆以及现代文明和进步的新气象;羊八井地热电站等3项国家工业遗产加强修缮保护,发挥科普、教育作用,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西藏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挖掘、保护西藏工艺美术传统技艺[57]

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投资新建平汝线大武口火车站、宁夏工业纪念馆、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冠名投运“石炭井号”旅游列车,串联石炭井工业文旅小镇、绿皮小火车、大武口洗煤厂等项目,构建“两点一线三片区”的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框架。

云南省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或遗产单位投资,对石龙坝水电站等6项国家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文旅结合、茶旅融合等发展模式,加大培育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

贵州省依托“专精特新”培育、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等,重点赋能传统民族手工艺企业,支持“苗银”“苗绣”等龙头企业发展。

青海省已制定茫崖石棉矿老矿区和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的保护利用规划,筹措资金推进文物本体修缮工程,加快建设红色教育基地。

(五)社会全面参与,工业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化

近年来,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工业文化发展建设,为推动工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全社会呈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舆论环境昂扬向上、市场氛围积极健康、工业形象正面有力的发展趋势。

1.现实数据和史料丰富,讲好中国工业故事

主流媒体及时宣传我国工业成就,讲好工业故事。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电视台联袂制作纪录片《大国重器》并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再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自2016年起,央视《国家记忆》栏目先后播出《军工记忆》《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大三线》《大国之盾》《大国鲲鹏》《一座工厂的抗日传奇》《黄崖洞兵工厂》《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诞生记》等专题纪录片。2018年,陕西电视台制作播出《陕西智造》6集专题片,并策划推出《丝路在陕商——“三品”工程在行动》节目,宣传陕西“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显著企业。自2019年起,《中国工业报》推出《工业文化周刊》和《工业设计周刊》[58]。2021年,新华社与湖南省国资委联合开展湖湘国企党建品牌塑造行动、文化建设对标提升行动、文化建设样板打造行动。《四川经济日报》每月刊发整版“工业文化”专栏,《四川画报》举办“工业遗产:四川工业记忆再发现”图文系列宣传,大力宣传四川省工业遗产资源和工业文化。

系列大型展览集中展现我国工业发展成就和历程。2018—2019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沈阳等10个城市巡回举办“不忘初心、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通过1300多件珍贵档案、重要文献、历史照片、实物模型,真实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还有“匠人营国——中国工匠精神文化展”“《国家工业遗产影像志》摄影展”都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主题宣传活动迭出,传播弘扬工业精神

多省市开展“工匠”和“优秀企业家”评选工作,组织技能大赛,展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例如,浙江省推动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辽宁省、陕西省等开展“优秀工匠”和“优秀企业家”评选,四川省开展“寻找四川工匠”及“四川名片·荣耀中国”品牌企业宣传推广等活动。又如,自2019年起,山东省陆续出台系列政策[59],评选“山东省杰出企业家”;自2020年起,吉林省将每年11月1日设为“吉林省企业家日”,并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进行表彰;2022年,江苏省开展“江苏省制造突出贡献奖”评选,营造了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

3.工业题材类创作繁多,塑造中国工业形象

自2017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光耀杯”大赛,累计征集原创文学作品1000余部,在社会上形成了关注工业文学、弘扬工业文化的良好氛围。社科界、文艺界也对工业文化倾以关注。2018年,《北京工业文化遗产研究》出版;2019年,南京出版社推出“中国工业遗产故事”丛书;2020年,《大连工业遗产图鉴》《江苏省工业遗产地图(2020年版)》出版;2021年,《辽宁工业文化遗产》《品读四川工业遗产(故事篇)》等出版;2022年,《百年记忆——江苏工业遗产的光辉》系列丛书发布,等等,用深入浅出的表达、引人入胜的思考,普及了工业遗产知识,弘扬了工业精神。

自2019年起,四川省启动实施“天府天工·四川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反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工业建设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亮出四川省美术创作反映工业振兴、大国崛起的名片,2022年5月18日,“天府天工——四川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开幕,展出117件优秀作品,用美术诠释工业文明之美,书写了四川省工业战线战斗之志、创作之力、发展之果。

黑龙江省创作我国首部工业题材舞蹈诗剧《大荒的太阳》,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讴歌石油工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为主题[60],还有演绎石油文化、诠释生态文明的《石油秀》《欢乐秀》等大型演出[61],广受市民、游客欢迎。

影视创作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电影《桥》[62]是工业题材的电影,正面描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塑造了工人阶级的崭新形象。近年来,又陆续涌现出《金牌工人》《钢的琴》《国徽》《逆境王牌》等一批影响力颇大的工业题材电影。2019年,第一部民族重工业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江南》上映,该片以江南造船前身江南制造总局为原型,展现了小人物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命运面前的大情怀[63]。2021年,央视先后播出电视连续剧《逐梦蓝天》《火红年华》,前者再现了中国航空工业70年的发展历程,后者书写了“三线”建设的恢宏篇章,受到各年龄段受众的关注和喜爱。

(六)新业态不断涌现,催生新的消费模式和空间

2022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办发〔2022〕27号),明确提出“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进程。在工业文化领域,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工业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业文化产业数字化和工业文化传播数字化。

1.数字技术应用普及,工业文化数字化按下“快捷键”

随着区块链、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工业科技的发展,工业与文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工业技术与产品融入文化元素后,推动跨媒体内容制作与呈现,孕育形成诸多新型的工业文化业态,如3D打印、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与此同时,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通过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衍生新业态,如数字博物馆、互联网教育、VR体验游等。

目前,重庆市、湖南省等多个省市已经启动网上工业博物馆建设;天津市依托工业遗存建立“海鸥表博物馆”文化空间,通过微信、抖音尝试IP文化衍生创新与短视频直播的新体验,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郑州大信家居有限公司面向中小学生打造社会教育公共平台,提供VR沉浸式体验、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零距离体验、博物馆中的复活互动、5G技术下的全息工业云感受、智能车间全真接触等沉浸式体验,截至2022年5月,已接待超过300所大中小学校的10万余名学生。

2.搭建数字化传播平台,助力工业文化“走出去”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考古人类学博物馆合作共建中国遗失海外工艺品(未展陈)数字博物馆,于2019年建成开放,通过对保留在两馆内未对外展示的500件中国藏品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展示,促进了藏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球共享。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海外文化遗产回流工作,通过互联网为海内外受众了解中国古代优秀工业文化提供了便捷直观的窗口。

苏州工业园区以江南文化的数字化输出为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会展、商贸、科技等产业的有机融合,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及“一带一路”海外文化贸易推广项目等展会,实现双边、多边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