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的文化基石和软实力

(一)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其后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3],标志着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经过一个半世纪后,我国重新取得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孕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先进工业文化典型,涌现出一大批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留下了大量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财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业精神,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工业经济质效提升,相较于硬实力的增长,工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日益紧迫。总体来看,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与制造大国的地位还不匹配,主要表现在:缺少世界知名工业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工业设计服务制造业转型提升深度不足,工业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亟待突破;工业文化普及率不够,工业文化教育覆盖面较窄;此外,我国现有56项世界遗产中,没有一项工业遗产。大力培育和弘扬优秀工业文化,推动软、硬实力同步提升,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促进我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4]

(二)发展工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强国战略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5]。这些强国目标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各个领域的“强国”都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有扎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综合国力的竞争,不单是经济、技术之间的竞争,更是文化影响力的竞争。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发展工业文化,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发展工业文化是塑造传播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6]。工业形象是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识,是国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具体呈现,是工业文化发展成果的直接反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中国工业“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迈进的历史性跨越”[7],迫切需要通过弘扬和发展工业文化,讲好新时代中国工业故事,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形象,让世界更好地认识认同中国工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弘扬和发展工业文化,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不断提高中国工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培育国家工业品牌、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工业文化是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8]。发展工业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价值层面的高级需要。在近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多项工业文化相关建议提案,重点聚焦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等方面,这代表着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发展工业文化的迫切需求。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背景下,工业文化产业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格局的持续优化而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工业设计、工业旅游、工业博物馆、工业研学等均呈现市场需求巨大、发展速度迅猛的特点,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享受、更多元的文化体验,而且在客观上带动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扩大了优质工业文化产品的供给,促进了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五)发展工业文化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9]。虽然我国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备的产业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高端制造业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挖掘文化要素对设计创新、质效提升、品牌建设的潜力,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品牌、服务水平,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加速演进,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遇,以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文化产业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