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一名少连,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武后时曾任习艺馆学士、洛州参军、司礼主簿、尚方监丞。中宗神龙元年(705)因依附武后宠臣张易之兄弟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景龙二年(708)任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同年被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流放钦州(今属广西)。玄宗先天元年(712),赐死桂州(今广西桂林)。有《宋之问集》十卷。

题大庾岭北驿[1]

阳月南飞雁[2],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3],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4]。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5]

鉴赏

此诗当作于宋之问神龙元年(705)流放泷(shuānɡ)州(今广东罗定)途中。大庾岭是五岭之一,处于江西、广东的交界处,相当于内地和岭南的分界,诗人题诗在岭北的驿馆,则尚未过岭,一旦翻过此山,便是岭南地界了。全诗的构思就着眼于这一点。

开头先写人们的传说:农历十月,是大雁南飞的季节。传说大雁南飞,也只是到此为止,天气转暖后便会飞回北方。而自己南下的路程还十分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呢?以大雁所到的最远边界与逐臣未尽的行程相比,已写尽贬谪的荒远。然后回过头来看眼前的景色:江水平静,潮头初落;深林昏暗,瘴气不散。境界虽然开阔高远,却在僻静中透着荒凉,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岭北的环境已然如此,那么岭南的险恶又将如何呢?这是诗人着力描写北驿所见景色中的言外之意。可是,当诗人想到明天过岭以后再回头望乡时,却估计能看到岭头的梅花。这一想象消解了眼前景色的荒僻感,反而觉得连今日视为天涯的岭头,在明日望乡之人眼里也会变得亲切。心理的暗中转换说明过岭后再也望不到故乡,但今日走过的北驿,至少还在回乡的路上,所以望见岭头梅也差可安慰。而岭头梅开,又预示着春回大地,应是大雁飞回北方的时候了,这就更深一层地抒发了人不如雁的悲哀和无奈。

这首诗构思虽然巧妙,耐人寻味,但全从眼前景中推想,一气回旋,不见转折痕迹,颇能见出宋之问五律自然现成的特色。

渡汉江[6]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鉴赏

宋之问于神龙元年(705)被流放泷州后,第二年(706)遇赦北归,途经汉江。对于被远贬岭南的唐人而言,渡过汉江,便进入中原,离家乡也就近了。因而这首诗写的正是将要望见故乡的复杂心情。

五言绝句是篇制最短小的诗歌体裁。其基本表现特点是构思凝聚于一点,力求句短而味长,体小而量大。这首诗便将情绪聚焦于一个“怯”字,概括了作者渐近家乡时惊惧和忧喜交织的矛盾心理。首二句作为铺垫,说明“怯”的原因:被放岭外,音讯久断,而且经历了一冬一春。在这样长时期的隔绝状态中,家人如何,朝中如何,都不得而知。虽然被赦,回乡以后的境况如何,也无从猜测。但越是惦记,越不敢知道真相,因为生怕真相会令自己无法承受。所以越是临近故乡,遇到来人打听家中消息的机会越多,反而越发胆怯。然而不敢探问,正是因为太想探问,内心的种种纠结,都由一个“怯”字体现出来,可谓情貌毕现。

前人写望乡,都重在抒发急欲了解家人近况的迫切心情。此诗却重在写“不敢问来人”之“怯”,看似反笔,其实更见真情。后来杜甫在《述怀》中写自己与家人音讯不通的焦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正与宋之问此诗同理。可见这首小诗虽然表达的是宋之问遇赦归来的特殊心境,但也道出了许多人在久别回乡之时都有的类似心理。


[1] 大庾岭:自江西大余县入广东南雄市,五岭之一。北驿:岭北的驿站。本篇见陶敏、易淑琼《宋之问集校注》卷二。

[2] 阳月:农历十月。《尔雅·释天》:“十月为阳。”

[3] 殊未已:还远远没有结束。

[4] 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可使人染上瘴疠(恶性疟疾之类传染病)。

[5] 陇头:《国秀集》作“岭头”,指岭上高处。

[6] 汉江:即汉水。《文苑英华》卷一六三录此诗题无“渡”字。卷二九○作《望乡绝句》。本篇见《宋之问集校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