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死亡常识发生变化

一个人临终并非“孤独死”

有些人光是听到“一个人居家临终”(© Chizuko Ueno)这个词,就觉得不吉利。有些人把“一个人最后的旅程”理解成了“一个人的穷途末路”。在家里一个人静静地离世,会被称作“孤独死”。

独居老人最终在家里一个人走完人生的旅程是理所当然的事。虽然也有在路边猝死的情况,但是身体渐渐虚弱、无法出门的人,自然是在家中离世的。所谓孤独死,是指那些生前就一直过着孤独生活的人。就算是独居,如果不孤独,也不算孤独死。因此我称其为“一个人居家临终”。目前,这个词除了我以外,还没有别的人使用,所以我加了©(注册商标)。开个小玩笑。实际上,我可不打算注册商标限制该词的使用。不仅如此,我反倒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个词,甚至最后想不起来这个词是谁提出的。那样,我将感到荣幸之至。

独居老人只是没有与家人住在一起,并非没有家人和朋友。一说到“独居老人”这个词,就想要将其当作瘟疫一样消灭,难道与家人一起住就那么美好吗?事实上,因为跟家人同住却被周围孤立的案例很多,还有的老两口虽住在一起,却深陷“面对面的孤独”这种难熬的境遇。在长年观察独居老人的我看来,有家人的老人封闭在只有家人的环境里,而不与外界建立联系,是存在很大风险的,这着实令人担心。相反地,那些没有安全感的独居老人,平时就会有意地努力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远在他处的家人和亲戚,在独居老人离世前一刻才齐聚一堂也有些奇怪。这种送终情结(我想这样称呼)也应该抛弃了。过去家人和亲戚齐聚一堂是因为都在同一个区域生活,如果住得远,是做不到的。平时很少见面的亲戚,之所以火速奔往现场见老人最后一面,是因为想在今生好好告别。如果老人已经陷入昏迷了的话,就为时已晚了。有这份心意,还不如早点去看望,表达告别和感谢之情。超老龄社会中的死亡,是缓慢进行的。既然可以预计得到,觉得差不多了,就应该提前告别。这样的话,即使收到讣报,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完成了告别,也不至于感到遗憾。

家人也是如此。与其事到临头彷徨失措,不如定期地去看望父母。在多次看望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衰弱的迹象,就能预料到死期将近。就算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如果在老人在世时曾多次地抚摸他的面颊和双手,并且对他说出“谢谢”“很幸运做你的孩子”“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见面”等感谢和告别之词,那么他就能从送终情结中摆脱出来。

这种情结,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强烈。他(她)们会觉得,明明每天都去看望,怎么竟然会没赶上见最后一面?我有一个朋友与母亲住在一起,后来在她外出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为此她一直非常自责。毕竟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事必须外出,老人也有可能在睡梦中离世。如果接受不了的话,就要24小时一直陪在其身边。并不是临死前赶上见面才是送终。在那之前的所有时间,都是送终的过程,而充分经历了这个过程的人,就可以坦然地说:“就算老人在我外出时离开了人世,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