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童年生活艰辛

贾仁慧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沪时,袁晓岚仍在广慈医院疗伤。此时的袁晓岚已不名一文,自身难保,无力顾及家庭。贾只好投奔已定居在沪娘家的三姐,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董纯才的母亲。

董家原在湖北大冶,怎么会到上海定居下来呢?

原来,董父是湖北省一位社会名流,在北洋政府黎元洪执政时期就任湖北省参议长,后对政局不满,罢官而去,跟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在护法运动中,董父属梁启超进步党一派,与孙中山政见不合,就同一些护法议员一起到上海定居下来。董家并不富裕,董父做议长时月薪有三四百元,但很快辞官不做,以后奔走革命没有资财。在上海赋闲了几年之后,董家生活无法维持,只好写信给当时的湖北省主席杨永泰,谋得个湖北资财管理处长的职位。后来,董父再度回家赋闲,生活也要靠典当度日。董纯才在上光华大学时,董父说:“我没办法供给你了,你自己设法生活吧。”于是,董纯才到南京晓庄追随陶行知先生去了。贾仁慧的哥哥,即袁殊的舅舅贾宝书有个大儿子叫贾伯涛,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曾任淞沪警备司令部政治训练部主任、黄埔同学会主席等职。[15]

袁晓岚从广慈医院出院后,生计无着,遂投奔与黎元洪有翁婿关系的桂伯薪。桂时任浙江上虞县长。袁做中学老师,一年后在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中央驻沪机关工作。按理说袁有了固定薪金收入,袁家的生活应当不成问题了,可袁居然和所教的一位女学生姘居,弃袁殊母子三人于不顾。董纯才带着袁殊上学,历时年余,三个表兄弟的关系就和亲兄弟一样。袁殊晚年曾说过:“我们三家(董家的董纯才,袁家的袁殊,贾家的贾伯涛)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起过不同的历史作用。”[16]

袁殊母子三人于董家住了年余后,在外面租赁了一间小屋搬出来独立为生了。当年三十出头的袁母拖着两个孩子在上海何以为生呢?

一是以开“老虎灶”(流行于江南专卖开水、温水的店)、做针线活维持基本生活;二是靠教书补贴家用。袁殊小时候帮人卖过大饼、油条,擦过皮鞋,甚为贫苦。[17]

1984年,袁殊重返上海,最想去看的地方,就是浦东三林塘小学的旧址[18],这是袁童年时代随姨表兄董纯才读书、玩耍之处,是袁憧憬和希望的起源地,但因滞沪时间太短,竟然没有成行。[19]

作为中学生的董纯才,很同情经常饿饭的表弟袁殊,就托刘之纲想办法,刘转托启智印刷所的经理张富三。于是,张收袁为印刷所排字工学徒。启智印刷所是国家主义派的印刷所,主要印无政府主义的东西和一些文学研究会的作品。小学徒袁殊白天学排字、做杂活,晚上还要把印好的刊物发给各个客户,每天得12枚铜板,以解袁家母子三人燃眉之急。袁殊在每天送清样的行路中,都要从拥挤、肮脏、贫穷的棚户区走到整洁、干净、宽敞的富人区。鲜明的生活对比,给予他强烈的刺激。特别是他经过那长长的哈同公园[20]围墙时,就感到愤愤不平。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呢?

袁殊强烈地感到社会等级的巨大差异,他一面内心鸣着不平,一面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个社会。袁殊到环龙路44号找父亲袁晓岚多次,均无结果。有一次,袁殊当场晕倒在地上,环龙路44号的几个工作人员围拢过来,对袁动了恻隐之心。有人提议介绍袁免费到立达学园[21]读书,其中还有萧同兹[22],正是此人,后来对袁的投身于文化活动有所帮扶。1925年秋,在袁绍先介绍和萧同兹帮助下,袁殊免费入立达学园初中部学习,母亲贾仁慧拿出一条褥子,董家凑了一条被子,袁晓岚送了1元大洋买了书籍纸张和生活必需品。[23]


[1]蕲州镇上河口村袁苏生是袁殊的侄儿,收藏历史资料很丰富,并直接参与了蕲春县蕲州镇和黄石市工农村联修的《蕲春袁氏家谱》(共四卷)的编修工作。

[2]另据袁氏后人袁志祥(家谱名:袁辅乾)告诉笔者,依据《凤山袁氏家谱》中袁氏辈分排行,从第十八世开始的字派是:学深能辅世,德懋允绥民,惟裕潜修志,宜称上国宾。

[3]参见苏全有、杜培《百年黄花岗起义研究述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王美嘉、黄菊艳《广东省档案馆现存辛亥革命与黄花岗起义档案史料评述》,《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4期;龙海燕、彭平一《近二十年来黄兴思想研究综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孙芳《辛亥革命百年研究综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杨涛《民国时期黄花岗起义纪念活动评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艳华、章慕荣《近二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4]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东北临安徽省,面积2397.6平方公里。蕲春,据晋代刘伯庄《地名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因之得名,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承其说。蕲,一名水芹,蕲春意为蕲菜之春。历史上另称蕲阳、齐昌、蕲州。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且呈现多层次、立体分布。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倾斜。水系有蕲河、赤东湖、赤西湖等。“蕲春人物彬彬”,“英杰代兴”。宋代有参与纂辑《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巨型类书的文学巨擘吴淑;明代有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战将康茂才;清代有著名文学家顾景星、陈诗,首创中国海运的陈銮;近代有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田桐,训诂学家、“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一二·九”运动组织者、华北抗日联军司令董毓华,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胡风等。20世纪以来,秉文衡、掌科苑、主讲坛者遍及五洲,人数有800多人,故有“教授县”美誉。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

[5]参见马超俊《袁晓岚同志事略——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山文化教育馆纪念周报告》,《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3卷第1期,1935年1月10日。

[6]学官名。宋京师小学和武学中设。元、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据《明史·职官志四》载:“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7]1971年,袁殊母亲贾仁慧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8]参见曾龙《我的父亲袁殊》,接力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7页。

[9]马超俊:《袁晓岚同志事略——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山文化教育馆纪念周报告》,《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3卷第1期,1935年1月10日。

[10]据曾龙说,60年后,袁殊还能把所学的第一首诗《千家诗·开卷诗》背给他孙儿听。

[11]参见曾龙《我的父亲袁殊》,接力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3页。

[12]1928—1931年,袁晓岚做过安徽、山东、湖北等省的县长。见马超俊《袁晓岚同志事略——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山文化教育馆纪念周报告》,《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第3卷第1期,1935年1月10日。

[13]董纯才著述甚丰,创作200多万字的科普作品,最早把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是中国科普理论探索的一位先行者。参见袁清林《董纯才科普创作的实践和理论》,《科普研究》2003年第1期。

[14]曾龙:《我的父亲袁殊》,接力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0页。

[15]《贾伯涛兼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新闻报》1929年1月14日第15版。但据随后的史料,贾伯涛后来致函《新闻报》说:“顷阅贵报本埠新闻栏载有贾伯涛兼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消息一则,微有不实,查敝会会长为蒋主席中正,乃永久制从未更调,惟恐各界误会即祈更正为荷,贾伯涛启。”(参见《新闻报》1929年1月16日第16版)贾伯涛奉调入京(南京)服务,决心辞职,专办黄埔同学会。(参见《贾伯涛奉调入京服务决心辞职专办黄埔同学会》,《新闻报》1929年1月20日第13版)贾伯涛赴京任职之呈报:应蒋主席电召赴京办理黄埔同学会,将辞去警备司令部政训部主任职务,未辞准前,部务交童行白、许也夫代理。(参见《贾伯涛赴京任职之呈报》,《新闻报》1929年1月22日第13版)贾伯涛坚辞政训部职务,蒋主席尚未允准,各团体群起挽留。(参见《新闻报》1929年1月24日第13版)

[16]曾龙:《我的父亲袁殊》,接力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17]参见胡肇枫、冯月华、吴民《剑胆琴心:红色情报员袁殊传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18]参见虎痴《袁殊是浦东巡官的儿子》,《海光》(上海)1945年第4期,第8页。

[19]参见袁殊《屐痕重印江南路——南游杂记》,载《袁殊文集》编辑组《袁殊文集》,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476页。

[20]参见毛剑杰《十里洋场的犹太印记》(上),《新民晚报》2012年4月18日。

[21]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匡互生与立达学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刘晨《立达学园史论》,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

[22]萧同兹(1895.11.4—1973.11.11),原名异,字同兹,号涵虚,湖南省常宁人。1924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起,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一职,约20年,成为蒋介石统治集团的喉舌。1935年12月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

[23]参见袁殊《屐痕重印江南路——南游杂记》,载《袁殊文集》编辑组《袁殊文集》,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4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