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濒危曲种声腔艺术传承保护研究
- 杨冬梅
- 1019字
- 2022-11-16 20:45:33
二 研究现状
“声腔”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戏曲理论家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之中,记载有:“广韵:……逐一字调平、上、去、入……悉如今之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在此论著中,周氏首次提到“声腔”一词,并以河南等地的“中原之音”为依据,对后世戏曲和曲艺的创作与发展影响至深。河南地方曲种丰富,据《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统计,共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洪山调等50多个本土曲种,声腔各具特色。但除了大调曲子、三弦书、河南坠子等全省性的大曲种外,其他诸如灵宝道情、扬高戏、洪山调、锣鼓书、迷胡书、王屋琴书、永城大铙、永城清音、莺歌柳、颍河大鼓、固始灶书等曲种,因语言、习俗、地域等客观因素只在局部地区流传。这些曲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但如今被置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成为濒危曲种。目前,尚在世的老艺人头脑中保存的剧目文本及古老的唱腔也在迅速消亡,人亡曲息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河南濒危曲种的声腔艺术进行抢救性的调查、研究与保护,为今后曲艺的音乐创作及表演留下丰富的音乐资源。
目前,学者对河南地方曲种现状的研究主要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1.多侧重于大曲种的研究,对小曲种的关注不够。据调查,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曲种,如《河南坠子在天津的流变及其成因初探》(曹宏凯)、《洛阳河洛大鼓音乐调查报告》(马春莲)等。而对于莺歌柳、四块瓦、淮调、槐书、灶书、洪山调等小曲种的关注度较低,相关研究也非常贫乏。
2.对濒危曲种的声腔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对濒危曲种的研究多侧重于曲种文本、乐谱的收集与整理、音响及视频的录制等,但对濒危曲种的“声腔”的艺术特征及保护传承研究较少,对其音乐形态和艺术风格的研究也亟待深入。
3.对濒危曲种声腔缺乏综合的梳理和学理分析。当前,大多数研究存在“个体化”现象,即以某一曲种为主展开研究,如《豫南固始灶书〈郭丁香〉研究》(位秀平)、《河南四块瓦艺术的历史变迁》(胡艳妍)等。这些文献的研究虽然相对丰富,但对濒危曲种的声腔还缺乏综合的学理梳理和深层的机理研究。
对河南濒危曲种研究较少的原因,一是濒危曲种种类众多,分布地域较广,需要研究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深入各地,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调查,使田野调查的难度加大。二是各地方言变异较大、民间俗语繁复多变,需要研究人员进行方言学、民俗学的前期准备,这也给河南濒危曲种的整理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