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河南地处中原,是曲艺大省,素有“曲艺之乡”之称。自古以来,南腔北调便在此汇聚,地方曲种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例如,豫东地区的莺歌柳与明末清初中原地区的腿板书有着深厚的渊源,后又吸收了柳子腔而发展成为河南坠子的源头之一;三弦书自清代中期传播至晋中晋西、鲁西南和淮北等地,成为翼城琴书、曲沃琴书、武乡琴书、武乡三弦书等曲种的重要源头之一;清末以后,流布在河南各地的三弦书吸收了其他曲种、戏曲声腔而形成了三弦铰子书(南阳)、仪封三弦(兰考)、洪山调(焦作)等众多小曲种,这些曲种不仅推动了各地民间曲艺的兴起,更成为承载河南民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曲艺面临着传统曲目消失、人才青黄不接、曲艺创作低迷、演出市场萎缩等诸多困境。大部分地区曲种已然岌岌可危,丧失了实际演出的可能性,形势极为严峻。所幸,近年一些学者对部分濒危曲种的起源、曲目、唱词、审美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对濒危曲种声腔的艺术特点及音乐形态研究较少。因此,本著作对濒危曲种的声腔艺术特点展开研究,以此探索曲艺艺术的兴衰演变、发展规律及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本著作针对河南濒危曲种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观众审美需求变化、演出市场变化、表演与创作人才匮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推动河南濒危曲艺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出应用于曲艺创作和表演的措施与途径,重点阐述“政治与艺术”“教化与审美”“娱乐与欣赏”“形似与神似”“共性与特性”“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曲艺创作和表演的定位、策略、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市场化发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地方曲艺的创新发展找到现实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