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前言

“组织行为学”作为各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日益受到管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重视,甚至有取代“管理学”的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内容丰富,涵盖了组织中的各个层次与方面,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超过了管理专业中的其他课程,尤具综合性(理论基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系统性(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角度更加多维与深入)、实践性(学科是从管理实践中建立又在管理过程中发展,与管理操作关系密切)、开放性(不断与时俱进,汲取学界的前沿理论与业界的最新案例;针对复杂多变的组织内外状况,权变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已经公开出版的国内高校组织行为学教材有相当一部分不同程度存在不足:或内容条目庞多而表述过简;或堆砌理论材料,缺乏内在逻辑性;或案例脱离国情实际,阐述简单化;或表达提纲化,分析展开不够。这些现象势必加大阅读理解的难度。而大学专科教材需要突出应用性,试想理论若没弄清何谈应用?另一通病是理论应用与能力训练的指导和设置均强度不够。

作为高职高专层次工商管理系列教材,本书着眼于通俗简明地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内容,采用重点突出与一般概述相结合,对学科重点问题力求讲解清楚,对概述部分点到为止——使读者对学科概念与要点、全貌与展望有一明确的认识,做到基本入门,为学习者进一步研习运用夯实基础,“领进门”之谓也。理论应用与能力训练方面,重在指明思路,稍举样例、辅作提示、提供线索、明确操作程序,力求使学习者在方法论上有初步的领悟与自觉,进而固化为正确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授之渔”之谓也。学科理论方面,在重点介绍的基础上注意汲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前沿发展;案例遴选方面以正面为主,以国内企业为主,力求西方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时代感,“取法乎上”之谓也。

高等教育的内在核心实际上是结合所学专业对学生进行高级思维训练。作为刚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管理专业的学生,知识诚可贵,思路更重要。一切能力(素质)中,思维能力是根本,应该强化提高思维能力的自觉性!而人的素质之王者是思想素质,其要件有二:一是人格,包括独立与伦理;二是“创新”,包含自由与立异(注意本书导论的展开阐述)。坚持系统的思考、坚守伦理的底线,是阅读本书应该时刻铭记的。

对读者而言,仅靠本书陈述对于深入研究组织行为学是不够的。为此,书后提供了最低限度读书篇目和一些重点网站,以备不时之需;同样,仅靠本书训练对于提高相应能力也是不够的,读者如能依照本书介绍的思路与程序,加大实践的强度,自我训练、提高自我,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所在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改变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量的积累必将导致能力质的提升!

本书内容具有普遍意义,对所有的读者会有用。理由是任何规律上升到哲学高度都是一样的;管理学百分之九十五的内容对所有行业都是一样的,只有百分之五的内容有专指性;另外,组织行为学的核心主题是“人”,为人成事的基本技能是人际关系技能,“组织”亦是人的行事形式,荀子云:“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的力气比不上牛,跑起来比不上马,而牛和马却被人所驱使,为什么呢?答案是:人类能够自觉抱团互助成群体,动物却是不能够的。)这又是所有读者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比如本书强调的团队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生死关头我们相互支撑”,对所有人的心灵都会有所触动。

这次修订,全书的基本框架没变,在保持初版的脚踏中国实际且信息量大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内容的逻辑性和表达的鲜明性上继续做了努力,并同步了业界前沿最新动态与一些热点内容,以保持全书的时代感;全书各章的引例和章后案例及“资料链接”第二版修订时曾做了较大调整与更新,以展现组织行为学源于生活、贴近实践的开放性,本次修订只做了局部改动,调换了个别案例。如第五章新加案例“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你给员工吃肉,将迎来一群狼!”,展现了于东来与员工分享财富“安心操心”的领导模式,也涉及了国内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不佳的根本症结所在:“君(国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诚如斯言!若说员工不敬业,其原因很可能是雇主最不敬业。值得深思。同时也感慨中国古代典籍实在博大精深,很多民主性精华和超前性智慧等待着组织行为学去深入开掘。

案例应该是工商管理教程的半壁江山。如果说理论是灰色的,那鲜活的案例可以使她生命之树保持常青。本书已经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了案例的信息量,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材的应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全书所有的案例与资料链接并非只是针对所在章节要点,在学习其他章节时也可用来思考和比对;除了对正文的补充与支撑之外,笔者的良苦用心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向成功者学习”的榜样和线索。仔细阅读、浸淫其中,如同与成功者一起体味历练的艰辛与挫折、同享成功的豁然与快感。人的一生所得经验、本领,95%甚至更多都来自间接经验,古人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者,借助也,人不可能事事亲为,要学会使用案例这种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种“自我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讲,案例也是操作性的示范,在从业思考与管理实践中可做参考,其中的具体操作手法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还有一点,就是本书无论理论与案例,内容上均可能出现些许相互抵牾,这并非疏忽,而正体现了组织行为学的题中应有之意,现实世界是复杂的,途径是多样的,相关内容可参看本书第1章第3节。本书每章的管理技能实训,务请引起重视。比如第4章结尾的“管理技能实训”提供的哈佛大学教授Nicholas Christakis对人际关系的最新认识——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与善良相关联的,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及潜在影响,解释了人以群分的真实意义,不同亲疏关系与人生、状态、际遇的关系。这需要学习者观看视频,概括出内容要点,进行思考与讨论,最后成文,走一个完整的自学过程。期待对读者开阔视野、举一反三、提高概念技能与动手能力有所帮助。“概念技能”是高级经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实际是一种战略思考及执行的能力。其重要性在于管理者可能在技术能力和人际技能方面都很出色,但若不能理性地加工和解释信息,他照样会失败。详见第1章第2节。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曾对中国大学生说过:“希望寄托在你们年轻人的身上——寄托在脚踏实地的、有思想的、经过训练的年轻人身上。”在这里转赠读者。特别敬请注意的是他话中提到的“脚踏实地”“有思想”“经过训练”,即能够被寄予“希望”者的缺一不可的三个必备条件。

本书编写过程中,借鉴了海内外大家著作,限于篇幅未在文内一一注明,仅在书后“主要参考文献”一并列出。如有不周,恭请海涵!另外,本书力求结合现实倡导应用,本意是引发思考、提升思维,所列案例评述提示均非终极答案,如有不妥,敬请雅正。

顾培忠 谨识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