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
- 作个闲人:苏东坡的治愈主义
- 费勇
- 2882字
- 2022-09-30 09:24:18
苏东坡66年的一生中,先后在眉州(今四川眉山)、汴京(今河南开封)、凤翔、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黄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十余个地方生活过。除了在故乡眉州生活的二十年之外,苏东坡分别在杭州、汴京居住过两次,其他地方很少居住超过四年,说苏东坡一生都在漂泊之中,一点也不夸张。
他年轻时的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成了他人生的写照。漂泊之中,他抒写了羁旅天涯的动荡不安,也写了动荡不安中的单调重复,更写出了一个想要家的人,却始终身不由己、无法安家的那种痛苦。就像当今的许多人,想要有一个家,却始终无法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一样。苏东坡不仅细腻地表达了这些痛苦,更写出了当这种痛苦侵扰时,如何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心态来化解这些痛苦,成就了一种“处处无家处处家”的生活境界。
苏东坡于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今四川眉山)。他是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也可以说是农家子弟,而且是偏远地区的小镇青年或农家子弟。他的原籍在河北栾城,但苏家在眉州已经延续了好几代。唐朝时期,有一个叫苏味道的人,到眉州做刺史,在他去世后,他的一个儿子留在了眉州,这个人就是苏家的曾祖。苏家在眉州有田地,也经商,是地方上有一定名望的家族,但一直淡泊名利、勤俭节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但到了苏东坡的父辈,平淡的日子发生了变化,苏家子弟有了想出去的念头。就像我们今天一样,一旦我们想要离开家乡去上大学或工作,甚至想出国去留学、移民,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脱离了原来的轨道,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路。苏东坡的伯父苏涣,在1024年考上了进士,是苏家第一个走出眉州的人,当时在整个蜀地都很轰动,也带动了蜀地的年轻人考科举的热情。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25岁的时候,也决定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虽然科考不是很顺利,但他想要离开眉州的决心一直很坚决。他在一首诗里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蜀地虽然富裕,过过小日子还可以,但是,后代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变得粗鄙愚昧;而河南嵩山一带山清水秀,人文气息浓厚,又是政治中心,是定居的好地方。因为自己科考不顺利,年龄也大了,苏洵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苏东坡青年时代也有想要离开家乡的意愿。彼时,他有一个朋友要去京城,他写了一首诗为这位朋友送行。诗里勉励他的朋友,生活需要广阔的天地,首先就是要走出去。他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山间石溪里的鲤鱼,偶然遇上赤日沸水的天气,而溪流里全部是密密麻麻的石头,找不到可以钻的隙缝,就会陷于窘迫,如涸辙之鲋。所以,一定要跃出小溪,去大江大海,不要做浮沉浅水的群蛙。
1056年3月,苏洵带着苏东坡和苏辙,前往汴京参加开封府试。这是苏东坡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他走出蜀地,开始了士大夫生涯的第一步。苏东坡和父亲、弟弟三个人从蜀地一路奔赴京城,走了两个多月,快到河南渑池的时候,骑的两匹马死掉了,只好换骑一头瘸了腿的驴子。当时奉闲法师在附近一座寺庙当住持,热情接待了他们。苏东坡兄弟在庙里的墙壁上题了诗。第一次离开家乡,旅途中发生的事,会成为一种难忘的记忆。
到了京城以后,他们首先参加了开封府试,均名列前茅。尤其是1057年,欧阳修主持的礼部考试,苏家两兄弟同科进士及第,一时之间名扬天下。苏东坡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欧阳修的欣赏,一时之间使其进入了权力和文化的核心圈子。1061年,苏东坡、苏辙兄弟二人参加了制科考试,苏东坡写了《进策》《进论》各二十五篇,最终,苏东坡被取为第三等。制科分五等,第一、二等为虚设,实际上第三等为最高等。苏东坡是北宋有制科考试以来第二个被取为第三等的考生,苏辙入第四等。
1061年,朝廷任命苏东坡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开始。1061年11月,苏东坡去凤翔任职。苏辙为他送行,一直送到郑州。苏东坡继续往前走,又到了渑池,就是四年前他们经过的地方。那个寺庙还在,但奉闲法师已经去世了,遗体葬在寺庙后院的一座塔里面。而四年前他们在墙壁上题的诗,已经看不见了。
到凤翔后,苏东坡收到弟弟寄来的一首诗《怀渑池寄子瞻兄》,马上就和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第一句就出手不凡。“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的一生总是四处漂泊到底像什么呢?苏东坡当时20岁出头,只是在眉州和汴京之间有过两次来回,第一次是1056年经过渑池那一次,第二次是1058年母亲去世回眉州奔丧,然后在1060年回到汴京。就是这两次来回,苏东坡却敏锐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漂泊,好像总是在走来走去。
人的漂泊像什么呢?他创造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比喻,“应似飞鸿踏雪泥”,就像飞翔的鸟儿刚踏在雪泥上,然后又飞走了。这是年轻的苏东坡对于人生的第一次描述。鸿,是一种鸟,在季节的流转里飞来飞去。诗经里有一首诗叫《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翩翩飞在空中,扇动着翅膀嗖嗖地发出响声。《易经》里有一句话:“鸿渐于干。”按次序逐步往前走,后来比喻进入仕途。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鸟儿偶然停留在雪地上,会留下痕迹,然后又飞走了,不知道是往东还是往西。人也是一样,偶然来到了这个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马上又要离开,不知道会去哪里。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老僧,老和尚,就是奉闲法师已经去世了,塔还是新的,说明去世不久。墙壁不知道什么原因坏掉了,以前题写的诗歌也看不到了。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还记得那次艰难的旅途吗?道路崎岖,人很困乏,跛脚的驴子发出嘶鸣。
首联和颔联写出对于人生的感触,颈联和尾联写出重游旧地的心理感受。好像有点悲观,但细细品味,又暗藏着一丝温暖与豪迈。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因为“飞鸿踏雪泥”这个比喻很特别。我们经常用梦来比喻人生,也会用驿站来比喻人生。苏东坡后来的诗词里用过这样的比喻,比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如逆旅”等。梦的比喻,给人更多的是虚幻感;驿站的比喻,给人更多的是过客感。飞鸿踏雪泥,是一系列动作,虽然也有虚幻感和过客感,但是又有鸟儿飞翔的动作,还有留下痕迹的意象,冲淡了感伤和悲观。
人生的一切努力,一切追索,都浓缩在“飞鸿踏雪泥”这样一个姿态里了。
其次,在最后的问句里,苏东坡说,还记不记得从前我们一起走过的崎岖的漫长道路?还记得一路上的艰辛吗?虽然是一个问句,但充满了肯定的意蕴。人生像飞鸿踏雪泥,留下的痕迹都会消失。虽然人生的旅途非常艰难,但是,这一切都成了我们兄弟共同的回忆。我们共同的记忆,消解了人生的艰难。
年轻的苏东坡在他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在他被认为是少年得志的时候,却体会到了人生的虚无感和漂泊感,好像预示了他一生的经历:一直无法安顿下来,一直在漂泊。同时,他又以飞鸟的形象,暗暗传递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并且以记忆以及兄弟之情治愈了这种虚无,流露出一丝温暖。
这首诗的微妙之处在于,既有对于前途的感伤,但感伤里又隐隐地有一种豪迈;既有时间的风霜,让人感到寒冷,但寒冷里又有亲情的温暖。悲观和乐观,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苏东坡式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