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簧类乐器——笙

图1.20 笙(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品)

笙是中华民族发明的乐器,作为人类较早的靠气体吹动簧片发声的乐器,被某些音乐学家视为当今的风琴、手风琴,甚至管风琴这些簧类乐器的前身,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过启发或推动的作用。

《礼记·明堂位》中说“女娲氏之笙簧”,可知其早。笙又因参差排列的发音管很像凤凰并拢的翅膀,故又有“凤笙”之名。“笙”字、“簧”字皆从竹,可知最早的簧片系竹制,而“笙”音“生”,故《说文解字》中说笙是“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在《诗经》的时代,笙已是汉民族普遍使用的乐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勾画了先秦时中原地区笙类乐器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笙由笙斗、笙管、簧片组成,簧片是发音的关键,因为空气通过人的吹奏震动簧片;笙管起到共鸣的作用;笙斗最初用葫芦制作,所以笙在中国古代的“八音”里,被列在“匏”(葫芦的一种)属,唐朝改为木斗,后世多用铜斗。古时笙有19簧、17簧、13簧等多种,明清之后,多流行13簧和14簧,簧片早已改为铜质。根据流行地域和用途的不同,笙有方、圆两种形制,也有大小的不同。在几乎所有的民间器乐里,笙都是重要的乐器,起着类似西洋管弦乐队里圆号及木管乐器的作用,它是重要的中声部,作用是烘托高声部、连接高低声部并填补音响空隙。

芦笙也称葫芦笙,自唐朝便有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记载,是我国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最常用的乐器。芦笙制作较为简单,以葫芦为笙斗,上横插一长管为吹口,竖插四至八根不等的笙管,笙管靠近笙斗处开有按音孔,管内用蜡固定有竹制或铜制簧片。因为乐器的制作材料是西南地区到处可见的竹子,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术也相对简单,故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乐器”,广泛流行于云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芦笙是苗族、瑶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黎族、怒族、普米族、纳西族等群众最喜爱且最常用的乐器,浸透在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之中。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几乎所有的节日和民俗活动、群众活动都是歌舞的海洋,而芦笙作为歌舞的伴奏乐器,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就像片片白帆一样漂浮在歌舞海洋的滚滚波涛之上。在苗族的“芦笙节”中,各地群众成群结队“踩芦笙”,踏歌吹笙,漫山遍野,盛况空前,蔚然壮观。

图1.21 瑶族八管芦笙和苗族七管芦笙(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