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集邮文献史(1872-1949)
- 朱勇坤
- 1211字
- 2024-11-01 22:27:16
一、陈志川的生平与邮商经历
陈志川(1916—1977),浙江绍兴人,生于杭州。名森,笔名肖尘、司马驿、驿斋。毕业于浙江财务专门学校,早年供职于商业银行,后经营和丰米厂。
陈氏“专集国邮新票,有当其意者,不惜重金,必获之而后快”。他对“1878年之海关一次大龙票,1897年之红印花暂作票,搜藏尤力”,并且“能进而研,研而有得,得而著文以扬之”。[208]
同时代邮学名家中他年龄最小,但因邮识卓著竟被“同道同好之人,往往尊称他为‘志老’”。[209]
1931年,陈氏加入设在杭州的“新光邮票研究会”。1937年,杭州沦陷,陈氏避居于上海的法租界内,与同样从杭州来到上海的张包子俊恢复了联系,并成为在上海复会的“新光”永久会员。1939年,他被推选为新光邮票会理事,此后多次当选。1940年,陈氏加入周今觉等人创办的中华邮票会,成为该会第465号会员,同年4月被加聘为该会董事。1941年5月加入甲戌会。1942年起任新光会理事及主席理事,两度担任会刊主编。
陈志川
为了研究邮学和收集文献,陈志川卖掉了多年心血组编的大龙票邮集 甚至卖掉了自用的一辆1937年生产的顺风牌6缸小汽车。
陈志川与周今觉在在1948年上海邮展上。(录自《新光邮票杂志》邮展纪念特刊15卷3期)
陈志川在1948年上海邮展上与时任上海邮局负责人留影。(录自《新光邮票杂志》邮展纪念特刊15卷3期)
于右仼为《国粹邮刊》题词。(录自陈志川:国粹旧梦重温记)
1940年7月,陈氏在上海霞飞路(淮海中路)开设国粹邮票公司,专营华邮。1945年2月间停业。同时改组成立国粹邮学研究出版社,致力于邮学研究。
陈氏业邮,实非所愿,“其业邮大半基于兴趣,业务支出但求争光国际,不计盈亏若何”。[210]他自道“在无可奈何之情形下,从集邮家而更流为邮商,拆卖了我的邮集以作职业之经营”。是“为心爱国邮而做邮商”,“期以提高国人经营邮商之新精神,引起社会对邮商之新认识”。但又表示“朝夕希望于脱离邮商”,甚至把从事邮商看作是“泥足自陷愈深不能自拔”。厌恶业邮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业邮不得已售出了不少华邮珍品,为此他自述“至今追悔不胜遗憾”。(陈志川:自白/《国粹邮刊》15期)
万寿加大字短距九分作一角倒盖实寄封是一件国邮大珍品,曾历由英、德集邮家和美国邮商等西方邮人收藏。陈氏巨资购入后因来之不易而欣喜异常,他说“得获此国邮大珍品,回归国人之手,并得睹此珍品丰采,衷心快乐了数日”,但他“同时我亦就此感触丛生,喜的是我幸获珍品,哀的是我做了邮商,此封不知我可能保藏多少时日?”因为身为邮商的他不得不要为生计而考虑出货,如“深藏不出,非但不成其为邮商,同时亦有倾囊资金呆滞的危险,”所以,陈氏为业邮处于痛苦状态中,多次撰文述说此事。并借古人诗词直抒珍邮失去的郁闷心情。慨叹“国邮古票珍品,昔年早已多数外流,奇珍瑰宝流落于异邦碧眼儿邮商手中者,不知凡几,实我国邮界之奇耻”,呼吁“深望国人邮商,团结以起,奋力以赴,既谋公正服务于国人同好,而藉维护国人经营国邮利权之不外溢”。(萧尘:集邮家与邮商/《国粹邮刊》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