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醉美的古诗词里重逢
- 吴礼明
- 1237字
- 2022-08-11 11:25:12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歌》属乐府吴声曲辞,有春夏秋冬“四时歌”。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一组新词,这是他创作的“夏歌”。
起首两句颇为震撼,大场面,宽镜头,满湖荷箭正在次第开蕾。真是一时花开,何等壮盛!本来柔媚的娇植,风情婉转的物儿,一转眼间,美学的风格大变,所以令人错愕、惊叹,由此让人心头自然涌起一股股庄严感。
然后,第三句,万花丛中蓦地显出一飘然的西施,何等的圣洁,何等的婀娜,仿佛是古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诞生了。清水出芙蓉,冉冉物华生也。此种惊艳的场景,一下子攫住了观众的心和眼。猜猜看,西施是白莲抑或红莲?红色固然醒目、热烈,但缺少了莹澈如玉和圣洁如雪的特质。如果以艺术的呈现,定当是一袭白莲为基,以至越靠近中心,色越显白。而湖中心,西施犹如一朵独一无二的白莲,莹洁玉定如水晶,衣袂随风飘舞,莫能名状。
再看,第四句“人看隘若耶”,可谓人潮涌动,挤满了若耶溪。一“隘”字生动传神,将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争看女神西施的喧闹场景,做了一个富有动感的显示。这是场景的瞬时切换,由湖心而至于溪边。但盛大的场景没变,簇拥的视觉也没有变,中心人物自然还是那一个。这前四句,有三句渲染烘托,第三句是交代,但人物的形质和气场则和盘托出,令人印象深刻。
李白此诗,完全合乎现代镜头美学。由远而近,再渐而由近推远。镜头反复推移,极尽渲染之能事。确实,千秋一丽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何况不久的将来还要靠她去搅动天下风云,改变局势,灭人种国,强行争霸呢。没有这大面积的形容和夸张,怎么表现一个旷世女人的神采和气场呢?至于诗作的结尾,是自然的结论,也是另一个想象平台的起点。不是日暮乘舟、戴月而归,而是直去王家、平步青云。她既已吸睛无数,举国狂欢,那么,她就不再是那个浣纱溪边一普普通通靠双手漂洗的女子,而是一步登天、凡尘不再之人了。
最后两句,轻描淡写,举重若轻,显得平静,不动声色。但越是如此,则令人想象的余地越多。为什么偏偏是她?为什么此时被朝廷选中?是为越王的选美与享受,还是要担当重任,为国远行?而一个浣纱女子的绝世传奇,又为后面多少女子命运的改变提供什么经验与帮助呢?这些都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以此为夏歌,正切时令热烈的特征。
关于此诗,后世有人却认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此论甚怪。这就不能怪李白而是发论者的不解与自误太多了。
当然,又有多少凡间的女人能够一朝飞升呢?在西施炽热的面相上,是有多少女人共同筑成了辛劳、寂寞、哀愁而黯淡的背景板呢!又有多少人能有西施的幸运呢?相传晋有女子名子夜者,曾创作一首莲歌:“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记写采莲事,晚上露宿野外,仍然要乘着月光去采莲,不可谓不辛苦了。
以此衡量,谪仙的诗似乎是别有托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