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 (意)蒙台梭利
- 5086字
- 2022-07-26 10:37:06
第2章 通过观察获得的方法
一定要让儿童的心里有了准备,才能真正服从。为了让儿童的心灵自由舒展,我们要给他们“准备好的环境”。
在我的早期教育实验中,最先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的是儿童的“书写爆发期”现象,这种爆发不单单指儿童的书写能力,更代表了他们内在的潜能。
一座火山,稳稳地伫立在那里,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然而在火山的内部,炙热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滚动着,终有一天,这些岩浆和火焰会穿过地表喷涌而出。
当火山爆发时,火焰、烟硝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物质会从地心喷涌到地表。通过研究火山喷发出来的东西,人们了解了地球的内在成分。儿童身上出现的“爆发”现象,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中没有诸多限制性的因素,那么他们的潜能就会真正地爆发出来。贫穷、无知,没有老师、课本以及各种教条,生活背景几乎是一片空白……就因为一无所有,儿童才能够自由地展现天性。
在儿童之家,没有什么束缚儿童潜能的障碍,也没有人知道什么会束缚儿童的潜能。
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儿童的爆发期不是由某种教育法而引发的。因为当时,并不存在所谓的“方法”,后来随着心理学的研究、追踪,我们才创立了方法。
儿童的爆发期是他们内在潜能被激发的结果。在一些报纸上,将儿童的爆发期现象称为“人类心灵的新发现”。
我们观察到的各种事实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事实是,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靠自己的心智吸收知识,并且会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吸收知识。
第二类事实是,应尽早开始发展儿童的个性。但一些资深的教育家却持有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教育不能太早进行,在他们的观念里,儿童的性格或个性是成人教育出来的。
实际的情况是,3—6岁是儿童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每个人都会依照自己的天性形成独特的性格。
如果儿童在0—3岁时从环境中吸收了很多东西,等到他们3—6岁时,就能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正在想的事。
对于吸收获得的每一样东西,儿童都会在头脑里将它们进行分析整合。儿童之所以进入书写爆发期,是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学会了用口头语言说话。
到了5—6岁时,儿童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而4岁左右是书写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书写会让儿童兴奋;但到了8—9岁,儿童对书写的热情就降低了。
在书写爆发期,儿童能自如地运用书写器官,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有过准备,也被称为“间接准备”,“间接准备”是我们教育法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对某些器官的使用,当新生命尚处于胚胎期时就做了“间接准备”。在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之前,身体不会向它们发出使用指令。
想要让儿童付出,只靠模仿或强迫是没有用的。一定要让儿童的心里有了准备,才能真正服从。为了让儿童的心灵自由舒展,我们要给他们“准备好的环境”。
当儿童很小的时候,他们会依次学习声音、音节,然后是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介词等,由此可见,他们语言方面的发展似乎是按照文法顺序进行的。
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时期,要按照文法顺序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我们要在儿童3岁或是更早的阶段,就教他们学习文法。
在一般人的眼里,这种做法不切实际,甚至很荒谬。实际情况是,幼儿或者说年龄小一点儿的儿童,对于文法学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热情;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这方面的兴趣却不怎么高昂。
老师们发现,儿童之家的孩子对于学习词汇很有兴趣,而且书写能力也很强,他们能很快地记住单词并拼写出来。不过,儿童之家里的老师大都教育水平有限,当这些老师的词库用尽之后,孩子们会跑来找我,希望我能教他们更多的单词。
我也做过一些尝试,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学习更难的专业术语,例如多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名词或其他同等难度的单词,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很轻松地就掌握了这些术语。
在那之后,我又教了更多学科的术语,如科学实验器材(温度计、气压计等)和植物学(花瓣、花托、雄蕊、雌蕊等)等方面的。这些儿童依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并希望能学会更多。
可见,处于3—6岁阶段的儿童,不论他们面对多么复杂、冗长的词汇,也不论这些词汇是哪方面的——动物学、地理学还是其他学科,都拥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给老师带来了困难,因为老师并不会所有学科的术语,其中有些名词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他们也很难记住这些词语的含义。
在儿童的脑海里,他们对于眼前实物的想象已经远远超越了实物本身。比如,当儿童玩游戏时,他们会把眼前的桌子看作房子,把椅子看作马,还会幻想出美妙的仙女和神奇的仙境。如果他们面对着地球仪,甚至能想象出世界的景象。
有一次,一群6岁左右的儿童围着一个地球仪,他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一个4岁的儿童上前一步,说:“我看到了,这就是世界吧?我的叔叔说他环绕过世界三次,我现在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
这些儿童知道,眼前的地球仪只是模型,是真实世界的缩小版,真正的世界是很大的。
旁边还有一个不到5岁的儿童,他也想凑上前去,近距离地观察地球仪是什么样子的。
当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讨论时,这个5岁的孩子趁机问了一句:“请问哪里是法国呢?”大孩子就会在地球仪上指出法国的位置。
5岁的孩子继续问:“荷兰在哪里呢?”大孩子们又在地球仪上指出了荷兰的位置。接着,5岁的孩子看了看地球仪,指着上面的一块蓝色区域,问道:“这是海吗?我的爸爸每年都去美国两次,他住在纽约。每次爸爸出发之后,妈妈就会告诉我:‘你的爸爸现在正在海上。’过了几天,妈妈会说:‘你爸爸到纽约啦。’再过几天,妈妈又会说:‘爸爸到了海上。我妈妈还跟我说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和爸爸在鹿特丹相聚了。’”
这个5岁的孩子之前已经听父母说起过美国,现在,他在地球仪上发现了美国,他因此而感到很开心。这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内在心智地图上找到了一个已知事物的新定位点。这个孩子先是从妈妈那里学习、收集词汇,现在他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词汇拼凑起来,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心智地图。
当前,很多6岁以下的儿童将想象力耗费在玩具游戏和幻想故事上,事实上,我们可以让儿童把精力更多地投入现实中,让他们从真实存在的事物出发,去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幼儿常常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想一探究竟。儿童的这种表现是求知欲的一种体现,成人不能忽视或者表示反感,而是应该将其看作一件有趣、有价值的事。
作为成人,我们还要注意,不要用太长、太复杂的话语去回答儿童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不喜欢这样,他们更喜欢简单的答案。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用实物来对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我们要了解孩子在前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做好准备,抛弃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待3—6岁的孩子,我们的态度应该更加灵活一些。
值得庆幸的是,相比从老师和父母这里学到的知识,周围环境能让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避免了他们受到成人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我们只需要陪伴儿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可以了。
怎么培养儿童的性格,并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性格是没有办法教授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儿童形成自己性格的过程中给予协助。
6岁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此时的儿童在内在本性的驱使下,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性格不是靠外在的教育或压力而形成的。
0—3岁非常重要,这个时期发生的很多事情,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显露出一部分性格特点。在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是否有什么因素压抑了他的天性。
假如一个儿童在被孕育的过程中、出生时以及出生后都受到了科学的照顾,那么当他从婴儿成长到3岁后,必然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不过,这种情况十分理想化,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有很多无法避免的障碍会影响儿童的发展。
尽管后天的一些因素会导致儿童的性格出现缺陷,但是其程度往往不及胚胎期,而孕育过程中的影响比胚胎期更大。
如果一个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性格缺陷,那么可以在3—6岁时调试与修正。但是如果这种缺陷是在出生时或更早时候就形成的,矫正起来就有难度了。
对于一些官能性的疾病,如痴呆、癫痫、瘫痪等,我们往往束手无策。但如果儿童在6岁前出现了非官能性的问题,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而且如果对于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置之不理,它们就会一直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在一个6岁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他的身上会表现出很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性格特性。
如果儿童在3—6岁的成长期受到了疏忽,进而会影响7—12岁时的道德发展,出现很多问题:他的智力发展可能会低于正常水平,可能会有道德缺陷,学习能力低下……以往的打击或者伤害会在他的心灵中留下印记,使他的内心满是伤痕。
我们详细记录了儿童之家里每一个孩子的生理状况,并且也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其他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根据这些调查数据,我们会对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我们会在问卷中设置这些问题:是否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孩子出生时父母的年龄、母亲怀孕后是否遇到过问题(如意外、创伤等)、生产过程是否顺利等。
设置这些问题不仅是为了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也是为了掌握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受到过伤害,例如父母、保姆等人的态度是严厉还是和善,儿童是否受过惊吓等。
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让父母填写这些问卷。这是因为送到儿童之家的孩子,大多性格怪异、顽皮。这样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需要仔细调查,才能更好地掌握孩子们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如果儿童的行为出现偏差后,我们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儿童的性格也会出现偏差。
出现偏差行为的儿童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儿童不容易屈服,常常与人敌对,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他们会经常发脾气、大喊大叫,喜欢搞破坏或者戏弄别人,也具有很强的占有欲,甚至会虐待小动物;另一类儿童则容易屈服于权威,性格比较懦弱,他们往往是被动、消极且极度依赖他人的,说话、做事很慢,稍不如意就会采取哭闹的方式以求达到目的,有一些会有撒谎、偷窃等坏毛病。
第二类儿童还会出现身体上的问题或疾病,如厌食或者贪食、怕黑、爱做噩梦等。他们之所以出现这些身体上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心理上出了问题。我们要将这些问题与纯粹的生理疾病区别开来。
如果儿童出现了这些问题,特别是症状十分激烈的时候,会被父母视为烫手的山芋。自认为不幸的父母为了摆脱麻烦,就会把孩子送进托儿所或者幼儿园。
有的父母会为了管教出现问题的孩子而采取打骂的方式或者是不让吃饭的惩罚。这样的儿童即使父母健在,也和孤儿没什么两样。而且面对父母如此严厉的管教,孩子会采取更消极的态度或行为进行抵抗。
有时候,孩子出现了退缩的行为,父母反而会错误地理解为他们变乖了、很听话,因而更乐于任他们自由发展。如果孩子出现黏腻的行为,例如总是缠着父母或者父母不陪在旁边就不睡觉,父母也会误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太爱他们了。
但是过不了多久,父母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走路、说话等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晚于其他孩子,还有可能表现出胆小、厌食等情绪或者行为,或是时刻需要妈妈的关心和爱抚。
当发现孩子的这些症状后,父母会认为是孩子太敏感了,宽慰自己这样的孩子有成为诗人或圣贤的潜质。但现实很快会让他们知道,如果孩子表现出了这些症状,其实是因为身体或者心理出现了问题,有时甚至需要医生的介入才能解决。
儿童之家建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送到这里的儿童,身上的类似症状很快会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原因就是儿童之家的环境适合儿童的成长。这些儿童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发地做自己的实验(我们称为“工作”),以滋养他们贫瘠的心灵。
一旦儿童的兴趣被激发之后,他们就会反复练习,一遍又一遍,丝毫不觉得厌倦和疲惫。当他们集中精力做完一件工作后,很快就会再去做下一个。
这里的儿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们身上那些消极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之前被动的、顽皮的儿童会转而变成主动的、乐于助人的人。
由此可见,有些消极的性格是因为受到了不合适的环境的影响,并不是儿童的本性。
对待有问题的儿童,无论是采取顺从或严厉的管教态度,还是用药物治疗,都没有太大的作用,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帮助和指导。对待顽皮、爱惹麻烦的儿童,我们既不能大动肝火、感情用事,也不能在语言上伤害他们,例如称他们为“白痴”等。更合适的做法是,让孩子做感兴趣的工作,并且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工作。
人是智慧生物,对心灵食物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食物的需求。人不像动物,人要根据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建构自己的行为,进而建构自己心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