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英格兰银行简史

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是世界著名的中央银行,该行成立于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该行并非成立之初就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而是随着英国经济的增长和金融危机的出现,才开始发挥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作用,其中央银行功能日渐突出。该行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央银行制度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曲折历程。

1.1.1 英格兰银行成立的背景

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与当时英法两国的战争密不可分。1688年,英法两国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爆发了战争。在这之前,英国议会于1688年废黜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1月国王威廉三世和王后玛丽二世(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和女儿)在接受《权利法案》的前提下继位,该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任何赋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等。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英国由此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当战争进行到1694年时,英国王室的财力已经陷入枯竭的窘境。如何解决军费问题呢?1691年,苏格兰人威廉·皮特森(William Peterson)曾经提出借给王室120万英镑以换取包括银行券发行权在内的融资方案,但是英国政府没有接受该方案。1694年,他再次向政府提出以下融资方案:以7%的年利率向政府提供200万英镑资金,作为回报,向政府提供融资的认购者可以获准组建银行,并发行银行券。依据《财政筹款特别法案》(The Ways and Means Act),在英国财政大臣查尔斯·孟塔古(Charles Montagu)的支持下,1694年7月27日,英国议会上院以43票对31票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获得的皇家特许状包括:允许英格兰银行突破当时的法律规定,可以不受人数的限制成立一家资本雄厚的股份公司,独享政府存款的管理权(即为英国政府财政收支提供服务),以及享有银行券[1](其规模不超过资本金)发行权,前提是英格兰银行借给英国政府120万英镑,年利率为8%,以解政府军费支出的燃眉之急。除了利息收入之外,英格兰银行每年还可以获得政府支付的4 000英镑管理费。当时,伦敦城[2]1 208位股东(包括当时国王威廉三世和王后玛丽二世)只用12天就集齐了英格兰银行成立所需的120万英镑。1694年8月1日,英格兰银行正式营业,当时只有17名职员和2名门房,营业地点设在伦敦齐普赛街(Cheapside)的摩斯大楼(Mercers' Hall)。其章程明确宣布,该行的宗旨是“促进广大公众的利益”。不过,英格兰银行获得的皇家特许状有时间限制,即在12年之后的1706年,一旦英国王室归还全部贷款,皇家特许状就会被收回。但由于在成立后的半年时间内英国政府就花光了这笔钱,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状得以延续。在1742年、1764年和1781年,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状又得到多次延续。182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准许成立其他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但必须距伦敦65英里[3]之外,以有别于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1833年,英国议会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为无限法偿货币,这为英格兰银行在成为英国中央银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后,真正管理英格兰银行的人是伦敦金融城中的著名商人约翰·霍布伦爵士(Sir John Houblon,1632—1712),他后来担任了英格兰银行的首任行长。1994年,在英格兰银行成立300周年之际,50英镑面额的纸币上就印有他的头像和寓所。该寓所位于伦敦金融城的针线街上,也就是现在英格兰银行的位置。这种50英镑面额的纸币自2014年4月30日起退出流通,不再具有法偿货币的地位。

1.1.2 1797年英格兰银行暂停银行券兑换黄金与“金块论争”

1734年,英格兰银行搬迁至伦敦金融城的针线街。在60多年后,英格兰银行获得了一个绰号——“针线街的老妇人”。为什么会有这个绰号呢?1797年5月,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发表了一幅政治讽刺漫画(见图1-1)。在针线街英格兰银行的圆形大厅里,银行工作人员正坐在柜台后面忙碌。一位身材消瘦、满脸雀斑、鼻子又长又尖的男子一边强吻一位丑陋粗鄙的老妇人,一边伸手去掏老妇人口袋里的金币。慌乱之间,不少金币还掉在了地上。老妇人身着面额为1英镑和2英镑的银行券做成的裙子,坐在锁了两把大锁的钱箱子上面,钱箱里装有英格兰银行的金币。男子脚边的地上有份文件,上面有“贷款”(LOANS)的字样。抓狂的老妇人喊道:“有人耍流氓啦!有人要强暴啊!有人要谋杀我啊!我的一世清白都被你毁了……”漫画的下面写着:“政治强奸——针线街的老妇人处于危险之中”。

013-01

图1-1 漫画:“针线街的老妇人”

漫画中的老妇人暗指英格兰银行,那位男子暗指当时的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贷款文件暗指英格兰银行与英国政府的贷款协议。发生的背景是,由于向与法国交战的英国政府提供贷款,英格兰银行不得不在1797年暂停银行券兑换黄金。作者讽刺英格兰银行与英国政府同流合污,其结果是通货膨胀,民怨沸腾。该漫画发表之后,英格兰银行从此就有了一个绰号——“针线街的老妇人”。至今,读者还可以在英格兰银行网站上看到这幅漫画。不过,英格兰银行对此却有另一番解释:作为金融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和银行体系的最后贷款人,“老妇人”这一绰号代表着“谨慎、安全和顾家”。

漫画中暗指的小威廉·皮特(1759—1806)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他在1783年第一次成为大英帝国的首相,年仅24岁。他如此年轻就位高权重,在英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先后在1783~1801年及1804~1806年两次组阁。在他执政期间,大英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英国与欧洲诸国的战争、1776年美国独立后两国存在的各种隐患关系、加拿大行政权的分割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干涉法国革命成为欧洲大陆封建王室的共同目标。英国希望充当阻止法国革命在欧洲蔓延的保护神,从1792年至1815年,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先后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然而,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已经令英国元气大伤,国库空虚,财力不足。最后,皮特首相说服了英国议会和英国国王,派遣英军赴欧洲大陆作战。从1793年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开始,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急剧增加,除税收之外,英国政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向英格兰银行借款,总额达1 000万英镑。自1694年成立以来,英格兰银行对政府的贷款余额不过1 100万英镑,皮特首相上任之后的3年内,英格兰银行对政府的新增贷款就相当于在此之前英格兰银行对政府的贷款总规模。英格兰银行信用膨胀的结果是,其无法保证英镑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承诺,通胀加剧。

1797年,法国对英国宣战。2月21日,伦敦开始传言,有一艘法国军舰将在英国东南沿海登陆,英国军舰立刻从朴茨茅斯港赶往这一海域阻截法军,却一无所获。2月22日,三艘法国军舰驶抵英国威尔士海岸西南部的菲什加德(Fishguard)海港,1 200名法国士兵随即登陆。尽管当地民众的反击取得了胜利,这部分法军也投降了,但是英国民众的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惊慌失措的伦敦市民纷纷到英格兰银行用银行券兑换黄金。此外,当年英国农业歉收,粮食进口增加,工业品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结果黄金大量外流,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迅速从1 600万英镑降至200万英镑,黄金储备占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发行额的比率大幅下降。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黄金的进一步流失,1797年2月26日,首相皮特主持枢密院会议,通过了《英格兰银行管制法案》(Bank Restriction Act of 1797),在历史上首次暂停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承诺。3月,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授权英格兰银行发行不可兑换黄金的面额为1英镑和2英镑的银行券,以替代流通中日益减少的金币,自此开启了所谓的“暂停兑换期”(Restriction Period)。

英格兰银行当时的这一举措激怒了一位名为R. B. 谢里登的国会议员,这位能言善辩的剧作家议员在议会发表演说,将英格兰银行比喻为“一个上了年纪不幸与人同流合污的老妇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就是据此创作了如前所述的漫画,发表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暂停兑换期从1797年开始,一直到1821年(拿破仑去世)结束,持续了24年。银行券的暂停兑换意味着通货膨胀,这自然引发了英国民众的不满,漫画的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彼时,备受嘲讽的皮特首相才38岁。虽然如此,但是在英国的历史上,他仍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此外,皮特首相任职期内的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带领的外交使团以贺寿之名,来华觐见乾隆皇帝,希望与清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扩大两国贸易,最终无功而返。

英格兰银行暂停银行券兑换黄金后,还导致了一场非常著名的大讨论——“金块论争”(Bullion Controversy)。因为直到1809年,银行券和黄金的价值背离更甚,这成为当时英国民众关心的大问题。1810年英国议会下院成立了金块委员会(The Bullion Committee),旨在研究英国恢复金本位制度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操作问题。罗伯特·皮尔爵士(Sir Robert Peel,1788—1850)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他后来两度成为英国首相。“金块论者”认为,金块价格和银行券价格背离是由于银行券发行过多,因此主张减少银行券的发行,具体方法就是立即恢复银行券兑换黄金,其代表人物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反金块论者”认为,银行券是按社会需要发行的,银行券即便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至于发行过多。“金块论争”的结果是1821年英格兰银行恢复了银行券兑换黄金。这一年,拿破仑去世了,英法两国的战争随之结束,英国政府的军费开支规模下降了。这说明财政赤字是当时银行券超发的主要原因,当财政支出下降后,银行券超发和通货膨胀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在1825年和1836~1839年,英国先后两次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严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英国议会在1840年设立“下院发行银行委员会”(Select Committee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upon Bank of Issue),讨论银行券的发行改革问题,由此形成了观点对立的“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之间的“通货论争”(Currency Controversy)。通货学派继承了金块论者的观点,银行学派则继承了反金块论者的观点。皮尔首相是通货学派的忠实信徒,他在1844年主持通过了《英格兰银行特许法》(Bank Charter Act 1844),该条例的通过标志着通货学派的胜利。

1.1.3 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地位的确立

1921年,英国其他私人银行完全放弃银行券发行权,这使得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的银行”。1928年,英国议会通过《通货与银行券法》(Currency and Banknotes Act 1928),从法律上明确了英格兰银行是唯一有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发行货币的机构。由于历史原因,直到今天,苏格兰银行和北爱尔兰银行仍然保留在本地区的现钞发行权,但是其发行规模极小,仅具有象征意义,我们仍然将英格兰银行视为英国的“发行的银行”。此外,英格兰和苏格兰在1707年才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比这要早13年,出于尊重历史的缘故,英国政府仍然以英格兰这一地名来命名其中央银行,而没有改变其行名。1946年,英国政府对英格兰银行实施国有化政策,英格兰银行自此成为典型的国有化中央银行。

在历史上,英国还曾经饱受假钞之苦。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简称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规模实施“伯恩哈德行动”(Operation Bernhard),它从1939年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囚犯伪造5英镑、10英镑、20英镑和50英镑四种面额的钞票。当时的英镑钞票采用亚麻纸作为原材料,钞票的正面文字和图案是黑色的,其他部分是白色的,钞票的背面也是白色的,所以又被称为白色英镑。英镑钞票貌似简单粗糙,却是最早运用水印技术进行防伪的钞票。除此之外,在整张钞票上防伪标记有150余处,且每张纸币上都印有独一无二的序列号。然而,英镑钞票即使在当时使用了世界一流的防伪技术,也没能阻止纳粹德国进行有组织的伪造生产。1942年9月,英格兰银行从西非分行收到一捆面额为10英镑的假钞,此后陆续在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发现假钞。据估计,纳粹德国印制的各种面额的英镑,其总值比同期英格兰银行的现钞发行面额还要多。到1945年,全球流通的英镑钞票有1/3是假钞。面对不断泛滥的假钞,英格兰银行和英国政府极为恼火。自1942年英镑假钞被发现后,英格兰银行不得不宣布上述面额的钞票不再具有法偿资格,并决定发行防伪程度更高的新版钞票,同时也不再发行大面额钞票(当时钞票的最高面额是1 000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