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研究方法

阿多诺曾经自嘲性地表达过,自己每次走出电影院都比进来的时候更加愚蠢。普鲁斯特也始终对电影持怀疑态度:“没有任何东西比这样一种电影镜头更远离我们实际上所感知的东西。”[8]但是,近年来,影像(图像)实际上构成了观念革新的重要推动力,影像艺术实践中越发体现出:作为艺术的影像作品无言地承担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负荷的历史的、政治的和伦理的责任。如表现创伤记忆的影像作品中体现出的:“只有在艺术中,苦难尚能找到它的声音与慰藉。”[9]

由于问题的交叉和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用单一某个学科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就社会记忆的影像叙事而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对象与论域,实际上已经越过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涂尔干、莫里斯·哈布瓦赫和哈拉尔德·韦尔策的关于“集体记忆”的社会学分析;阿斯特莉特·埃尔对于战争、灾难等创伤的文化记忆的分析;F.R.安克斯密特对于大屠杀作为记忆话语的“空场”和记忆话语“索引性”的分析;约恩·吕森关于大屠杀作为最为极端的危机经验的诠释,和在这个诠释过程中我们理解自己,表达自身希望、困惑和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形成自我和他者交流的策略;乔治·斯坦纳对于“野蛮”浩劫之后,语言已失去其人文意义的思索和拷问;德勒兹对运动—影像、时间—影像的影像物质和思维形式的电影哲学式思考;雷蒙·贝洛的基于文字、图像、影像艺术之间的分析和比对的“中间”意识和转换方式;雅克·朗西埃的《图像的命运》中对图像的内涵、对艺术再现与不可再现的刨根问底式的探询;本雅明对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省察,对感官反省视界中的视觉解放以及技术现代性的病理作用的话语参与与表达;让-吕克·南希对于声音和话语关系的美学化的细致描述;雅各布·卢特对小说和电影叙事的对比与互文关系的关注;以及列维纳斯具有神秘色彩的关于“面孔”的伦理学理论,都如同一个个迷宫中的连接点,给予本书相当程度的启发。

由于本书研究对象的跨学科性质,现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尚未系统确立,因此本书尝试从跨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出发,采用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的某些研究观念,将其融合于电影学、传播学、图像理论与叙事学理论及方法之中,对影像叙事作品的题材、视角、表达和再现进行多维思考和深入分析,在社会记忆框架结构下展现影像叙事艺术中出现的论域,呈现那些溢出电影学自身的概念范畴、理论视角的影像观念和叙事方式,力图达到美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统一:一方面力争对研究对象做出较为准确的艺术判断和细致的文本剖析,另一方面又要将影像叙述和社会记忆的研究放置在社会、历史、文化的整体语境中进行探究,超越对影像作品的语言、风格、形式等问题的单纯现状描述,从个人与社会、审美与伦理、社会记忆与主体身份的综合语境进行分析、追问和反思,希望能够给中国当代影像理论带来一些新的启迪,探讨影像叙述中独特的美学问题及其与社会伦理学问题的关联,开拓出影像研究的新视域。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回应更广泛领域的社会、历史、战争等问题上,本书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路径。“影像叙述与社会记忆”这一视域在对内建构集体认同、对外塑造身份政治与记忆政治方面均有着学术思想方面的价值。


[1] Raymond Bellour,Between the Images(Zurich:JRP/Ringier,2013),p.234.

[2] 〔法〕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陆元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22页。

[3]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第3卷: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方尔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第2~3页。

[4]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37页。

[5]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自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3页。

[6] Patrick H.Hutton,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Hanover,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3),72.

[7]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76页。

[8] 〔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看听读》,顾嘉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2页。

[9]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