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方法

一 本书主题

中西部“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的产生,既有国家层面的制度政策因素,也有中西部区域背景。关于导致“三化”失调的国家层面的制度政策因素,本书作者之一樊明指导23名本科生进行合作研究并出版的专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已进行了探讨,所获得的基本结论是:“三化”相对协调发展的国家大多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如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先进,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实现了高度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较小,整体上城乡协调发展。然而,中国实行的是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各级政府拥有相当大的资源配置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三化”发展失调问题是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所导致的,如果要构建统一高流动性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市场,“三化”应走向协调发展。[2]但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本书将就此进行进一步探讨。

中西部的“三化”发展失调有诸多区域因素。一方面,就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一直是先东后西。在历史上中西部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地区,改革开放也是先东后西。这些就导致中西部在制度政策层面的改革一直滞后于东部。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也相对较差,尤其是就谷物等大宗农产品来说自然条件缺少国际比较优势。

如前所述,如果外部环境没有特别重大的改变,随着全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将随之或快速或渐进式向前推进。但当下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正面临重大突破,集中表现在一些高质量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上,如TPP和TTIP等。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农业将首先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带。同时,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也面临双重压力:人为的制度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因素。制度因素可通过人为的改革加以改善,但自然条件因素,特别是谷物等大宗农产品的自然条件缺少国际比较优势,是难以改变的。

本书在此背景下就中西部“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侧重研究如下问题。

一是中西部农业现代化,侧重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中西部农业自然条件,面对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中西部农业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研究中西部农业生产的一些特征;研究中西部农业劳动力问题,特别是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研究农业现代化,提出农业现代化路线图。

二是中西部工业化,侧重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中西部近些年通过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发展加速,但要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阶段性,为此总结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验。二是如何提高中西部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是中西部城镇化,研究推动城镇化的经济因素,侧重研究中西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选择,如何避免贫民窟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局部区域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国的扶贫政策等。这些问题都与“三化”协调问题相关,尤其是在中西部。

讨论以上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市场与政府分工的问题,因为大多“三化”发展失调问题都可归结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解释中国以及中西部“三化”发展失调问题。

二 研究方法

本书作者之一樊明从2008年开始,指导主要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科生合作出版了六部专著,分别是:《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2008年)、《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2010年)、《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2011年)、《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2012年)、《收入分配行为与政策》(2013年,与南京审计学院喻一文教授联合指导两校本科生)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2014年),构成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公众行为与国家政策研究丛书”。这些专著已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本书继续这一学术传统,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基于问卷调查进行研究。本研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完成有效问卷14160份,其中针对城镇居民的问卷6764份、农民工问卷4877份以及农户问卷2519份,共向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派出了调查队。这些问卷数据是本书研究的基础数据。此外,本研究还广泛使用了以往的调查数据,包括中国宏观数据以及国际数据。

二是基于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视角审视中国以及中西部“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我们将中国及中西部的“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放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以及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中国的“三化”协调发展问题,涉及对中国近代史以及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判断。在此方面,我们力求保持理性。只有理性地认识历史和当前,我们才能很好地面对未来,制定好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制度政策。我们过去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上的一些失误与我们流行的历史观和如何看待今天的国际关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三是建立在扎实调查和经验研究基础上的批判精神。通过调查我们了解现实,通过经验研究我们理解现实。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的学术观点。对我们认为不正确的学术观点以及制度政策,大胆提出批判。我们仍然强调,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但需要批判时我们一定会表现出勇敢和直率;为建设而批判,批判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建设,因此批判后必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这样说,批判和建设贯穿于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