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内心 07:孩子的话中蕴含着对妈妈的期待

如何读懂孩子的想法?

回想一下谈恋爱时,你对另一半的要求是什么?很多人都希望能和另一半“聊得来”,因为聊得来的两个人一般是心灵相通的。比如,你生气时说“算了,停车!我自己回去”,你下了车之后,如果对方真的就将车开走了,那这段恋爱可能就要结束了;再比如,当你心情不好时说“以后不要再打电话了”,如果对方真的不再打电话给你,那么两个人也难以走到最后。

相反,如果一个人虽然外表朴素,但在你伤心难过时,他能够真心理解你、安慰你;在你犹豫不决时,他小心翼翼地给你建议,避免伤害到你,你觉得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大家想必都会觉得“想继续交往”“我会和这个人很聊得来吧”。相信很多女孩最后都会选择和这样一位“聊得来”的人结婚。其实“聊得来”不仅仅是选择人生伴侣的重要标准,沟通时体谅对方、不伤害对方感情在任何关系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沟通不仅在留下第一印象或是建立一段关系时非常重要,在建立关系之后,依然需要沟通来保证关系的质量,这样才能使这段关系有更长的保鲜期。

举个例子吧。结婚后你有没有向丈夫抱怨过单位的领导?如果丈夫批评你说“看吧,我说什么来着”,或者丈夫站在单位领导的立场上试图说服你“我要是你领导……”,听到这样的话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有烦恼的事情,本想向丈夫寻求建议,但他心不在焉地听你说,眼睛盯着电视,之后又让你自己看着办,听到这样的话你的心情又会怎样?恐怕你不想再说下去了,你可能会感到被丈夫忽视,感到失望、烦躁、不受尊重、愤怒,甚至晚上无法入睡。因为话是不能随便说的,说话要满足对方的希望和期待。

孩子也和成人类似,只不过孩子和妈妈说话时可能抱有更大的期待。因为孩子无法像成人一样逻辑清晰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情况和感情,所以只能对对方抱有更大期待了。因此,与孩子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我们看看5岁的多恩和妈妈的对话吧。幼儿园放学后,多恩乘坐校车回家,下车时妈妈发现多恩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多恩:妈妈,我腿疼,背我。

妈妈:自己可以走为什么要我背你,你就这样走吧,妈妈现在也很累。

多恩:(走着走着摔倒了)啊,都怪妈妈,哼!

妈妈:你自己摔倒了,为什么还怪我?

这样的事稀松平常,当孩子感到委屈、烦躁时,总是会说:“这都怪妈妈。”对此,妈妈常常感到费解,甚至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做错了事都怪在别人头上,还会苦恼是要立刻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还是暂且放过。

其实妈妈也在努力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这是因为双方对话的层级不同,因而导致双方“聊不来”。妈妈是以孩子表面上的行为和语言为标准进行对话的,而孩子期待妈妈以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为标准来沟通。因为妈妈和孩子的视角、标准、高度不同,所以沟通出现障碍也就不奇怪了。

请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表情和情绪

如果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就应该满足孩子的期待,即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沟通。为了能了解孩子的内心,就需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表情,而非当下的行为。特别是在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更应该多加注意。孩子在烦躁的状态下,更容易用语言和行为刺激妈妈生气。

这时如果只看孩子当下的行为来尝试与孩子沟通的话,失败的概率恐怕是百分之百。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发现孩子心中不快时,请不要只关注他当下的行为和言语,要努力通过阅读孩子的表情,了解孩子想对妈妈说什么,然后对孩子说:“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呀?”凭着妈妈认真倾听的态度,足以使这次沟通获得成功。

只有妈妈与孩子心灵相通,孩子的心灵才会更加健全。如果做不到敞开心扉,那是无法安慰孩子的心灵的。如果你感到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可以暂且保持沉默,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儿子,你现在知道妈妈的内心想法吗?现在妈妈不知道你的内心世界,感觉很伤心。妈妈想听你说一说好不好?”

妈妈和孩子互相敞开心扉之后,才能呵护好孩子的心灵。

妈妈的说话之道1 学会与孩子沟通才能心灵相通

妈妈是孩子的人生准则,妈妈的语言和行为构成了孩子的思维框架,塑造了孩子心灵的形状。

如果妈妈能准确并迅速地理解孩子的期望与需求,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将对孩子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3岁以后,孩子的语言能力将突飞猛进,和妈妈保持顺畅的沟通,可以使孩子体验多种语言和沟通模式,对语言和认知发展有很大帮助。

如果孩子的一天中充满愉快、喜悦、满足、心动、舒适、幸福等正面情绪,孩子就会分泌更多的“幸福激素”,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孩子身体发育也有很大帮助。

孩子健全心灵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父母身体力行。所以妈妈要学会关心、分享和合作,向孩子展现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正确行为,并向孩子展现积极的成果。

当孩子的表情透露出不愉快时,请仔细观察孩子想对你说什么。然后对孩子说:“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呀?”凭借认真倾听的态度,足以使这次沟通获得成功。


1 对象关系论:20世纪5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关于儿童自我结构化过程的理论,强调早期心理结构,即自己、他人或对象的内在表象在后来的人际情境中的表现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