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关键客户关系:“点线交织”靠领导

华为在1992年至1997年的六年中,关键客户关系的拓展是其主要的营销模式,是其客户关系模式演进的第一阶段,这也是大多数ToB类业务模式的企业在营销拓展初期的首选模式。首先,关键客户关系模式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拓展客户的关键就是签订合同,而签订合同的关键决策者一般只有1~3人,而影响关键决策者的决策影响者可能会有2~5人(合同金额越大,相关决策影响者越多),这两类人员都在客户组织体系的决策链中,关键客户关系的拓展既要围绕着关键决策者这个“点”展开,又要顾及多位决策影响者这条“线”,所以关键客户关系模式也可称为“点线”模式;其次,拓展关键客户需要对事策略与对人策略的同步推进与协同,一种是基于客户商业背景与组织背景的对事策略,另一种是基于人际背景与思维背景的对人策略,前者相对较为公开、透明,而后者相对较为隐蔽、模糊,对这两种策略的理解与综合运用,往往决定了关键客户关系拓展的成功率。

根据图2-1,我们来分析一下客户组织中关键决策者与相关决策影响者。一般情况下,在客户组织里会有五类人员:一是采购者,往往是客户公司的采购部人员或经理,这类人是首先接触华为的人,他们的权力与影响力可大可小,掌握着项目推进的进度,主要负责对合同商务条款的选择与判定;二是选型者,多为技术或研发部门的人员,他们懂技术,了解所在的行业,甚至还了解成本信息,对决策相关人提供价值信息,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三是使用者,他们是产品的真正使用者或运营者,虽然他们在前期选型上的发言权不大,但他们的视角独特,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产品有一定的否定权,也不可忽略;四是评估者,这个角色的背景比较特殊,可能具有财务、技术或运营等资深背景,在招标时会像陪审团一样,参与评估与打分,他们往往是老总决策前的最后把关者,较为理性;五是关键决策者,决策者具有最后的拍板权,在决策中具有最大的权力,他们清楚项目的关键事件,但是对项目细节和背后的真实情况可能了解得不多,因此也极易受到前面四类角色的影响。在项目论证的前期,采购者与选型者比较重要,在后期,使用者与评估者比较重要,从表面上看这四类角色似乎都是决策影响者,但是实际上他们中可能有1~2位同时是关键决策者。华为的原则是既要聚焦关键点,有方向感,又要照顾到整条决策“线”,控制好平衡感。

图2-1 在客户组织中的关键决策者与决策影响者

对事策略(也可称为对公策略)包括对客户宏观商业背景与组织背景的综合调研,这包括调研客户的产品需求、采购成本,以及需要供应商提供的供货条件、技术能力、政策法规、竞争对手等商业背景介绍,还包括考虑客户的经营目标,客户的内部政策、工作程序组织结构、决策系统与评分系统等。比如技术、商务、综合各占多少分?做技术打分的人怎么样?甚至有些客户会给行业品牌做一个打分条件,华为要做的就是影响客户的打分项。对人策略(也可称为对私策略)包括对客户人际背景与关键人员思维背景的了解、影响与引导,以便取得关键人员(包括关键决策者与决策影响者)的认可、信任,最终达成战略共识。要取得关键客户的认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最高领导人或最终决策者。华为的策略是有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高层公关策略,具体包括实施“一五一”系统工程管理体系(详见2.4节组织客户关系部分),以及立体公关,即由华为的一线团队与华为后台(大区或总部)的高层共同组成公关团队,周期性拜访客户高层,并建立关键客户关系,这是突破关键客户的撒手锏。从“赢得关键客户关系的营销模型”来看(见图2-2),突破关键客户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营销组织清楚战略方向,持续进行策略创新,不断提升组织对客户的把控能力。

图2-2 赢得关键客户关系的营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