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安门广场的历史由来
- 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
- 贾英廷
- 3087字
- 2022-05-09 10:21:30
第一节 天安门广场的沧桑巨变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北京,既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也是全国人民心仪和向往的地方。然而,真正把天安门与各族人民紧紧连在一起的,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天安门广场,它与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一起构成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最具象征性的标志。
自明清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天安门广场始终是北京城里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国家政治活动中心,是许多革命运动、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象征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而且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象征。它壮美的容颜和神秘的色彩,已经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人民大会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一种精神上的向往与寄托。
无论是久居北京的人,还是初次到北京的外地人,甚至是来自远方的外国人,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给他们留下的记忆,都是那么深刻、鲜明,它仿佛有一种令人无法忘记的神奇魅力。一座建筑能有如此魅力,不能不归功于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有人或许会问,人民大会堂是中国人设计的还是外国人设计的?它的建筑面积为什么比故宫还要大?为什么选址在天安门广场西侧,而不是在天安门广场东侧?10个多月建成的人民大会堂,其质量和安全有保障吗?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为什么要建在一座大厦里,是资金的原因,还是另有考虑?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追溯人民大会堂鲜为人知的过往,就要先从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沿革说起。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在北京建设“国庆十大工程”,同时改造扩建天安门广场。“国庆十大工程”的建设,团结和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斗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以及国务活动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是首都的心脏,抓住天安门广场建设就抓住了首都建设的“纲”。1953年至1956年,北京市集中一批专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广泛地听取了中外专家的意见,拟订了10多个天安门广场的规划方案。1956年6月,周恩来总理亲临规划现场听取汇报,观看模型。同年9月至10月,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央党政军机关、北京市各机关干部职工等观看了规划展览,大家提出了不少意见。
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听取了彭真关于改建天安门广场的汇报后,提出了意见。他认为,6亿人口大国的集会广场,太小了不行。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最后确定天安门广场东西长500米,南北长880米,占地44万平方米。之后,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依此方案布局于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
1959年,天安门广场扩建工程如期完成,使首都中心区的面貌如同“凤凰涅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昔日的帝王宫禁,至今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中国人民谋求自强独立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标志,将同万里长城一样,流芳千古。
在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与建设十分注重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体现莫过于历代帝王对宫阙正门的精心设计和对门前广场的巧妙构思,所谓的“宫廷广场”就是这种巧妙布局的典型模式。百年前的天安门广场,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广场,而是皇城正门前的一个封闭的宫廷广场。今日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广场,就是在明清时期宫廷广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由开放到封闭的宫廷广场
在帝王宫阙前营造宫廷广场,既承袭了古代都城的建筑风格,又显示了皇家权力至高无上的威严与气势。唐代长安城、宋代汴梁城、金代燕京城都建有这样的广场型空间。不过,这时的广场建在宫城与皇城之间,呈不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其目的只是为了突出皇家宫门的重要地位。平民百姓可以在广场上自由活动,这时的广场起着城市广场的作用。
到了元代,除继承了金代的建筑手法外,其重要变化是把广场从宫城的前面推移到了皇城的前面,同时又在两翼伸展的部分各建一门,使“千步廊”与皇城城墙相连,封闭了东西两翼,完全阻断了皇城前的东西通道,进而把皇城正门纳入了宫城范围,形成一个甚为封闭的“宫廷广场”。至此,宫廷广场完全成为皇家禁地,整个广场处在森严、幽深的布局之中,成为朝廷礼法所系之地。这样,平民百姓不但无缘接近宫城正门,就连皇城正门也是咫尺天涯,这时的广场丧失了城市广场的实用价值。
我国建筑史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明代沿袭并发展了元代宫廷广场的建筑形制。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今天安门)建成后,朝廷将皇城正门前的大片空旷之地用宫墙围护,在皇城与内城之间建造了一个狭长的宫廷广场,并在广场的东、西、南三端,分别建了城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南为“大明门”。三门规制相同,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T”字形宫廷广场,使这里成为一处完全封闭的皇家禁地。
在宫廷广场内,承天门至大明门之间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中心御道。中心御道两侧对称地建有连檐通脊、首尾相连的廊房。其中,东西相向的廊房各110间,北端拐角后的北向廊房东西各34间,总共288间,由此形成完整的“T”字形长廊。大明门到承天门的长度大约为一千步,故得名“千步廊”。
“千步廊”外环筑有高达6米的朱红色宫墙。宫墙的南面与大明门相连,北面与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相接,三门之间形成了一个绝对封闭式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这个幽深的空间里,会使人感到无比的压抑,从而更加突出了封建皇权的震慑作用。清代完全承袭了明代宫廷广场的旧制,只是把大明门更名为“大清门”,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使其达到一种极端完善的状态。
宫廷广场上的“五府六部”
宫廷广场东西两侧是古代朝廷官员办公的地方,主要是“五府六部”和军机事务的办公地。文官办公在东,武官办公在西,即“列六卿于左省,建五军于右隅”。昔日,宫廷广场的东西两侧可谓“禁军林立,府部对列”。
在明代,宫廷广场东侧的“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时还有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文职官署,负责统管全国的各项行政事务,这些官署的建筑布局均为坐东朝西。宫廷广场西侧的“五府”是指: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等武职衙署,负责掌管朝廷的军事指挥权和司法大权,这些衙门的建筑布局均为坐西朝东。
到了清代,宫廷广场东侧的官署机构基本承袭了明代旧制,只增设了翰林院。广场西侧衙署变动较大,清朝采用八旗兵制,废除了五军都督府,取消了锦衣卫。空出来的地方一部分改建为民居,一部分安置从宣武门内旧刑部街迁来的“三法司”。此外,还在明代锦衣卫旧址建立了刑部,并辟为“刑部街”,后来在这条街上又增设了都察院、大理寺等司法衙署。
我国古代官署的建筑朝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但明清两代宫廷广场两侧官署的建筑朝向却不同,东边的官署统统坐东朝西,西边的衙署统统坐西朝东,进而形成中央各部官署拱卫宫廷广场的格局。
经明清两代的承袭,“T”字形宫廷广场的形制特征达到了完善的状态。这里,不仅成为朝廷举行活动的场所,也是一处戒备森严的皇家禁地,门前日夜有禁军把守,体现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宽阔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时,很难想象,昔日曾是操掌平民百姓生死大权的皇家禁地,今日却成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及拥有华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