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资源
- 何妍
- 2863字
- 2022-05-11 16:27:20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在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开始从事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研究是在2004年师从傅菊辉教授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之后。硕士学位论文《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是我涉足党的执政资源建设领域的开始。硕士毕业后,在给学生开设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中,教学相长的规律促使我继续在这个领域学习、探索。与此同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也发现自己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我继续师从傅菊辉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希望能在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研究方面更加深入和系统。该书就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也是我读博三年期间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七个基本范畴。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的十一年。在这十一年中,我们始终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因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由于这两大转变,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执政资源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探索有利于加强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执政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科学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治资源又是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政党要长久地保持它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有强大的政治资源体系予以支撑。政治资源是社会资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政治行为主体的发展和政治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兴衰,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久执政,就必须重视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也是我选取政治资源这个视角来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所在。
本书主要从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的体系构成进行了解析。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体系的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共产党执政中探索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规律这几个问题展开。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可以分为国内政治资源和国际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内政治资源包括硬性和软性两个层面,硬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权力资源、群众资源、国有企业等,软性的政治资源主要指制度资源、信息资源、政治文化资源、党和国家的形象资源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政治资源主要包括国际制度资源、战略资源、跨国移民资源等,同时,这些中国共产党执政需要的硬性的和软性的国内、国际政治资源又可以归纳成四种形态的政治资源:基础性政治资源、运行性政治资源、观念性政治资源和保障性政治资源。这些政治资源协同作用,共同维系着执政党的执政资源体系的运行。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政治资源体系中的各个要素也不断发生变迁,这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关系密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的主体,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是客体,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起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长久执政就离不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政治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最直接、最核心的资源。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制度的建设、政治的合法运行、政治决策水平的高低这些重要政治资源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能长久执政,而有效开发与利用政治资源又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厘清两者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政治资源并为我党长久执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由于执政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开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执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既要从历史的脉络考察中国共产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状况,也要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现状。我党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历史共经历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五个阶段。由于执政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开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共产党对政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政治资源。就目前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开发和利用政治资源的现状来看,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国际、国内执政环境的变化,政治资源的流失,社会转型引发的新矛盾等,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长久执政,就要顺应世情和国情的变化,应时而变,妥善处理好社会转型的新问题、新矛盾,通过有效措施防止政治资源的流失。
纵观党执政以来对政治资源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得与失,既有积累的执政经验,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并得出现实启示,对于新时期我们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长久执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理论资源建设是根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表明,重视并坚持党的理论资源的开发是我党长久执政的根本,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武装全党,这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理论来指导党的实践,就像瞎子走路摸不清方向。我党重要的理论资源成为了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成为了党治理国家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民心资源建设是核心。古往今来,政权兴亡的规律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将失天下。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无论是新中国的成立,还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践,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我们也始终重视对民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我党必须坚持的根本要求。第三,制度资源建设是保障。制度资源调整的是执政党、国家、民众、社会和市场等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政治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资源开发得好,有利于执政党的顺利发展,反之,就可能危害执政党的地位。第四,挖掘和拓展新的政治资源是关键。时代在变化、在发展,我党的执政环境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与时俱进,顺势而变,不断挖掘和拓展新的政治资源,才能不断给党的执政提供新的能量,永葆党的活力。只有正确应对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重视一些传统政治资源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挖掘和拓展新的政治资源,这是执政的关键所在。
本书经过三年的潜心写作,终于可以面世,希望本研究能为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政治资源尽绵薄之力。
以上为本书的写作初衷和框架结构,是为序。
何妍
2015年11月30日于湘大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