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 心狱之门:一位美国公民在中国服刑的生命体验
- (美)艾德文
- 1120字
- 2022-05-07 15:56:12
服刑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又应该是怎样呢?这个问题很少被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回答。《心狱之门——一位美国公民在中国服刑的生命体验》(《归路》《足迹》《出口》三部曲)是我在服刑过程中内心世界的一种表露和精神煎熬过后的一种释放。因为,当一个人在经历了苦难和精神挣脱之后,内心就不应该再是那么沉重了。我不能说完全回答了上述的追问,但至少为这个话题掀开了清新的一页,也许,这就是我初始写作的动机。
在回归的路上,在燕城监狱的院落里,在心灵净化的过程中,我留下了片片的生活足迹,也流泻出属于人固有的自然情感。经过五年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发现了新的生命意义,寻觅到了生活原本真实的味道。
同样是服刑,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和时间里如何把这看似枯燥、孤寂、乏味、痛苦的过程拟人化,将其转变成一个生命,纯化为一种生活状态,焕发出不一样的人格力量?
我试图通过自己在服刑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构筑起一个亲切的心灵花园,使经过的人都能够在此歇息,并摘取一朵小花,别到自己的胸襟上。
其实,服刑可以是寻求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生活,是一种更贴近自己内心的生活。因为,身陷囹圄的人只能去面对生活的基本要素和最真实的自己,没有例外,亦无法选择。
当一个人走进监狱的大门,他就从那一刻起成为刑余之人,并将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之后走向出口,走向新的生命原点。这是一个艰难但并非令人绝望的寻索经历。这个过程中的很多事情也许服刑者记得不太清楚,或许被彻底遗忘。但是,那份伤痛、那份挚爱和那份情感却深深地铸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记忆当中,并融化在自己的细胞里。
然而,在《心狱之门——一位美国公民在中国服刑的生命体验》中我并没有把煎熬、困苦和伤痛作为撰写的底色,而是以向日葵那样的姿态,仰脸朝向人之上的光照。尽管字里行间所表现出内心的苦痛与其他的服刑人员相连,但我却不想成为苦痛的搬运者。我只愿能在现实的境遇和未来的生活中搭建起一架浮桥,从而穿越高墙,找寻到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那份慰藉。
如果我能把自己的特殊经历研磨成普遍意义性的粉末,然后再融入每一个服刑人员的心灵之中,并从而唤起新生的精神共鸣,那将是本人的最大企盼。作为服刑者,应该把命运马车的缰绳从脖子上换到自己的手中,重新驾驭未来的生活。也许,不一定美好,但毕竟让生命又一次活过。
在我看来,服刑生活本身其实就是一篇大散文。过程之中有情节,但不完整;有诗意,但不押韵;还有感叹,但无法作出结论。这,难道不是生命里的散文吗?
服刑岁月终将离去,相信只有记忆能够在这段路中陪伴每一个人走过。祈愿在记忆里能留住所有的美好,同时更希望在宁静思索之后,不仅仅只是为了分享此书的内涵,而是为了真正对得起自己那本来已经是奇迹的生命。
外籍服刑人员:Edwin(艾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