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精神分裂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8岁,母亲是普通工人,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目前就读于某职高。学习成绩一般,平时性格内向,与同学关系较融洽。

2014年2月,患者上学时开始出现失眠、心情不好、不爱说话,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想自杀,母亲带她到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抑郁症,具体用药不详。母亲反映患者服药1个月后病情加重了,出现敏感多疑,觉得有人跟踪她,疑心别人说话是在说她,为一点小事就打骂。母亲又带她到张家口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阿立哌唑、丙戊酸钠治疗。经治疗,患者情绪比之前稳定,睡眠好转,不再嚷嚷着自杀,于是出院。但出院后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服药,仍敏感多疑,胆小害怕,觉得有人跟踪她,不能坚持上学。后来于2014年5月转河北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期间,患者仍然表现胆小害怕,看见工作人员就躲,并且总能凭空听到母亲叫她的声音,话少,也很少与他人交流,服用阿立哌唑20mg/d治疗,因效果欠佳,合并奥氮平15mg/d治疗。经治疗,患者不再胆小,被跟踪及凭空听到声音等精神病性症状消失,看见工作人员能主动打招呼。出院后病情一直平稳,能正常上学。但于2015年8月自行停药。

2015年10月,患者病情反复,夜眠差,自语,有时哭笑无常,发脾气,再次觉得有人跟踪她,觉得同学都在背后议论她,第3次住院治疗。入院之初,患者对治疗护理极不合作,问答也不切题,医生询问她“是否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她?”患者回答“有,我的同学们,她们都是贱人,从小学到现在,傻得不行”。具体再询问时,又答道“把她们找出来”。问其“她们是谁?”回答:“让我爸爸出车祸的人,我爸爸拿大刀砍她们,我的左手是男人,右手是女人”。长时间交流,发现患者问东答西,无法正常交流。侧面观察,发现患者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哭笑无常,有时发脾气,不配合治疗。

入院3天后,患者病情发生转变,整日向医护人员索要纸笔要求做诗,比如她写道“又过了几个的秋天,又过了几个冬天的蔓延,我知道春天早已走远,可我还在原地徘徊不前,人世界那么多的无赖,我只好淡定面对将来,我想我像一只小鸟,该飞多高也不用人管,自己有脑就会思考,可是翅膀飞越高......”。此时的患者兴奋、话多,自己觉得脑子转得飞快,就像上了机油一样。整日乱串病房,主动结交朋友。挑剔,一会儿嫌弃病房的枕头太脏,一会儿要求吃零食,整日闲不住,动不动就发脾气。她对于自言自语的行为解释到“我是在自娱自乐,想到好笑的事情当然要笑”。此时,患者已完全成为了一名躁狂发作的患者,而且不存在任何精神病性症状。结合患者此次的临床表现及之前曾有过的抑郁病史,我们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了6次MECT治疗,应用奥氮平20mg/d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1 000mg/d治疗,患者的兴奋症状在持续了1个月后终于缓解。话多、乱发脾气等症状消失,自觉脑子反应不再那么快,情绪稳定下来,不再挑剔,言语及行为基本恢复正常,也意识到前段时间自己过于兴奋,太不正常。经巩固治疗,患者好转出院,并且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很快背起书包返回学校。

二、讨论

1.对症状的理解

在这里我想探讨两个问题:①自语自笑是否一定就是有幻听?②思维奔逸与思维松弛如何区分?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自语自笑高度提示患者存在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但一定注意澄清。比如,此案例中患者解释道:“我心里想到了一些好笑的事情,所以就笑了,有时想到难过的事情时就哭呗”“我在自己跟自己说话,这样多好玩”。这提示我们,遇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症状,不要急于下结论,一定要深入并澄清。而对于思维奔逸与思维松弛的区分,我们历来都在强调,可在临床实践中区分起来真的很困难。在对患者的查房过程中,我们高年资的医生持两种意见,有人认为这是思维奔逸,有人认为这是思维松弛,如果患者当时没有兴奋、爱管闲事等躁狂症状时,就更容易误判了。比如患者说“大夫,你真白,我想吃鸡心”,这句话乍一听,驴唇不对马嘴,但询问后,患者解释到“鸡心是红的”,此处由红联想到白,可见其思维的跳跃程度。通常,思维松弛结构松散、不严密,缺乏必然的因果逻辑联系。而思维奔逸,是指在情感高涨背景下思维联想的加快和语量的增多,内容密切联系周围现实,产生随境转移的接近联想,甚至产生音联、意联,仔细推敲,语句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只是因为极易转换话题而显得缺乏固定目的。

2.对诊断的理解

对于诊断的修正也同样提示2个问题:①之前是否误诊?②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是否具有同源性?我们都知道,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诊率非常高。国外研究报道,美国双相情感障碍10年以上未正确诊断率达24%。2000年美国一项调查发现,约70%的患者被误诊。发作严重程度不等、临床表现各异、病程循环等因素提示了双相情感障碍的异质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准确采集病史,灵活运用诊断标准,减少误诊率。对于第二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这位患者上次住院明明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何这次又会出现典型的躁狂症状?其实,自从国际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Kraepelin,1855-1926年,德国)根据病程的持续性或间歇性将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区分开后。这些年,所有的诊断标准都接受并沿用了这一标准。但随着遗传学、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这一经典问题有了新的视角,挑战着严格的二分法。首个使用盲法诊断的双生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发作是交错重叠而不是独立的,遗传因素在这两种病中分别占82%和87%;并且两种疾病具有几个共同的候选基因。神经影像学研究也发现,两种疾病均存在左额叶和颞顶叶区域的白质体积减少,只是灰质减小的部位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种疾病在症状表现、神经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甚至遗传表型上都存在重叠,提示着两种疾病的复杂关系。这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事实上,临床工作中,长期随访发现,两种疾病相互更改诊断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某些患者确实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疾病类型。比如,某一阶段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某一阶段又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二是误诊。因此,作为临床医生,细致、全面收集病史,精准把握症状,重视疾病的病程特点,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误诊,并为神经影像学、遗传学等研究提供临床支持,以期早日揭开两种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病例提供:贾海玲,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点评

一次发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下一次符合双相障碍,这种病例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就作者提出的讨论点,做如下补充。

关于自语自笑。这种现象几乎全部来自家属提供的病史,患者不会就此作为主诉。医生对这样的病史很敏感,这是精神病的重要线索,但不等同于精神病。首先要了解频率,只有频繁发生的自语自笑才有临床意义。其次要了解场合,不分场合的自语自笑更有诊断价值。第三要了解自语的内容(喃喃自语还是与人对话?简单词语的重复还是完整的、能都听懂的句子),自笑的方式(自我陶醉的还是羞涩的?抿嘴笑还是哈哈大笑?)。第四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有患者解释为“心里想事”,有患者有这样的习惯,边想事边自己念叨出声。如果说不出想事的原委,或者说出来得不到听者的共鸣,则提示有病。如果自语自笑显而易见,本人却矢口否认,则高度提示有病。“自语自笑是否一定就是有幻听?”文中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似乎是,多数自语自笑源于幻听。据我多年的临床观察,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数对自语自笑缺乏内心感受或者矢口否认,而继发于幻听的自语自笑,或者说,能够把幻听与自语自笑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达清楚的患者并不多。

思维奔逸与思维松弛。我们对这两个症状的鉴别多源自于书本中的典型案例。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确定地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还是很困难的,有些是由病史或者其他信息倒推出来的。比如在本文中,患者说“大夫,你真白,我想吃鸡心”。询问后,患者解释为“鸡心是红的”。由红联想到白,就能确定是思维奔逸吗?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不能有这样的联想吗?也未见得。所以,精神科的症状和诊断既然是描述性的,就很难说绝对的正确或误诊。要横向了解一个症状与其他症状之间的联系,还要纵向的把某种临床现象放到整个病程中综合考虑。

关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者之间有区别又有重叠,可能根本就不是独立的疾病单元。何时能明确,只能等待关于大脑精神活动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取得更大突破。希望这个进程快点,再快点。

(点评专家:姚贵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参考文献

[1]HIRSCHFELD RM,CALABRESE JR,WEISSMAN MM,et al. Screening for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commnity[J]. J ckinpsyckiafry,2003,64(1):53-59.

[2]CRADDOCK N,OWEN MJ.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the Kraepelinian dichotomy[J]. Br J Psychiatry,2005,186:364-366.

[3]Cardno AG,Rijsdijk FV,Sham PC,et al. A twin study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tic symptoms[J]. Am J Psychiatry,2002,159(4):539-545.

[4]刘珊珊,贾竑晓,马辛,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神经心理学比较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