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
- 彭松
- 949字
- 2022-03-22 15:26:40
第二章 歌、舞、乐间奏的相和大曲
相和大曲是汉代民间的大型歌舞曲,是歌、舞、曲三者并重的组合形式,是一种志尽于诗,音尽于曲,兴尽于舞,对后世的歌舞戏剧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形式。
相和大曲最初的形式是“但歌”[1],这是民间一种无乐器伴奏但有唱有和的徒歌形式。“但歌”进一步发展,加上了丝竹伴奏和一种叫“节”的打击乐器,而名为“相和歌”[2]。《晋书·乐志》说:“相和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相和歌仍然是来自民间,《乐府古题解要》说:“乐府相和歌,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
汉代相和歌的风行,与汉初的几位皇帝提倡民间乐舞有关,《汉书·礼乐志》说:“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又说:“高祖既定天下,过沛,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欢哀,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风起之诗即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也是楚声。
至汉武帝,对民间乐舞更加重视,《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说明这是以赵、代、秦、楚民间音乐为基础,制成郊祀之乐,由李延年协律,用于圜丘之礼。武帝立乐府所采的民间乐舞,实际上不限于赵、代、秦、楚。《汉书·艺文志》载:“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在其名称中所提到的地区有:吴、楚、汝南、燕、代、雁门、云中、陇西、邯郸、河间、齐、郑、淮南、河东、雒阳、河南、南郡等地区。所谓赵、代、秦、楚,不过是概括而言(图64)。
图64 袖舞舞队 北京汉代陶俑
到民间观风采诗,自古以来,早已有之。《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远自周代,燕享用的乡乐之歌,都是专设官吏深入民间采集来的乐舞整理而成。
相和歌是汉魏六朝代表民间新旧歌舞曲的总名,清商乐是魏晋以至隋唐民间新旧歌舞曲的总名,二者并无多大的区别。清乐是清商乐的简称,是隋后才出现的名词。相和歌与清南乐的不可分,因为二者都来于“三调”,《唐书·乐志》说:“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汉世谓之三调。又有楚调、侧调者,汉房中乐也。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皆楚声也。侧调者生于楚调,与前三调总谓之相合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