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舞蹈通史(秦·汉卷)
- 彭松
- 5864字
- 2022-03-22 15:26:39
第三节 手执乐器的舞蹈
手执乐器的舞蹈,有的还载歌载舞。形式有《铎舞》、《鞞舞》、《建鼓舞》、《鼗舞》、《磬舞》等。
《铎舞》,铎是一种如大铃样的乐器,《周礼》:“以金铎通鼓。”持铎而舞是汉代名舞之一。《乐府诗集》引《唐书·乐志》曰:“《铎舞》,汉曲也。”《古今乐录》曰:“铎,舞者所持也。”“铎”在古代是军中传令的工具,文事振木铎(木舌之铎);武事振金铎(金舌之铎)。《铎舞》的汉曲古辞有《圣人制礼乐》一篇,因为声辞杂写,已经不能解读。魏朝的《铎舞曲》名为《太和时》。晋《铎舞曲》名为《云门篇》,傅玄作。歌如下:
这首舞歌一直传用到南朝齐,到梁《铎舞曲》才改用周舍作的新词:
从古铎舞歌名为《圣人制乐》,晋傅玄作的铎舞歌名为《云门》(《云门》原为黄帝乐舞名),歌中的舞容又有“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的句子。看来《铎舞》已由民间的《武舞》逐渐变为宫廷仪节式的舞蹈了。
《鞞舞》所舞的“鞞”,据《说文》解释为:“骑鼓也”。王注:“此是汉制,古不骑马,大司马,旅帅执鞞。”洛阳出土的唐代三彩马上击鞞鼓俑所击之“鞞”乃是一扁形小鼓。可见“鞞”是执在手上的扁形小鼓,这“舞器”最早来自军中。汉章帝曾造过《鞞舞曲》五篇,歌名为《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长久》、《四方皇》、《殿前生桂树》[9]。这五篇汉曲的歌词均亡。三国曹植、晋傅玄、唐李白等都根据古词的格式写过《鞞舞歌》,曹植并在《鞞舞歌》序中谈到当时擅长《鞞舞》的老艺人李坚。李坚是东汉灵帝(公元168—189年)的西园鼓吹艺人,在战乱以后,跟随段煨西去(河西),曹操知道李坚会《鞞舞》,找他来表演,但李坚已年逾七十,久已不舞,歌曲已记不清了。曹植认为前代的歌,也不适用于当代,就依照汉曲的格式,重新创作了五篇《鞞舞歌》,名为:《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10]。
这五篇总的来说是歌功颂德之作,但在每篇中都有一些具体的描写,如《圣皇篇》中描写曹丕登基分封诸王,诸王携带玺绶珍宝,金银彩帛,在武骑卫护,箫笳鼓吹中泣别皇母,远离京都前往封国,在临行时的感恩、离别之情。在《灵芝篇》和《精微篇》中叙述了一些孝子、贤女的事迹,歌颂魏朝“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的德政。《大魏篇》是描写魏朝群臣为皇帝颂寿宴乐集会的盛况,会中有百戏演出,乐人舞鼙鼓等节目。《鞞舞歌》如下:
从歌中可知当时的歌舞百戏中,有扮成白虎、辟邪、舍利兽的象人表演;有扮演骐骥的舞蹈和凤凰的唱歌,又有舞人的《鼙鼓舞》(图35)。
图35 鼙鼓舞 陕西神术汉画像石
图36 大校猎 淮北汉画像石
在《孟冬篇》歌中写了“大校猎”的场面:“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华盖。”校猎的场面就更加壮观(图36):
图37 象人斗兽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这种大校猎的场面,一种是实际的田猎,另一种是在宫观广场举行的校猎的表演。在汉画像中有生动的形象记录。如南阳汉画像的象人斗兽,画一戴面具的象人,跨步张臂,力拒一犀牛。犀牛有翼,一角,曲颈低头前抵,作拼死斗(图37)。犀性凶猛,皮坚厚,可以制甲。《淮南子》记:“王子庆忌(吴王僚之子)足蹑麋鹿,手搏兕虎。”兕就是雌犀牛。安邱一幅汉画像中,有一人足踏麋鹿,可能就是吴王僚之子庆忌,左右两旁有两个飞奔而来仗剑的武士。
斗兽校猎,是《角抵戏》的一种,扬雄《长杨赋》说:“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胡人生缚之。”《汉书·成帝本纪》:“成帝时,大批胡客来汉,在长安宫表演大校猎。”表演之后,不少西域人获得汉朝官爵。在南阳汉画像有一幅画着一熊与一牛相斗,在牛后有一胡人,高鼻髭须,头戴尖顶小帽,裸上体,乘斗牛抬起后腿之际,为牛骟睾丸。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间,这个骟牛的胡人单腿跪于飞起的牛蹄之下,左手托住牛的睾丸,用右手的利刃将它割除,只见他头不低,眼不瞬,干净利落,从容镇静,显示他骟牛马的绝技。从熊牛相斗的场面,可知这是在校猎场上的精彩表演之一(图38)。
图38 胡人骟牛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这种胡客大校猎的表演,最惊险的是斗虎。南阳汉画像石,画中一胡人持短矛截住一虎的去路,猛虎张皇回顾,见一骑者追来搭箭欲射(图39)。
图39 胡人猎虎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山东安邱汉画像石,画三勇士执剑举戟围捕一梅花鹿(图40)。郑州汉画像砖,画一戴兽面的象人,侧身回首引弓射一凤鸟,凤鸟展翅欲飞(图41)。河南汉画像砖,画一凶猛野猪把人撞倒在地上仰面朝天用手勇抵猪嘴,惊险万分(图42)。南阳汉画像石,画二象人一人徒手,一人执戈追一野牛,野牛俯首扬蹄狂奔(图43)。
图40 象人捕鹿 山东安丘汉画像石
图42 胡人斗猪 河南汉画像石
图41 象人射凤 河南郑州汉画像石
图43 象人逐牛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曹植的五篇《鼙舞歌》,使我们对魏朝皇室的规矩礼法,宫廷的宴享、校猎活动以及对鼙鼓舞的演出特色增加了了解。同时也清楚了歌唱是《鼙鼓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歌有叙述的特色。在歌的结尾处有“乱曰”的结束乐段。如《灵芝篇》和《孟冬篇》都有“乱”。“乱”段一般是表现管弦交响、歌舞繁会的高潮部分(在《相和大曲》条中还要介绍它)。
《鼙舞》发展到南朝梁,名为《鞞扇舞》。《古今乐录》说:“《鞞舞》,梁谓之《鞞扇舞》,即《巴渝》是也。鞞扇,器名也。鞞扇上舞作《巴渝舞》,至《鞞舞》竟。”“鞞扇”,顾名思义,疑是鞞鼓的形制有了改变,“鞞”是双面扁圆形有柄小鼓。至于“鞞扇”是不是改变为扇形的单面鼓了?这有待于出土物或历史图片的证明。至于《鞞扇舞》即《巴渝舞》的说法,这是一种误会。到了《隋书·乐志》竟写成“《鞞舞》,汉《巴渝舞》也。”实际上这一误会是因为梁朝表演《鞞扇舞》前先演《巴渝》,在《巴渝舞》后以《鞞舞》作结束,以致二舞的名称相混,这在《乐府诗集》的《鼙舞歌序》中已经解说清楚了。
《鼙舞歌》还有晋傅玄、唐李白、李贺写的歌辞,可见《鼙舞》一直到唐代还在流传。
双面扁鼓和单面扇鼓的舞蹈至今在民间都可看到,很可能是汉、魏以来《鞞舞》和《鞞扇舞》的流传。
《建鼓舞》,建鼓是鼓名,“建”是“树”的意思。这种鼓是以木柱贯穿鼓的腰部将鼓树立起来,柱下有纵横十字形的四足跗,柱上施华盖,盖上有旌羽流苏,顶上有鸟饰。乐人在两旁各击鼓的一面,边击鼓边舞。《建鼓舞》的图像较多,比较典型的一幅是江苏沛县栖山汉画像石,击鼓的是两个束腰长裙的女舞人,建鼓华盖上的装饰作三叉形,挂着彩带流苏,在三叉架的顶端立着三个鸟形装饰。形象富有原始的宗教色彩(图44)。
图44 建鼓舞 江苏栖山汉画像石
《建鼓舞》的舞人,一般多是男子,如南阳汉画像,建鼓树在双头兽形跗的木柱上,鼓上有羽葆,左边舞人蹲步扬臂击鼓,右边舞人单腿跪地击鼓。右旁乐人执棒撞击镈钟,左旁乐人执桴击鼙鼓。这是一幅建鼓和镈钟,大鼓和小鼓交响的乐舞。另一幅河南方城汉画像的《建鼓舞》图,建鼓下悬挂二铃,建鼓架的上方和下方还悬有钲四面,可见两个舞人不仅要击鼓,还要兼击铃、钲。铃、钲与建鼓的合奏音响在汉代也是比较特殊的。
徐州汉画像石,画建鼓下有虎座,上有羽葆,羽葆上双鸟双龙,击鼓者为二女子,身材修长,着博袖长裙,婷婷玉立,举桴击鼓(图45)。徐州汉画像石,画建鼓,下缀二钲,击鼓人击鼓又间击钲,形成钲、鼓交响,后有二乐人摇鼗吹排箫与钲、鼓合奏。建鼓的羽葆如幄帐垂于两边,使乐舞声容画面集中,天空两只飞鸟,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气韵(图46)。铜山汉画像石,画建鼓、二钲悬于鼓上(图47)。铜山又一画像,为二女子击建鼓,左、右三乐人击钟、敲磬、吹笙伴奏,右下侧一女倒立表演(图48)。河南新野汉画像砖,画一低橦建鼓,鼓上羽葆飘扬,建鼓的上、下、左、右悬有四面鼙鼓,鼙鼓音高,建鼓音沉,高低音交响丰富了音色的变化。其上有三乐人跪坐摇鼗、吹排箫伴奏(图49)。山东微山县两城山汉画像石,中画一建鼓,二女子击鼓而舞,鼓后有二女子站立歌唱,左侧有乐人奏乐,右侧有弄丸、倒立、长袖舞及乐人吹竖笛,弹筝伴奏(图50)。
图45 女子建鼓舞 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图46 击钲建鼓舞 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图47 击钲建鼓舞 江苏铜山汉画像石
图48 钟磬建鼓舞 江苏铜山汉画像石
图49 击磬建鼓舞 河南新野汉画像石
图50 建鼓舞与百戏 山东微山两城山汉画像石
图51 飞跃建鼓舞 江苏邳县汉画像石
图52 低橦建鼓舞 江苏铜山汉画像石
《建鼓舞》虽然都是二人击鼓而舞,但花样奇多,增加了技巧难度,丰富了观赏性,如江苏邳州汉画像石的建鼓舞,鼓橦奇高,建鼓高,鼓手击鼓非极力高跳不可,可谓一景(图51)。与其相反是江苏铜山汉画像石的低建鼓,鼓低于人,鼓手击鼓非曲膝侧身才行,也算是一种特色(图52)。此图左侧有力士举重,一狗头人作舞,右侧有乐人吹竽、摇鼗,吹排箫伴奏。又一铜山汉画像石建鼓旁悬二钟,鼓手同时击钟,形成钟鼓交响(图53)。铜山汉画像石的《建鼓舞》更加新颖,二鼓手举桴击鼓的同时,各踢一鞠(球)(图54)。山东邹县汉画像石的《建鼓舞》与杂技“橦”(爬竿)结合,在建鼓橦竿顶上斜拉一绳(竿),在建鼓演奏同时,缘橦伎人,在斜竿上爬上,滑下表演各种特技。同时演出的还有长袖对舞、对打等(图55)。江苏邳州汉画像石与徐州市利国汉画像石的《建鼓舞》都属于与缘打结合的形式(图56、57)。
图53 击钟建鼓舞 江苏铜山汉画像石
图54 踢鞠建鼓舞 江苏铜山汉画像石
图55 缘橦建鼓舞(一) 山东邹县汉画像石
图56 缘橦建鼓舞(二) 江苏邳州汉画像石
图57 缘橦建鼓舞(三) 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建鼓舞》不仅有两人,还有四人击鼓的舞蹈,见于山东邹县汉画像石。鼓前二人,反向而走,做回身击鼓的舞姿。另二人正向鼓前奔来,四人均穿短袍、肥裤,步态动作迅疾豪放。四人轮番击鼓舞蹈的紧张气氛,活跃于画上。
《鼗舞》,“鼗”本作“鞀”,或作“鞉”,是一种带柄的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摇动,其耳槌自击鼓面,名为“播鼗”。《仪礼·大射仪》注:“鼗如鼓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也。”鼗鼓作为乐器在汉画像中经常见到,乐人一手执排箫吹奏,另一手播鼗。作为《鼗舞》比较少见,单手的《鼗舞》见于沂南汉画像石,在《鱼舞》(一说为《鱼戏》)的前后有三人播鼗而舞,前边一人做单腿跪地的姿势。这三人《鼗舞》实际上是与《鱼舞》行进合舞的乐人。
双手执鼗的《鼗舞》见于滕县龙阳店汉画像石,这是一幅包括了《建鼓舞》、《巾舞》、《鼗舞》,以及杂技的群舞图,共有伎乐人18位,两个《鼗舞》舞人在画面上方左右两角,左边舞人作侧身大跨步的跳跃,两臂执鼗前、后分开,头留向后。右边舞人两手前、后分执鼗做跪步的动作,舞姿生动(图58)。
图58 鼗舞建鼓舞 山东滕县汉画像石
《磬舞》,击磬的舞蹈史籍无文,但在汉画像中实有击磬之舞,见山东汶上县孙家村画像石。画编磬悬于架上,有三舞人击磬,右一人单腿跪地,一腿前伸,身体后仰扬臂击磬;中一人弓步半跪,双臂成一斜线反身击磬;左一人背身前行,臀部翘起,扭身后望,两臂前后分,姿态优美。画面右上方是五位乐人奏乐:右起一拊掌,二鼓瑟,三吹笙,四与五吹排箫兼摇鼗鼓。
击磬的舞姿又见于战国狩猎铜壶及成都百花潭战国乐舞铜壶的乐舞画面中。
《鼓舞》是汉代杂舞之一种,舞人踏鼓而舞。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娟似神。……”这是一种运用高难度翻转技巧在鼓上表演的舞蹈,流行于两汉时代。山东嘉祥县汉画像石上的几幅图像生动地显现了这种舞的形象。如(图59):画的右边有三人表演《鼓舞》,地上摆着五个鼓,中间一人用左手扶在第一面鼓上,用右膝抵在第二个鼓上,用右脚尖抵在第三面鼓上,用左膝抵在第四面鼓上,用左脚尖抵在第五面鼓上,他的左手执桴回首向上,表示他已履经了五鼓的胜利姿态。其右一人,两手扬起示意其让开,他已准备登鼓。图60,也是三人表演,地上摆着三面鼓,右一人已路鼓而过,甩袖回顾,第二人倒立在两个鼓上,第三人已踏上了左侧一鼓。图61,表演者二人,地上鼓四面,左一人正走在两鼓上,右一人在两鼓上曲膝倒立。从以上三图可知,《鼓舞》是一种杂技性较强的舞蹈,又具有一定的情节内容。
图59 鼓舞一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
图60 鼓舞二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
图61 鼓舞三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
图62 盘鼓舞 河南洛阳汉代陶俑
《盘鼓舞》又名《七盘舞》,舞人足踏盘鼓而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之一。张衡《七盘舞赋》:“历七盘而屣蹑”。卞兰《许昌宫赋》:“与七盘其递奏”。王粲《七释》:“七盘陈于广庭。”此舞名为《七盘舞》,有人释其为象征北斗星;还有二鼓,象征日月。踏于其上,像登仙遨游于太虚之境。然而汉画上的盘、鼓数目并不一样,如山东沂南汉画像石上的《盘鼓舞》是7盘1鼓,舞人是一男子,双袖飘扬,动作迅急生动。山东历城汉画像石也是七盘一鼓,舞人是一头戴花冠,长袖细腰的女子。南阳汉画像石许阿瞿墓的《盘鼓舞》是4盘2鼓(参看图60、61)。河南新野汉画像砖是6盘1鼓,河南洛阳汉代陶俑《盘鼓舞》是6盘(图62)。此舞有独舞也有群舞,在踏盘、鼓的同时舞巾或舞袖,有踏鼓技巧的比赛,个别有简单的情节。傅毅《舞赋》对《盘鼓舞》的演出,有精彩的描述(见第六章)。
《踏鞠》见于南阳汉画像石,画面左侧一舞人,头梳高髻,着紧身长袖舞衣,展袖而舞,足踏两鞠,其左一伎在案上倒立,一戴猪嘴假面,大腹便便的男优伴舞,左侧三乐人,一抚琴、一吹竖笛、一击鼙鼓伴奏。踏鞠之舞,可算是少见的一例(图63)。
图63 踏鞠与百戏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