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非凡之路

未必有用的练习

你开车多长时间了?最近,我大致计算了一下,发现自22年前拿到驾照以来,我平均每年行驶近2万千米,总共行驶了约42万千米,如果平均时速为40千米左右,那么我在驾驶上花的时间几乎正好有1万小时。

但我并不是世界一流的驾驶员。实际上,和刚拿驾照那时比,现在的我毛病更多,也不熟悉交通法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打算跟本书目前为止的核心观点唱反调吗?我不是应该从练习时间角度解释怎样才能达到专家级水平吗?其实,也不尽然。

我开车的情况如何呢?当然,我的累计驾驶时间足够长,但我因此收获知识与技能了吗?我好像并没有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更确切地说,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开车时,我在想晚饭做什么,在和车上的人说话,也可能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用手指在方向盘上漫不经心地打着节奏。实际上,我是像自动驾驶仪一样机械地开着车,根本没动脑子。

这个例子听起来也许有些极端,但是(从不那么极端的角度来讲)出人意料的是,这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情况相符。我们干活时总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或是全然游离在外,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我们只是例行公事。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研究表明)许多职业的工作时长和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牢固的因果关系。只是耗时间,却缺少全身心的投入,是不会成就卓越的。

当然,有些工作需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正如第1章所说,消防员和护士一直都在挑战自己能力的上限——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人们就会失去生命。漫不经心走过场可不是明智之举。因此,该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和专业技能的高低紧密相关。那些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第一线的人向来都是该领域的一把手。

上一章中提到的收银员也是如此。计算务必准确无误是该职业不变的准则,加上一旦出错,公司账目立即就会有所显示,因此,收银员需要不断接受挑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不过,在许多工作和运动项目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无止境的时间累积都成了无用功,你的水平没有丝毫起色。每周日,我都会去打网球——和朋友一起放松身心,然后再去俱乐部的茶点室吃个热腾腾的三明治,轻松愉快且能增进友谊。不过,这和大满贯冠军进行的练习没有半点相似之处。5年过去,我一点进步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一直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机械地走着过场。

看看A行中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试着重新排列字母,还原它们。然后再重新排列B行中单词的字母顺序。

如果两个表中的单词你都重新排列好了,你会注意到其实每一行的词都是同一个:FATHER,FOOTBALL,DOCTOR,OUTCOME,TEACHER。唯一的不同就是A行比较简单,只需要调整一次字母顺序,而B行中的字母排列得乱七八糟,重新排列也就难了很多。

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重新排列过A行的人们后来被问起A行有哪些单词时表现欠佳,即使已经成功破解了这些单词,他们也回忆不起来。而破解较难B行的人们则表现了出色的记忆力。

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因为字母排列得杂乱无章,重新排列便有了难度,这就迫使你无法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必须有所行动——你得停下来思考一下,得全神贯注地研究这些词,搞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简而言之,你被迫关掉了“自动驾驶模式”。在你努力思考的短短几秒中,这个单词早已刻在了你的记忆中。

以上这个例子取自心理学家S.W.泰勒(S. W. Tyler)的研究成果,着重强调了当练习充满挑战而不是简单易行时,其影响力的巨大。“大多数人在练习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毫不费力就能完成的事情上,”埃里克森说,“专业练习就不同了。你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地去做那些你不怎么擅长的事情,你甚至可能对此一窍不通。各领域研究表明,只有努力攻破短板,你才能在自己心仪的领域拔得头筹。”

到目前为止,本书的重点一直放在成为业内顶尖所需要的练习量上,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长度令人惊愕不已——至少需要10年这样的时间跨度。但是,现在我们要深挖专家级水平的另一方面,相比之下,这一面更重要——练习的质量:水平一流的专家为了达到大师级别会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在一万个小时的每一个小时里,他们都全神贯注,每个小时的付出都学有所得。

埃里克森称之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以便和我们大多数人进行的练习区分开来。我将其称为“目的性练习”。为什么这样叫它呢?因为志存高远的冠军们在练习时向来有一个明确、坚定的目标:取得进步。练习中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和每一秒,这个目标都指引着他们活跃思维、伸展身体,推动他们打破自身能力的上限,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任务中,训练课程结束后,毫不夸张地讲,他们简直变了一个人。

回头想想柏林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们。顶级演奏家的练习时间本身并不多于水平欠佳的小提琴手。确切地说,二者的差异在于投入目的性练习的时间的长短——小提琴手们自己都说,这种练习最有助于提高水平。顶级演奏家能维持高效率的练习更长时间,而其他人没能做到。这是关键区别。

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我将以体育界及其他行业最杰出的人物为例,探讨目的性练习的核心内容——它的含义、优点以及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设计和归化。而现在,以我个人在乒乓球领域的经历为例,我们将会对接下来的论述方向有个清楚的认识。

15至19岁期间,我一直在用英国当时的传统方法进行练习:常规动作模式,即对手发球,我先正手击球,然后反手击球,然后循环往复,一遍又一遍。这种练习方式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压力,但只是因为如此循环往复十分消耗体力,并不是因为它对身心有什么特殊要求。

但在我刚满19岁时,我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自中国的陈新华是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他在和一位可人的约克郡姑娘结婚后搬到了英格兰。当时有传闻表示他打算退出乒乓球坛,但在一番长谈后,他同意收我为徒。虽然我们只在雷丁市郊的一个小训练厅里相处了几分钟,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他的训练理念和我所见过的或是设想中的完全不同。

对打时,他不是用一个球,而是在球台旁放一桶球(这点和网球冠军威廉姆斯姐妹的父亲理查德·威廉姆斯的风格非常像)——约有一百个,然后向我“开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速度,打各种旋球给我,但是永远都不犯规(这最能说明他在做教练方面的天赋)。这样一来,我自身的能力上限在不断升高——速度更快,动作更灵活,技术更娴熟,预判更准确,时机把握得更合适,反应也更快。

为了跟上“多球”训练,我的身体和思维被迫“升级换代”,而作为回应,陈教练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要求,最后加宽了我那一端的球台(加了半个球台那么宽),这样一来,我得加强脚上功夫,才能满足这一超高要求。5年下来,我的动作、速度和球感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我的世界排名也不断上升。

仿佛在一瞬间,中国乒乓球事业的成功之谜解开了。多年来,人们一直把中国球员的成功归因于反应速度快、有秘密食谱以及其他神秘因素。还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训练时间比别国运动员长。但他们不是训练时间长,而是训练方法巧妙。他们训练的目的性更强。实际上,这种训练让他们的效率仿佛坐上了火箭。

随后,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我真的变了一个人,这不是心理作用。长久以来,我被迫突破自我极限,用埃里克森的话说,我处理的任务“是超出现有可靠水平的,但是通过重复训练逐渐提高技能,在长期训练后,人们便能完成这项任务”,我身体的灵活度和思维的敏捷度都突飞猛进。

值得再次说明的是,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就要朝着自己目前力不能及的目标奋进,而且要十分明确如何弥补这一差距。在持续不断的重复训练作用下,加上精神高度集中的影响,差距终会消失不见,然后,你又会发现超越你现有水平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