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忠厚老潘

梁欢开车回到“工地”。这里本来是江边一处农田,现在被推平,搭建起了数千顶帐篷,成为了修堤工人的临时“工地”。

梁欢把车停到自己帐篷前,邀请孟繁尘下车参观他们的“宿营地”。他们乡的营地边界很显眼,四周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每面旗子上都写着“清河乡某某村民兵连”或者“清河乡民工突击队”、“清河乡劳务派遣公司抢修抢建救援队”的字样。

孟繁尘呵呵一笑,“嗯,效果不错,确实显眼。可你为什么把这些旗子留在‘家’里展览?显摆给谁看?”

梁欢轻蔑的回复一句,“政治上的事,你不懂”,并没有详细解释原因。梁欢直接把孟繁尘拉进帐篷,轻声笑道:“给你介绍一位‘好大哥’。咱们乡的武装部长潘志国。”

进了帐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潘志国操着一口浓重的安徽口音,正隔着电话与对方“讨价还价”,商议着派工人数和“生活工作待遇”。

潘志国右手拿着电话接听,左手拿着另外一部电话的话筒,还把那个话筒紧紧捂在胸口上。见到梁欢和孟繁尘进来,只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与对方“争吵”。

梁欢来不及给两人介绍,主动上前接过潘志国左手那部电话,“轻声细语”的和电话那边聊起了“派工事宜”。

孟繁尘环视帐篷内的环境,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战役指挥所”,里面布满了电话线、网线、电线,几个行军床,被褥散乱的堆放在床上。四张办公桌,每张桌子上随意堆放着散乱的文件和数据报表,还各有一部电话、一部电脑。

潘志国和梁欢各自的电话还没接完,另外一张桌子上的电话再次响起。梁欢连忙示意孟繁尘帮忙接听。

孟繁尘先从桌上拿了纸和笔,然后接起电话,先说了声“您好。”再问“您哪位?请问您有什么事情?”

对方没有听过孟繁尘的声音,被孟繁尘“文明”的电话用语搞得有些“摸不清情况”,降低音调,疑惑的询问:“这里是清河乡民工突击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次提高音调,以命令的口吻说道:“我是区防汛救灾指挥部,请你们立刻派十名水管工到沧澜街景园小区。那里的自来水管道发生了渗漏,四栋居民楼的自来水‘流着黄汤’。到那里之后请与物业联系,电话是***。”

孟繁尘记下对方要求,故意看向梁欢,大声重复、核对通话内容:“十名水管工,沧澜街景园小区,联系电话***。对吗?”

梁欢边接打电话,边对孟繁尘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同意。孟繁尘立刻回复对方:“好的,没有问题。我们自己过去是吗?好的,这就出发。再见。”

梁欢也接听完自己手中的电话,又打了两个电话出去,把他和孟繁尘接领的“任务”安排了下去。

潘志国也终于“吵”赢了对方,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电话。但电话声此起彼伏,三人如同打仗一般,来回接听电话,与对方“协商”、“争吵”和“周旋”,根本没有空暇相互交谈。期间,不断有“工长”带着工人回来,又不断有“工长”带着工人出去。

直到夜色深沉,帐篷内的电话才“消停”了下来。孟繁尘揉了揉险些被电话烫伤的耳朵,向梁欢抱怨,“不小心被你抓了‘壮丁’。我说梁大乡长,你手下的那些‘兵’呢?怎么成‘光杆司令’了呢?”

梁欢心中得意,哈哈大笑,“‘生意’太火爆了,全都派出去‘占领’市场了。等过两天咱们乡第二批‘民兵’支援上来,应该能轻松两天。”然后拉过潘志国,给两人作了正式介绍。

潘志国四十左右年纪,身材不高,但很“结实”,一脸憨厚,穿着一身洗得发旧的迷彩服,头发、胡须杂乱,明显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在意形象的粗犷汉子。

他是清河乡土生土长的本地干部,按梁欢的说法,“是靠卖苦力混进干部队伍的。也是典型的‘沙和尚’式干部,任劳任怨,默默无闻。”

潘志国不善言谈,嘴比较拙,和孟繁尘“尬聊”几句家常,对两人说了声,“你们先聊着,我去做饭”,转身出了帐篷。

梁欢轻声一笑,对着潘志国背影喊道:“潘哥,车上有我新买的腊肠。我还帮你‘受了贿’。江峰集团的小张总给你送了些烟和酒啊。”

潘志国哈哈大笑,回复一声“知道了”。

孟繁尘指了指帐篷内那几张破行军床和办公桌,“你打算在这招待我?让老潘这个大老粗主厨?”

梁欢一边收拾桌子准备吃饭,一边调侃孟繁尘:“如果孟大少爷肯慷慨解囊,我们不介意去豪华酒店体验体验贵族生活。”

孟繁尘指了指帐篷外的商务车,提醒梁欢:“你这个‘贪官’,能不能低调一些?”

梁欢眼睛一瞪,“哪个‘贪官’肯来这里住帐篷,老子奖励他一个大大的‘功勋章’。那车是我从张扬那里抢来的‘战利品’。这次我们带人到九江,他帮了大忙,却也从中得了大利。那个‘江峰’集团,是他舅舅的公司。有我们这几百令他‘放心’的技术工给他兜底,他们抢接了不少的项目。”

张扬是梁欢、孟繁尘两人的同届同学,但不是一个系的。其实在学校的时候,梁欢和张扬也仅仅是“相互认识”,并无深交。但梁欢很擅长搞好人际关系,通过那本“小册子”上的信息,他很快与张扬这个“同榜进士”建立了联系,发展成了“莫逆之交”。

孟繁尘悄悄指了指帐篷外的潘志国,询问梁欢:“靠得住吗?”

梁欢轻轻点头,小声说道:“我在乡党政联席会上提出派民兵来九江‘扛旗号’,‘闯出路’,打开劳务输出渠道。班子成员之中争议很大。老潘是最坚决支持我的人。张部长亲自打过招呼的‘自己人’,主管农业的姜副镇长、组织委员马艳,都没有老潘坚决。他是个很务实,也很有‘头脑’的人。别看他一副‘五大三粗’的样子,‘眼光’和‘心胸’宽广着呢。我侧面了解过,他上边,没有‘靠山’。是全凭实力和功劳上来的干部。在村干部和百姓中的‘口碑’很不错。是个值得结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