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六个大区研究所,各自拥有不同的学科发展方向。鉴于成都地质矿产研究的地域优势和研究基础,则以发展沉积学为研究目标。为此,刘宝珺先生于1982年初由成都地质学院调入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由教学转向以科研为主。有幸与刘宝珺先生相识并共事,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在沉积地质学的学科领域研究中,颇有教益。

早期,刘宝珺先生在执教期间,以水动力分析思路研究床砂形态,迈出沉积岩石学的范畴,拓展了沉积环境、沉积相与盆地的相关性和成矿作用的研究,并取得成效,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为沉积地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记忆中,刘宝珺先生到成都矿产研究所的几十年间,有三个重要的举措,促使该研究所成为沉积学研究中心,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沉积学科骨干、科研带头人以及良好的科研团队。

首先,培养人才。

沉积地质学既具理论性,更富实践性,并涉及与沉积学相关的多个地质边缘学科。沉积学的发展也需与国际地学接轨,认识学科新动态,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因此培养人才则是重中之重。为此,刘宝珺先生充分利用个人在国际地学界的优势,在地矿部的支持下,邀请国际地科联沉积学会历届主席,各国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构造学家来华讲课,并实地考察。如加拿大三位学者分别讲授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生物礁;德国学者主讲事件沉积;荷兰学者讲现代海岸沉积;英国学者讲盆地分析等。除此,还邀请国内学者讲授沉积相、遗迹化石、生物碎片等。

十多年间,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出面主持、举办的全国性的大型学习班十多次,每次有一二百名学员参加,一般五到十天不等,有的达半个月之久。学员不仅来自地矿部,还有大专院校、煤炭部、石油部门的地质人员参加,由此掀起沉积学学术研究的热潮,也是沉积学发展的鼎盛阶段。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地质者的视野,了解了国际沉积学的现状、热点问题及前沿研究领域,同时也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沉积学研究者。在此期间,刘宝珺先生多次带领成矿所的地质人员同赴野外考察,现场讲解并分析沉积特征的成因、沉积序列演化。刘先生对地质体的观察思路、分析方法,提高了吾等认识露头沉积学的实践能力,为引申分析沉积地质体的演化打下坚实的实践能力。这一举措,刘宝珺先生功不可没。

其二,开创新一轮的岩相古地理研究。

我国古地理研究和编图,始于五十年代,刘鸿允先生以地层为依据,编制《中国断代古地理图》;八十年代初,王鸿祯先生以构造活动论的思路,编制《中国古地理图集》。地质矿产部在“七五”期间设一专项,将“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以下简称“南古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以沉积地质学为基础,以板块构造和构造活动论为主控,编制新一轮的岩相古地理图,由刘宝珺先生组织实施。

南古项目,可称为一浩大的、多学科组队的协作工程,项目设置了八个二级课题、四十七个三级课题。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在刘宝珺先生主持下,组织了由沉积学、构造、地层、古生物、矿床等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参加,并负责总项目的统筹。除此,参加项目的包括南方各省地矿局有实践经验地质工作者、地质院校以及石油系统人员等,共三十个单位、三百三十二名地质科技工作者参与。

庞大的科研协作组团,可谓地质系统的首列,历时五年完成任务,出版了《中国南方震旦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图集》、《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专著、《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三叠纪八个地质时代的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七本专著等系列丛书。

王鸿祯院士认为,南古项目的系列成果和古地理图集,以八十年代的最新理论、构造活动论和演化阶段论,阐述了基底构造演化与盆地演化的关系,在古地理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至今该成果仍是古地理研究的典范之一。

其三,追踪当前沉积地质学的前沿及热点。

刘宝珺先生极为重视国际沉积学的发展前景,宗旨是为国内沉积学界的研究水准与国际同步,特别是对幕式事件沉积认识的定性、推广层序地层学的应用有重大的贡献。

岩石地层中的任一界面之间,均是事件的响应-沉积间断,但作为地质历史中罕见的幕式事件沉积物,保存极少,识别、判断此特征极为重要。

四川兴文二叠纪风暴岩是罕见的幕式事件沉积,为刘宝珺先生首次发现,一时间国内掀起风暴岩热潮。

为准确识别、辨认风暴岩,刘宝珺先生从风暴流形成的盆地背景、水动力条件和风暴流的运动轨迹,以及对底层沉积物的破坏和改造,形成特殊的沉积构造和地层序列,如口袋构造、粒序性、丘状交错层理等,它和地层中常见的密度流、浊流沉积、重力流以及强风浪的沉积物有极大不同,不可混为一体。对引导地学者,慎重定性保存下的罕见事件沉积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层序地层学的兴起,是九十年代地学的又一次革命,改变了沉积学者的传统观念,以活动论、三维时空立体观识别有成因联系的地质体。刘宝珺先生提出以层序地层学的新思维,作为分析沉积盆地的重要手段,提出构造控盆、构造与盆地分析相结合新认识。

吾等与刘宝珺先生共事多年,悟到他对地质事业的敬爱,对地质体的求实理解和慎重识别的分析思路,细密观察地质现象的思维方式,受益匪浅。借此序,亦示谢意。

许效松[1]

2017年12月于成都


[1] 许效松: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四川省学木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