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事而信:熊远著传
- 覃兆刿 马继萍 朱沛沛
- 1330字
- 2021-12-16 17:31:46
第一章 大山里走出的英俊少年
生在商贾与书香之家
图1-1 2014年11月4日,采集小组赴竹山县采访熊远著堂妹熊远应(左起:朱沛沛、熊远应、孟月)
在大巴山与武当山之间,有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湖北省竹山县,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故名竹山。1930年7月8日,熊远著就出生在竹山县城关三街的一个大宅子里。熊远著祖籍江西,据说是为了躲避太平军逃难到竹山此地,远眺山清水秀、环境怡人,先辈便在这里定居,从此生儿育女,世代繁衍。熊远著的太祖父早年挑筐卖油,做些小生意,后来在县城以开榨坊做香油生意发家。太祖父还曾考中进士,录取金榜,被一路送到郧阳,再到竹山,很是风光。后来太祖父做了私塾先生,专教高官子弟。熊远著的祖父也曾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但考完回家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熊远著的父亲熊万新(又名熊小石)从小在书香世家长大,饱读诗书,但生活浪漫,嗜烟酗酒,曾先后在竹山任联保主任和小学教员,1952年因肝病去世。母亲黄桂芬是家庭妇女,掌管家中经济,1975年因肺病在武昌去世。熊远著排行第二,姐姐熊琨瑜,大妹熊秀瑜,二妹熊继瑜。叔父熊觉民,曾任国民政府均县法院书记官,舅父黄华民,曾任国民政府地方参议员和商会会长。
无疑,熊远著从小的生活环境是优越富足的。在他的记忆里,竹山城门洞外第二到第四个铺面都是自家的,匾牌上还大大地题着“文盖果丰”四个字。外祖家也是竹山县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生意做得很大,号名“和兴彩”,盖了当时竹山的第一幢洋楼。那时家中有一个老妈子和一个小丫头做用人,全家人吃饭、洗衣都有用人伺候。熊远著日后回忆起儿时家庭的经济状况时写道:
收入每年小麦棉花一千斤左右,房屋两幢(详情不明,因当时一直在中学读书,未理家事)[1]。
在竹山,过春节有个习俗,每到腊月各家各户都要杀年猪,还要煮几斤乃至几十斤猪肉请街坊邻里饱食一顿,名曰“喝年猪汤”。熊远著记得那时每逢杀年猪时的盛况。时值腊月,一到“喝年猪汤”的时候,家里就会大宴邻里亲朋,其时人来人往,显得格外热闹。这大概也是他关于“猪”最早也最清晰的记忆了。
在熊远著记忆中,父亲熊万新应该算得上竹山有名的“大少爷”了,生活安逸,每餐有酒有肉,经常借酒吟诗,颇有隐士之风。儿时的熊远著虽然觉得父亲嗜烟酗酒,脾气不好,生活态度也十分消极,但对他的才学还是打心眼里佩服的。正是自幼受父亲热爱诗文的影响,耳提面命,长期的潜移默化,他对古文、诗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涉猎了不少古籍经典。
作为家中的独子,童年的熊远著极受家人宠爱。他小时候个子很高,但身体很是单薄,为了给他滋补身体,母亲经常为他开小灶,单独炖些补品,有时还特意加上几味中药一起炖,一心巴望着宝贝独苗能变得更加茁壮。熊远著受到的特殊待遇让妹妹们羡慕不已,住在老家郧县的堂妹熊远应至今仍记得当年的一件趣事。那时熊远著父亲与叔父熊觉民两兄弟还没有分家,有一天早上,熊远著的小妹妹熊继瑜和小堂妹熊远应看到炉子上又炖着给熊远著的补品,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两个嘴馋的小丫头实在忍受不了美味的诱惑,便趁周围没人时悄悄品尝起来,不大一会儿工夫竟把一罐子补品消灭了一大半。要是被发现怎么办?两个小馋猫悄悄地在锅里兑进好多水,还偷笑着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可等到熊远著起床吃补品时,只一口便发觉味道比平时格外得淡,两个小鬼头只好招认是她们动了他的专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