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事而信:熊远著传
- 覃兆刿 马继萍 朱沛沛
- 9905字
- 2021-12-16 17:31:45
导言
图序-1 熊远著(2009年第3期《世界农业》“封面人物”)
“猪粮安天下。”猪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肉类食品,如同米粮一般重要。猪肉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蛋白质和能量,还能通过烹饪成为丰富多样的美味佳肴。熊远著院士的学术生涯就是围绕猪的育种和养猪事业而展开的。
熊远著(1930—2017),著名动物遗传育种专家,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1930年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1959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现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养猪学分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原农业部畜牧专家顾问组成员,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熊远著一直执着于猪育种和科学养猪事业,在动物遗传育种特别是在猪育种和猪肉品质改良方面潜心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我国养猪事业发展和养猪学科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要经历与学术贡献
湖北省竹山县,是熊远著院士的出生地,这里地处湖北最西北,与河南、陕西和四川接壤,是“一脚踏四省”之处,因而这里虽山高林密,却并不闭塞。书香门第、富裕的家境和独子的身份,使熊远著比同龄人能接受到更为系统持续的学校教育。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正是战火纷飞和社会变革震荡之际,竹山熊氏殷实的家境也日益衰败。持家的母亲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不曾让他中断学业,幼小的熊远著,也总能凭借其刻苦的学习精神取得优异的成绩。
40年代,熊远著先后就读并毕业于竹山县立中学和郧阳高中(原湖北省第八高级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有幸遇到原系河南大学教员的杨景春[2]老师,杨先生的认可和鼓励,让熊远著坚定了未来“读大学、留学、当发明家”的志向。由于战时环境恶劣,他在高中阶段罹患肠胃疾病,这为他后来在大学阶段身陷长期病痛埋下了祸根。
1948年至1950年春,熊远著辗转蜀地,试图借道四川水路下抵汉口报考大学,一路可谓险象环生。
1950年春夏之际,熊远著因中学时期成绩优异被推荐保送到华中农学院。大学阶段,他深受“五更痢”和“肺结核”的病痛困扰,以致不得不休学治病养病。复学时,所在兽医专业已在校院合并中移入其他高校,他只得就近转修畜牧专业,从此走上遗传育种研究和养猪科学事业之路。
1959年,熊远著毕业留校即下放至校办养猪场锻炼,开始了与猪棚朝夕相伴的生活。
60年代初,熊远著主持对湖北地方猪种资源进行了多年的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湖北省地方猪种的类型划分、分布与改良区划,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持、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资料。
70年代初,为适应世界猪育种方向的改变,熊远著在分析世界猪种类型演变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瘦肉猪育种工作的设想。
1972年,在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熊远著主持开展“湖北白猪选育研究”。
70年代末,他针对内地供港活猪品种差、面临丢失港澳市场的现状,及时提出“引进国外猪种建立改良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改方案,获得国家外贸部和农业部的采纳。此后,他十余次引进世界名优瘦肉型猪种资源,规划建立了核心育种群,创建了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并组织开展种猪集中测定工作,提高了亲本品种的纯度和质量,同时规划建立了70多个供港活猪基地。
80年代初,熊远著参加全国猪种资源调查,并任《中国猪品种志》编委。其间,他主持的湖北省重点项目——“湖北白猪选育研究”课题,培育出瘦肉型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1985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华中农业大学展出的瘦肉型猪——“湖北白猪”成为热门货,共有87家厂(场)商要求转让该项成果或预购种猪。1988年,该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其间他主持筛选的杂优“杜湖猪”,以肉质好、瘦肉率高成为畅销港澳的名优瘦肉猪,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0年代中期主持培育出多个专门化父、母本品系并配套利用,其中“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系优良种猪及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于2001年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其“‘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熊远著与人合作主持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于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80年代中期开始,熊远著带领团队先后开展了氟烷测验和PHI、PO2、PGD等生化遗传标记研究及其单倍型推断鉴别猪应激敏感基因研究,开发了PCR-RFLP等快速检测猪氟烷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出RYR1基因多重效应的利用途径与方法,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主持培育出瘦肉猪抗应激新品系。
90年代初,熊远著及其团队在国内最早组建“大白×梅山”猪资源家系,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猪的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研究,分离了21个与生长、肉质性状及繁殖性状相关的新基因和DNA分子标记。“瘦肉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十一五”优质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已通过验收,并连续主持“十二五”优质转基因猪新品质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这些成果为开展猪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熊远著的养猪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对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积极回应。他出成果最多的时候,正是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选育优质瘦肉猪、占领港澳猪肉市场、实现创汇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成为他潜心钻研、努力实现“湖北白猪”和“杜湖猪”及品系建构的强大动力。
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双向积累是熊远著大器晚成的关键。
通过湖北地方猪种资源和全国猪种资源的调查,熊远著对本土猪种资源分布和优良地方猪种心中有数,积累了对猪种测定和猪肉肉质检测的感性经验;多次海外引种和多国实地考察,为他的猪育种杂交组合方案确定、种猪测定和肉质检测提供规范的认识和启发。
70年代为我国大生产恢复时期,概率论、线性代数、多元统计和随机方法等的逐步应用,促进了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同时计算机日益广泛的应用也使过去许多无法进行的人工运算和分析成为可能。70—80年代成为数量遗传学向我国猪育种领域传播、渗透的繁荣时期,相关活动对我国猪育种工作的开展和观念的革新起到历史性的推动作用。[3]正是因为在国内较早地系统接触并将“数量遗传理论”应用于养猪实践,熊远著的猪育种研究找到了深入应用的方向。其“湖北白猪”“杜湖猪”及其品系开发,都离不开“数量遗传理论”的引领。
1975年3—7月,熊远著在东北农学院参加“动物数量遗传研讨班”。1978年,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全国“数量遗传”学习班学习三个月。这先后两次接受的数量遗传理论的系统知识,与熊远著心中的感性经验相融汇,为其育种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在熊远著主持承担“湖北白猪选育”的任务中,他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我国种猪资源情况和国内市场需要的基础上,考虑到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其团队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指导来设计选育方案,采用多品种育成杂交,群体继代选育和品种、品系同步选育的技术路线培育新品种。该技术方案得到了我国畜牧界前辈许振英先生主持的育种方法研讨会的论证与确认[4]。
熊远著等于1983年12月在《华中农学院学报》发表的《数量遗传在湖北白猪Ⅲ、Ⅳ系选种中的应用初报》,具体描述了数量遗传理论在瘦肉型湖北白猪Ⅲ、Ⅳ系的选种工作中的应用。首先是对猪种进行表型选择,主选遗传力高和中等性状的猪种。将主要注意力放在遗传力较高的活体背膘厚度和遗传力中等的平均日增值两项选种目标上,使得胴体性状与生长肥育性状这两类重要的经济性状均有代表。另外增加了外形评分这一非经济性状,尽管存在争议,但他与团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认为外形评分可能具有额外的市场价值。其次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方差,借以提高遗传力。通过试验与分析之后,他得出杂交组合中以大长通(大白猪+长白猪+通城猪)为优,终于育成了“湖北白猪”及其品系。之后,熊远著继续利用“湖北白猪Ⅲ系”作为母体,仍沿用数量遗传理论,与长白猪、美国杜洛克、汉普夏公猪进行杂交组合试验,通过性状比较得出“杜湖Ⅲ组合”优于其他两组,具有适应性好、生产性能高、肉质好的优点,且适宜于华中地区的环境。由此诞生了声名远播的优良瘦肉猪种——杜湖猪。
作为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进行瘦肉型猪杂交育种的先行者之一,熊远著以这一方式先后培育出瘦肉型猪种“湖北白猪”和“杜湖猪”,为猪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著名动物营养学家马承融教授评价此项成果对养猪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认为其对当时的肥猪生产提供了不同组合模式,具有指导生产的实际意义。
“湖北白猪”和“杜湖猪”是熊远著科研生涯中具有标志意义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他在科研上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主要体现在:
①科学地预测了国内未来市场对猪瘦肉需求的增长性和养猪饲料资源的不断改善的趋势;②考虑到当时供港活猪质量较低而面临着的严峻挑战;③完全用外来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新品种可能因适应性差、饲料管理条件要求较高而不能适应环境。“湖北白猪”开创了品种品系同步选育的先河。湖北白猪选育的一整套技术方案是在数量遗传理论的指导下,经周密设计和论证完成,其采用多品种育成杂交和群体继代选育等当代先进的育种技术,从品系选育入手,是品系、品种选育同步进行的典范,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这些研究填补了我国长期无高瘦肉率母本新品种的空白。
湖北白猪作为我国自主育成的著名瘦肉型母猪新品种(系),其生长速度、瘦肉率居国内领先,产仔数和肉质性状达国际先进水平。湖北白猪是我国创外汇最多的一个培育新品种。以“湖北白猪”为母本,以引进的瘦肉型猪为父本,进行系统的杂交组合试验,优选出瘦肉率达64%以上的杂交瘦肉型猪——“杜湖猪”,批量试销港澳,深受欢迎。“杜湖猪”的优良性状,使其荣获香港商会和外贸部门的金杯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成效显著。湖北白猪科技成果通过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开展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编写科普资料,传播实用养猪技术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当时累计推广优良种猪六万余头,推广到全国十多个省市,形成100万头商品瘦肉猪的生产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有关瘦肉猪肉质改良和抗应激品系的研究和开发,是熊远著及其团队的另一个科技攻关重点。从主持瘦肉猪培育开始,他便清楚地意识到“猪应激敏感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并暗中关注如何降低猪的应激敏感性。在有关“瘦肉型猪肉质早期活体选择和抗应激品系选育与利用”的研究之中,在深入分析锁定猪肉肉质劣变的原因之后,他开始主持对氟烷测验进行深入全面的实践。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相关技术的成熟发展,氟烷检测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对氟烷基因进行检测,这样既可以较早地进行淘汰筛选,又能节约研究成本。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熊远著大胆接受并运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包括“基因”理论。通过不断地选择、杂交,熊远著团队终于培育出抗应激系瘦肉猪,既保证了瘦肉率的优势,又维护了肉质的美味度,实现了瘦肉猪的品种优化。
熊远著在科研组织上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贡献:
一是重视为科研攻关搭建学术平台,并因此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他先后倡导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以及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1.5万头规模的育种试验场。
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猪种测定中心举全国之先,是我国养猪界首个“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实践平台,标志着我国种猪测定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受到了国家与行业的高度重视。“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种猪及商品猪的测定、动物营养、猪病检测与健康、基因型检测以及社会服务[5]。熊远著将多次海外考察的经验与长期实践的摸索相结合,制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育种方案、种猪测定制度和技术规程,同时组织对我国引进的核心种猪群进行集中测定,以提高亲本品种与质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因农业部委托的专项培训,种猪测定规程和方法在全国得到推广。在培训教材的基础上,1999年公开出版的《种猪测定原理及方法》使这些原则、规程和技术进一步系统化。
二是他特别注重研究与生产的结合,一直致力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成果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种猪拍卖会就是一种产学研成功结合的典范模式。2001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开始举办的种猪拍卖会,每届都能吸引来自国内外数以千计的养猪界相关人士前来参展观展,对良种推广和种猪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活动,让更多人懂得品种在养猪生产中的贡献率,也让养猪界的研究者、企业家、技术能手和相关产业人士互通信息,使有关养猪形势、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讲座深受欢迎。
熊远著还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同时编写科普资料,培训技术骨干,着力推动规模化、工厂化养猪的实现和发展,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采集过程与采集成果
熊远著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以湖北大学档案学专业师生为主,结合院士秘书刘真老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科周颖博士等形成团队骨干。采集小组从2014年暑期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系统梳理出熊远著院士的全部学术论著、学术年表,并将查阅或采集到的反映其成长和学术经历的实物文献资料和音视频访谈记录,整理成长达20万字的史料长编。
采集工作按照下面的思路进行:
图序-2 2016年1月26日,项目负责人覃兆刿与熊远著进行交谈(左起:熊远著、覃兆刿;朱沛沛摄)
一是先查直接资料,再查间接资料。在直接资料采集计划落实中,由于院士身体原因,直接音、视频访谈迟迟无法进行,且因初次交谈后经熟悉情况的人士提示,院士因生病神志受到影响,口述信息不仅记忆模糊而且出现多处与经历事实不一致表述,于是我们决定将查找方向转为静态直接史料的查阅。静态直接史料主要是保存在人事处的干部人事档案,学校档案馆的科研档案以及院士办公室的科研过程文件和档案资料。与此同时,采集小组全面搜集了院士论著信息,编整出系统的院士论著目录,使学术活动呈现出阶段和重心,学术成果划分出主次。在直接访谈困难的情况下,间接访谈显得尤其重要。为此,采集小组远赴北京、十堰等地采集到同行专家和院士亲属的口述访谈,采访多位与院士长期共事的同行专家,补充或印证了相关重要史实。
图序-3 2015年4月11日至25日,采集小组赴华中农业大学档案馆采集熊远著成套科研档案(左起:朱沛沛、张丽雯)
二是充分发挥院士秘书、院士同行专家和同事以及院士弟子的作用,保证专业话题不被误读。这种把握主要是从专业角度考虑的。采集小组多数成员虽有文献整理的优势,却在畜牧专业方面完全外行。为了保证采集活动的事半功倍,准确理解相关专业名词,准确评价院士学术成果的意义,突出研究的重点,采集小组多次联系院士秘书刘真老师、刘望宏教授和院士博士弟子周颖,充分听取他们在采集进展特别是访谈大纲方面的意见,注意发挥他们在访谈实施方面的沟通协调作用,使得采集对象的选择、采集大纲的拟写、采集问题的分配以及研究报告的重点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正式与随机的访谈形式相结合,重视技术标准又不唯技术标准。由于直接访谈迟迟不能实现,采集小组借教师节和春节看望院士的轻松氛围随机实现访谈目标,并且借助电视台的相关访谈间接实现传主的访谈目标。这种随机的访谈要么没有正式的形式和专业的设备技术保障,要么对我们的采集主体地位略有牺牲,因此也消除了院士和家属的防范,顺应了家属和传主的某种心理,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院士口述信息的清晰和确定性都十分有限,但终究还是可以由此准确定位院士本人毕生最得意的成果、最光荣的事件、最深刻的反思和最切身的体会,虽然对具体的事实事件无补,却对研究报告的总体把握非常有益。
采集小组最为系统有效的成果主要有:
一是获准系统深入地利用了熊远著院士的人事档案并将重要内容纳入“资料长编”。这一工作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中获得两份系统的院士早年亲笔传记资料,为有关院士出生家世及早年求学节点找到了清晰确定的依据;二是院士回忆与间接访谈的部分信息出现矛盾,人事档案的记载为信息辨识提供了证据。在系统的人事档案中,有关大学读书专业选择心路历程、科目及成绩、早年留校下放猪场锻炼的实践细节、有关科研项目验收中重视档案的做法、动乱年代的科研活动、老一辈科学家对其科研成果的评价、近年指导博士和硕士生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形等都获得了原始凭证的支持。
二是查阅并复制到熊远著院士的标志性成果“杜湖猪”研发的系统档案资料。该资料系统真实地反映了商品瘦肉猪“杜湖猪”从制订培育方案到实验、培育、评价和产业性开发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团队的协作创新经历和院士在专业技术和组织攻关方面的核心作用。这些资料既有宏观的计划报告文本,又有大量的实验测试数据和过程细节,极为详尽。经采集小组四人花十天时间完成扫描工作,为研究其学术成长和创新经历提供了典型的案例资料,也为将来有关院士学术成长研究和瘦肉猪培育科学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图序-4 2016年4月26日,采集小组在北京农林科学院与赵书广教授合影(左起:谢恺璇、马继萍、柏丽华、赵书广、孟月、朱沛沛)
三是采集到与院士有学术创新交集的外地老科学家视频资料。其中包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书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张沅教授等的访谈,他们在访谈中为采集小组提供了很多专业问题的细节,证实了熊远著院士学术研究的严谨求实以及在瘦肉猪培育方面的独特贡献。
四是通过多次联系采访到与熊远著院士同期开展研究的核心团队成员邓昌彦教授。通过采访邓教授,进一步获得了有关熊远著院士早期研究的经历和他在科研组织、学术创新方面的经历和掌故,了解到熊院士用心组建团队、关心团队成员方面的情怀和细节。
图序-5 2016年1月14日,项目负责人覃兆刿在华中农业大学采访邓昌彦教授并与其合影(马继萍摄)
图序-6 2016年4月27日,采集小组采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并与其合影(左起:孟月、朱沛沛、张沅、马继萍、谢恺璇)
图序-7 2015年5月28日,马继萍采访华中农业大学任竹青教授(左起:任竹青、马继萍;覃兆刿摄)
五是系统采访到熊远著院士的多位同事和同行学者。如华中农业大学左波教授、任竹青教授、徐德全教授、刘望宏教授等,获得了有关熊远著院士执着于养猪事业、重视种猪资源调查和猪场实践、重视学科平台建设(如全国第一家种猪测定中心、肉质检测中心和种猪拍卖会等)的细节和经历,确认了“数量遗传理论”在熊远著院士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到一些应用结合实例,也获得了有关院士对待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基因理论的积极态度以及在转基因猪问题上的谨慎态度,求证了熊远著院士大胆创新、不怕失败、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大器晚成”的背后原因。
图序-8 2015年5月28日,孟月采访华中农业大学徐德全教授(左起:徐德全、孟月;覃兆刿摄)
六是院士求学和学术活动的旧照片、原始手稿、论著原件等若干。采集的这类文献不仅使采集小组能置身于相应的历史时空,形成相应的情景认识,而且能借此启发相关访谈者的回忆,成为一个个事件和细节回忆的抓手。采集小组完成了采集任务中关于实物采集的要求,也解决了研究报告的插图问题。其中包括院士早期求学时照片、生病休养时照片、在养猪场和实验室工作时情景照片、参加学术会议和出访国外的照片以及有关专业的手稿,这些资料系统而又全方位地再现了院士的学术成长和发展历程,是可以长期利用和后期开发的珍贵史料。
七是通过对仍在院士出生地生活的亲属访谈,对院士早年家世和求学经历有所补充和验证。
八是通过对周颖博士等多位不同时期院士弟子的访谈,熊远著院士教学、科研和生活得以全方位地描述,有关院士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实验和动手能力、执着坚忍的意志品格等,都得到了全面而细节的反映。
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采集小组对于研究报告的写作采取了“渐进求实”的态度。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结合长沙中评时张藜教授等专家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正研究思路,对研究报告的章节进行了相应的充实和调整,经过对“长编”的消化,最终以现在的结构呈现。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几个难点:
一是熊院士早期求学经历特别是辗转蜀地的经历颇为复杂。采集小组通过认真阅读干部人事档案中院士早年的亲笔传记,参照家属回忆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比对,力求显现清晰的时间脉络。
二是熊院士大学期间上学、专业选择、休学养病、复学转专业等方面的具体时间衔接和具体经过情形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多有出入。采集小组通过照片、档案中个人传记、官方学籍管理记录和相关口述资料进行校勘,终于使时间节点和相关事实得以澄清。在院士对畜牧和养猪专业的态度问题上,采集小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承袭大多数有关熊院士报道中一开始即热爱此专业的说法,而是尊重院士档案中他自己在个人思想汇报和传记中的如实坦诚,实事求是地反映其思想上的变化,将院士对专业的态度从开始的“不屑”,转变为“敬重”,再转变为“热爱”,体现为一种真实的专业态度变化,合情合理,我们觉得这本身恰是一种真正思想上的“成长”。
三是熊院士的科研活动开展和成果出现与获奖并非首尾相接,而是环环相扣甚至交替重叠出现的,这为研究报告中章节内容的截取带来很大的困惑。为此,采集小组采取了总体上以时相序,而章节和章节内以事为目的做法,希望既不失学术传记的史著特征,也不失事件呈现和问题分析的相对集中完整。
研究报告在近20万字的“长编”资料基础上消化完成,思路上主要划分为六大块:
第一块是导言,综合介绍采集情况和研究思路;
第二块由第一、第二、第三章构成,介绍院士早年求学经历与“多舛”的大学生活;
第三块由第四、第五章构成,分别介绍其标志性成果——瘦肉型“湖北白猪”及其品系的问世,以及“杜湖猪”及瘦肉猪多元配套体系的建构。其中,院士受聘参与全国猪种资源调查与志书编研、多次出国引种考察、针对供港活猪市场危机的建议方案、猪育种杂交组合方案的确定等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文中都进行了着重介绍和分析;
第四块由第六、第七章构成,介绍种猪测定、瘦肉肉质改良和抗应激品系开发,可以视为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和对产学研结合的推动;
第五块是第八章,专门介绍对其研究影响深远的“数量遗传理论”及其应用,以及其对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理论等的态度;
第六块是结语,是报告的总结性内容,至为关键。采集小组尽量以采集或查阅的原始文档为依据,对于此前的相关新闻报道则谨慎参考。在写作中强调据实描述,客观呈现。采集小组希望通过具体的史料,显示其“大器晚成”的内外在原因,以此次采集的独立判断,来分析其独具的学术品质和个性风格。通过采集和研究,我们发现院士的成功与其明确的目标、坚毅的品格、感恩国家、大胆创新、务实求效、重视文档、强调协同、关爱社会、培育平台、乐观积极等密切相关。通过文献细致观察院士毕生求学和治学的曲折历程,通过认真分析访谈记录和院士对科研学术的精神内涵,我们发现其身上最为闪光之处在于一个“敬”字,其对研究对象的“敬”,对发明创新的“敬”,对基层实践的“敬”,对学术规范的“敬”,对理论前沿的“敬”,对社会责任的“敬”,是他能战胜困难,慎思笃行,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并获得成功的精神特质。因此,这一章以“敬事而信大器成”为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院士的学术成功之道。
此次参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活动,对采集小组成员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走近熊院士,回首他求学时期的艰难曲折,追踪他大胆创新的心路历程,体会他习行结合的点点滴滴,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一次重要的心理修炼。
[1] 华中农学院,前身为湖北省农务学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89年(光绪二十四年)上疏光绪帝,正式兴办,1940年称为湖北省立农学院。1952年,由全国多所农学院的整体或部分系(科)组建华中农学院,包括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2] 杨景春,河南大学老师,时因河南沦陷来到竹山初级中学任教。
[3] 彭中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猪育种工作进展。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编:《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熊远著、倪德斌:湖北白猪选育简史。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编:《养猪三十年记——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文集(1978-2007)》。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5] 付雪林,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工作简介(PPT),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