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咳嗽案

【案一】

谢某,女,44岁,2001年4月7日初诊。

1月前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间断于当地门诊使用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克林霉素、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橘红止咳胶囊及中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干咳,夜间为主,偶有少许白黏痰,难咯,咽痒即咳,咽干咽痛,鼻塞,流清涕,无发热恶寒,无胸闷气喘,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西医诊断:

感冒后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风邪郁肺,咽喉客热

治法:

疏风宣肺止咳,利咽消痰

处方:

射干15克 蜜枇杷叶15克 乌梅20克 前胡15克 紫菀15克 海蛤壳20克 苦杏仁10克 桔梗10克 蜜麻黄5克

共4剂。嘱第4剂开始加2~3片生姜。

2001年4月14日二诊:咳嗽稍缓解,余症状大体同前,纳眠可,二便调,舌尖稍红,苔薄白,脉浮细。上方去蜜枇杷叶、乌梅、前胡、紫菀、海蛤壳等;加紫苏子、桑白皮各10克,合蜜麻黄、射干加强降气止咳之效,寒热并用,防蜜麻黄、紫苏子温燥伤津,百合15克、桑椹20克滋养心肾阴液,白术15克、麦芽30克、法半夏15克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共5剂。

2001年4月20日三诊:咳嗽明显好转,偶有白痰,量少可咯出,仍有咽痒,无咽干咽痛,鼻塞,流清涕,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上方去百合、桔梗、桑椹、麦芽、桑白皮、法半夏等;加防风、紫苏叶各15克疏散风邪,乌梅20克敛肺止咳。共7剂。

按:本案患者为感冒后咳嗽,外感后治疗不当,外邪留恋,以风邪为主,影响肺气宣肃,引发咳嗽。肺为娇脏,清虚之地,邪气久恋,耗伤肺气,肺气不足,难以祛邪外出,故咳嗽迁延不愈,日久转化为内伤咳嗽。正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感微寒,即嗽也。”“气虚为微寒客皮毛,入伤于肺则不足,成咳嗽。”《素问·咳论》中亦指出:“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治疗上,当以祛风宣肺止咳为主,视其所伴兼夹诸症,辨证论治。初诊患者咳嗽已1月余,干咳为主,伴咽痒,鼻塞流涕,为典型的风邪未尽之象,治疗应以疏风宣肺止咳为主,但因其伴有咽干咽痛,用疏风之品不仅易耗损阴液,加重咽喉干痛,还可耗散肺气,加重咳嗽,故宜先收内风。治疗选用射干麻黄汤合止嗽散加减宣肺止咳,加乌梅敛肺生津止咳、海蛤壳清肺化痰,因其久服抗生素,脾阳必受其伤,为防海蛤壳伤其脾胃,故第4剂加生姜;二诊咳嗽缓解,舌尖稍红,余症状大体同前,说明风邪仍在,心肺有热,故加强健运脾胃之品,使生气有源,扶正风自去,并加桑白皮泻肺止咳,加百合、桑椹濡润心火;三诊咽干咽痛已平,肺气得收,故加防风、紫苏叶、乌梅散外风,敛肺气,除邪务尽,邪去正复,故咳嗽能愈。

【案二】

孙某,女,36岁,2005年4月7日初诊。

20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当时经对症治疗后咳嗽好转,但其后咳嗽反复发作,每遇冷空气及闻及油烟气味,咳嗽发作或加重,反复辗转于多家医院,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均为阴性,服用中西药治疗,当时咳嗽可改善,但仍时有发作。10天前感冒后再发咳嗽,并伴声嘶,某中医馆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声嘶,口干,面色偏黄,眼睑稍浮肿,纳可,偶有入睡难,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微干,脉细。

西医诊断:

感冒后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中医证型:

气阴不足,脾肾两虚

治法:

补气滋阴,健脾固肾

处方:

苦杏仁10克 桔梗10克 蜜枇杷叶15克 前胡15克 白术20克 麦冬15克 乌梅20克 炒麦芽20克 北沙参15克。

共5剂。

2005年4月14日二诊:咳嗽、声嘶较前好转,仍有少许口干,倦怠感,余症状大体同前,纳可,睡眠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桔梗、蜜枇杷叶、白术、乌梅等;加桑椹20克、女贞子15克滋补肝肾,黄精15克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茯苓20克、太子参15克健脾益气。共7剂。

2005年5月12日三诊:服用上方7剂后已无咳嗽,近2日受风后再发咳嗽,咽痒而咳,无口干、咽干、口苦等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上方去麦冬、茯苓、女贞子、太子参、黄精等;加蜜麻黄5克、射干15克疏风解痉止咳,白术、党参各20克健脾益气。共7剂。

2005年5月19日四诊:咳嗽好转,少许咽部不适感,稍倦怠,纳一般,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黄微腻,脉细。上方去炒麦芽、桑椹、党参等;加布渣叶10克清热消食化痰,海蛤壳20克清热利咽,黄精20克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茯苓20克、黄芪15克、太子参20克健脾益气养阴。共10剂。

间断门诊复诊2月余,现咳嗽很少再发,面黄、眼睑浮肿亦改善。

按:脾肺为母子之脏,若脾胃虚弱,母病及子,土不生金,则肺无所养;肺主一身之皮毛,外邪侵袭机体首先通过皮毛,肺虚卫外不固,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外邪趁机入侵则易诱发咳嗽;脾肾不足,直接影响肺脏,导致肺气虚弱,金破不鸣,故咳嗽、声嘶,且易反复感邪导致咳嗽发生。阐明了咳嗽发病与肺脾肾的密切关系。本案患者病程长达20年,肺脾肾三脏皆不足,治疗时当重视对肺脾肾的调理,且在调补肺脾肾的同时,应随着病情变化随证加减治标之品,以达到标本兼顾之功效。初诊时为外感后,咳嗽、声嘶明显,急则治其标,故以止咳化痰为主,佐以固护脾胃;二诊时症状改善,故减少止咳化痰治标之品,逐渐增加补益力度;三诊再次受风,仍以扶正祛邪为主;四诊病情稳定,但胃中食滞,咽中客热,故在调补肺脾肾的同时,以布渣叶、海蛤壳解标实。

【案三】

李某,女,78岁,1998年3月24日初诊。

半年前感冒后开始咳嗽,经止咳化痰等治疗可改善,但反复发作,服用多种中西药(具体不详)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平素易感冒,咽痒即咳,闻及冷空气、油烟及刺激性气味加重,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咽痒,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咳甚气促,无胸闷胸痛,形体消瘦,纳眠可,二便调,舌淡黯,尖稍红,苔薄白干,脉弦细。

西医诊断:

感冒后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气虚感寒,肺阴亏虚

治法:

温肺散寒,益气养阴

处方:

橘红5克 细辛3克 麦冬10克 蜜枇杷叶15克 黄精20克 射干15克 百合30克 浙贝母20克 五味子5克

共7剂。

1998年4月2日二诊:咳嗽稍有好转,咽痒即咳,咳少量白痰,纳眠可,二便调,舌稍红,苔黄厚,脉弦细。上方去橘红、麦冬、射干、百合、五味子等;加海蛤壳、玄参各15克清肺养阴消痰,鸡内金15克、麦芽20克健脾消食、防食积化热灼伤肺阴,苦杏仁、桔梗各10克宣肺降气而止咳。共7剂。

1998年4月16日三诊:服药后咳嗽明显好转,2天前进食热气食物,咳嗽加重,咽干,牙龈肿痛,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稍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鸡内金、细辛、黄精等;加牛膝20克引火下行,龙骨30克滋阴潜阳,麦冬20克养阴清热。共7剂。

1998年4月23日四诊:牙龈肿痛明显缓解,少许咳嗽、咽干,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玄参、牛膝、龙骨、麦冬等;加木蝴蝶5克清肺利咽,白术20克、太子参10克健脾益气养阴,蜜麻黄5克。共7剂。

继续间断门诊复诊,以补肺固肾为法,治疗1月余后诸症皆平。

按:本案患者平素易感冒,咽痒,闻及冷空气、油烟及刺激性气味则咳嗽加重,此为肺气不固之象;其形体消瘦,“瘦人多火”,且本次就诊咯白黏痰,舌尖稍红,苔薄白而干,肺阴亏虚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疗当辛温散寒与甘润滋阴相结合。故初诊以橘红、细辛、黄精温肺散寒、补肺益气,以麦冬、百合、五味子养阴润肺,再加蜜枇杷叶、射干、浙贝母治其标;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饮食积滞,脾胃气机不畅,郁而化火,则会加重气津耗损。二诊其苔黄厚,积滞已成,加鸡内金、麦芽消食化滞,海蛤壳、玄参清已成之热;三诊因食而复,胃火上灼牙龈,故出现牙龈肿痛,引动肝火,故咽干,睡眠不好,《尤氏喉症指南》云:“心血少而火易动,肺气虚而水不生。”治疗时当在疏其胃滞、引火下行的同时,兼顾清心养心,故在诸药基础上,加一味麦冬,养心阴润心火,心阴足,则火自平;因脾胃为生化之源,肺之母,健运脾胃,方能治其病本,四诊时虽仍有少许咽干,亦去苦、寒制胃之品,加用固护中焦之白术、太子参等。患者为老年女性,其证虽以肺之气阴不足为主,但当考虑到其肾气的亏损,肾之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本,故后期在补肺基础上,加用补肾诸药,渐至痊愈。

【案四】

杜某,男,48岁,2003年11月18日初诊。

7年前感冒后开始出现反复咳嗽,曾给予止咳化痰、抗感染等治疗,治疗期间症状可改善,但每次感冒后咳嗽便复发,缠绵1~2月难愈。10余天前感冒后再发咳嗽,咳痰不爽,鼻塞,呼吸不畅,经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量多,鼻塞,鼻涕倒流,进食热性食物时流清涕,自觉咽部不适,时有清嗓,怕冷,疲倦乏力,纳欠佳,饭后饱腹感明显,眠可,小便清长,大便偏烂,舌淡胖,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

鼻后滴漏综合征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肺气不固,脾肾两虚

治法:

温肺散寒,健脾固肾

处方:

橘红10克 细辛3克 法半夏10克 巴戟天20克 干姜15克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炒麦芽20克 炒白术20克 炙甘草10克

共10剂。

2003年12月16日二诊:服药后咳嗽好转,因复诊不便,自行间断续服1周。现少许咳嗽,仍有白色泡沫痰,量多,胃纳改善,腹胀改善,余症状大体同前,眠可,小便清长,大便偏烂,舌淡胖,苔薄白,脉沉。上方去橘红、法半夏、炒麦芽、炒白术、炙甘草等;加大干姜剂量至20克、加花椒5克增大温中散寒力度,增党参、黄芪至30克加强健脾益气之功,以求恢复脾胃健运以化痰湿,麦冬20克防诸药温燥,熟地黄15克滋阴补血、阴中求阳。共14剂。

2004年1月6日三诊:咳嗽、咳痰明显好转,鼻涕倒流感改善,咽部仍有少许不适,怕冷明显改善,精神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细辛、巴戟天、熟地黄、麦冬等;加大黄芪剂量至40克、花椒至10克进一步补气固表、温运脾胃;加牛膝、盐山萸肉各30克补益肝肾、引气血下行,使温补之阳气潜沉于下。共14剂。

间断门诊以温补、归潜之法治疗3月余,咳嗽、鼻涕倒流、咽中不适、怕冷等症状均愈。

按: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患者虽因咳嗽反复就医,但多数医者未曾注意到其咳嗽乃因鼻涕倒流所致,故治疗往往无法取效。《医法圆通》记载:“按鼻流清涕一证,有从外感而致者,有从内伤而致者。从外感而致者,感受外来之客邪,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清涕是出……法宜宣散;从内伤而得者,由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称为肺寒,称为陈寒,由其不知阳衰而阴寒即生也。肾络通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无外感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两脚冷,法宜扶阳。”其中讲明鼻流清涕的缘由及治法。患者流涕、咳嗽之初由外感诱发,经抗感染治疗,症状虽改善,但外邪未能尽散,留于人体,耗损肺气,此后咳嗽反复发作,多次使用抗生素,损耗人体肺脾阳气,肾阳为诸阳之本,久病肾阳亦不足,形成肺脾肾三脏阳虚之象,变为流涕、咳嗽。治疗当以温补肺脾肾为主。初诊以理中汤合黄芪、炒麦芽、法半夏温中祛寒、健脾益气、温化寒痰,橘红、细辛温肺化饮,巴戟天温补肾阳;二诊继续加大温补力度,考虑独阳不生,亦恐诸药温燥耗损阴液,故加麦冬、熟地黄;因阳气生于下焦,充于中焦,发于上焦;三诊时患者诸症改善,温补之阳气当沉纳于中下焦,方能使生机有根,使温补而不生火,故加牛膝、盐山萸肉。对诸阳气亏虚,尤其是中下焦阳气不足的患者而言,温补固然为重中之重,但归潜亦为必不可少,佐以归潜沉纳法,可使补益之法长用而无弊病。

【案五】

李某,女,45岁,2001年3月24日初诊。

1年余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咯白痰,曾于外院就诊,查胸片未见异常,给予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可减轻,但仍时有反复。2周前再发咳嗽,痰多,流涕,咽干咽痛,经服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咳大量黄黏痰,鼻腔内分泌物多,咽干咽痛,平素易急躁,胃纳一般,眠差,入睡困难,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

鼻后滴漏综合征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痰湿蕴肺

治法:

健脾化痰止咳

处方:

海蛤壳30克 百合15克 麦冬15克 射干15克 蜜麻黄5克 苦杏仁10克 桔梗10克 苍耳子10克 麦芽20克 款冬花15克 橘红5克

共7剂。

2001年3月31日二诊:咳嗽好转,咳痰仍多,痰色转白,鼻涕减少,咽干咽痛改善,胃纳一般,眠差,入睡困难,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百合、麦冬、桔梗、苍耳子、款冬花等;麦芽改为炒麦芽,加茯苓20克、法半夏10克健脾化痰,浙贝母20克清肺化痰。共7剂。

2001年4月7日三诊:2天前不慎受凉,出现喷嚏、流涕,咳嗽、咳痰加重,自服感冒药未见明显改善,现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少许咽干,无咽痛,纳眠欠佳,小便调,大便偏烂,舌淡,苔薄白,脉浮缓。上方去海蛤壳、橘红、茯苓、法半夏等;加防风15克、紫苏叶10克、桂枝10克疏风散寒解表,布渣叶10克清肺消食化痰,甘草5克调和诸药。共7剂。

按:《医学心悟》谓:“肺有两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指出鼻、咽为肺之门户,是风、寒、热、燥诸邪侵袭之所,与脏腑关系密切,与外界密切相通,容易感邪致病。若外邪从口鼻而入,鼻窍不通,肺失布津,留着成痰,痰液浸泽咽喉,则会引发咳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之气的必由之路,鼻涕侵犯咽喉,邪郁于内,肺气宣降失常,则咳嗽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案患者即为鼻涕倒流至咽,刺激咽喉所引起的咳嗽。《医学摘粹·杂证要诀·七窍病类》载:“如中气不运,肺金壅满,即不感风寒,而浊涕时下者……总由土湿胃逆。”其病之位在肺,追本溯源,病之根在脾胃。岭南地区,气候潮湿,每遇回南天,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亦增加,湿热交织缠绵为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脾土恶湿,湿邪最易伤脾,脾为湿困,运化不力,易生痰浊,湿热灼痰于肺,肺失宣降,气机不利,发为黄涕、咳嗽。治疗时应标本兼顾,肺痰、脾湿一并消除。初诊时寒热错杂,故消痰除湿时,当寒热并用;二诊热象减退,故去寒凉之百合、麦冬、桔梗等,选用炒麦芽、法半夏加大温化力度;三诊为感受风寒,治疗时祛外邪为主,佐以健脾化痰之品。

【案六】

董某,男,38岁,2005年7月7日初诊。

8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闻及刺激性气味则咽痒、咳甚,伴咽部不适感,喜清嗓,反复求治于多家医院,给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西药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均未见明显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闻及刺激性气味及久言时咽痒,少痰,晨起尤甚,自觉咽部不适感,四末凉,疲倦乏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阴囊潮湿,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既往慢性咽炎病史近20年。

西医诊断:

喉源性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虚火客咽,脾肾阳虚

治法:

利咽化痰,温补脾肾

处方:

淫羊藿15克 炒白术15克 黄精20克 菟丝子15克 前胡15克 紫菀15克 牛膝20克 海蛤壳20克 五味子10克 细辛3克 巴戟天20克

共7剂。

2005年7月16日二诊:咳嗽好转,咽部异物感明显改善,睡眠好转,余症状大体同前,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上方去牛膝、海蛤壳、五味子、细辛等;加蜜枇杷叶15克清肺化痰,苦杏仁10克、桔梗10克,一宣一降,熟附子15克散沉寒。共7剂。

2005年8月4日三诊:服药后诸症好转,近1周未继续服药。3日前开始出现口腔溃疡,入睡难,偶有少许咳嗽,咽部异物感,四末转温,精神可,阴囊潮湿感消失,纳可,舌稍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巴戟天、蜜枇杷叶、前胡、桔梗、熟附子等;加牛膝20克引火下行,龙骨、牡蛎各20克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牡丹皮10克清肝火,关黄柏5克泻相火。共7剂。

2005年8月27日四诊:口腔溃疡已愈,睡眠改善,现偶有咳嗽,咽部无明显异物感,晨起时有喷嚏,怕冷,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牛膝、龙骨、牡蛎、牡丹皮等;加桂枝15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温阳益气,炒麦芽30克固护中焦。共7剂。

后续间断门诊复诊3次,随访诉诸症皆平。

按:咽性咳嗽是慢性咳嗽中的一种,以阵发性咽痒而咳,少痰或无痰或痰黏难咯,咯出为爽,饮水则止为特征,临床中多见,且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杂病广要》曰:“久病难痊,先究其起病之源。”患者咽部不适20余年,每因咽痒而咳,干咳为主,可初步判断其为咽性咳嗽,加上中下焦虚寒,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土失健,脾不升清则难以上养于喉,肾主脏腑气化,肾阳不足,气化不力,津不上承,咽喉失养,虚火上犯咽喉,灼伤咽部津液。二者共同作用于咽,使咽部津液不足,凝结成痰,引起咽部不适感,进一步引发咳嗽。治疗时当敛降中下焦之阳气,清咽喉客热相结合,把握清补之力,方能见效。观其过去中药处方,或过于寒冷,或温补急躁,未能平衡阴阳,加之服用过多抗生素,脾阳更损,形成恶性循环,故久治难愈。故初诊时在诸健脾温肾之品中,加海蛤壳清咽喉痰结,急治其标,五味子收敛固摄、益气生津,一则合牛膝收敛虚火,二则防温补之药温燥助火,三则生津润肺滋咽;二诊诸症改善,故加大温补力度,以熟附子峻补元阳;三诊出现口腔溃疡,入睡难等相火旺之象,考虑因温补太过或进食温燥等致,治疗时减弱温补力度,加平肝清肝、清泻相火之品;四诊相火已收,加大健脾益气力度,使坤土“德厚”以载物。治疗时当时刻谨记“以平为期”的法则,方能不急不躁,收长远之功。

【案七】

徐某,男,31岁,2007年12月29日初诊。

6年余前因劳累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咳痰,自服感冒药物后可缓解,但仍时有咳嗽、咳痰,未予重视,未继续治疗。后咳嗽经常于秋冬季节复发,每次持续时间较长,约2~3个月,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阴性,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改善。2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自服抗生素未见明显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咳白痰,量多,易咯,咳甚少许胸痛,平素怕冷,纳一般,眠可,小便调,大便偏烂,舌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

西医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肺脾两虚,风寒束表,痰涎壅肺

治法:

健脾温肺,疏风散寒,温化寒痰

处方:

橘红10克 细辛3克 党参15克 炒白术20克 黄芪15克 桂枝15克 大枣20克 蜜麻黄5克 射干15克 紫苏子15克 五味子10克

共14剂。加生姜2~3片同煮。

2008年1月12日二诊:咳嗽明显缓解,咳痰减少,少许咽干,大便成形,余症状大体同前,纳一般,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稍干,脉沉细。上方去橘红、细辛、党参、桂枝、生姜等;加北沙参、百合各30克养阴润肺。共7剂。

2008年1月26日三诊:咳嗽减少,疲倦乏力,纳一般,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去北沙参、百合等;加紫菀15克润肺下气、消痰止咳,补骨脂15克、炒麦芽20克健脾固肾。共21剂。

2008年2月25日四诊:偶有咳嗽、咳痰,少许咽干,怕冷改善,纳一般,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象改善。上方去炒白术、黄芪、补骨脂等;加海蛤壳15克、玄参10克滋阴清热利咽,牛膝30克引火下行,党参20克健脾益气,细辛3克温肺散寒。共14剂。

继续门诊间断复诊1月余,同年秋冬季时,咳嗽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初病治疗不当,致邪气久留肺中,引起肺气不足,卫外力弱,极易感受外邪而发病,秋冬季节大自然阳气收藏,人体阳气亦逐渐潜藏,卫外之力更加不足,《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故咳嗽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复发;肺病日久,子病及母,脾运力弱,液停为痰,故咳痰、量多。《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曰:“疗痰之法,理气为上,和胃次之……脾胃一和,痰涎自散。”故治疗时在温肺散寒同时,应重视健脾和胃。初诊寒痰伏肺、肺脾两虚为主,故选用射干麻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二诊寒痰得化、肺脾稍健,见少许咽干,肺阴略亏,因肺为“阳中之太阴”,为娇脏,用药过寒过热过润过燥皆不宜,故初诊时温燥之品,点到即止,加入北沙参、百合滋养肺阴,平衡肺中阴阳,维持使用初诊固护中焦之品,防滋阴二药碍胃;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三诊加强固护脾胃,并加入补骨脂温肾固肾;四诊时阳气已固,阴液已足,但有少许燥火客于咽喉,故标本同治,清利咽喉、引火下行,与健脾温肺相结合。患者肺健脾运,卫表得固,故秋冬未再复发。

【案八】

江某,女,39岁,1997年3月3日初诊。

3月前外出劳累、淋雨后开始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咽痛、鼻塞流涕,曾于广州某区医院就诊,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经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复查胸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但仍时有咳嗽、咳痰、咽部有异物感等不适,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咯白痰,量多,咳甚气紧、胸痛,咽部异物感,平素易急躁、怕冷,纳欠佳,眠一般,小便调,大便偏烂,舌淡胖大,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

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肺寒脾虚,痰气互结

治法:

温肺健脾,理气化痰

处方:

厚朴15克 炒麦芽20克 茯苓20克 前胡15克 紫苏叶10克 橘红5克 细辛3克 五味子5克 射干15克 法半夏10克 炒白术20克

共7剂。

1997年3月17日二诊:咳嗽明显改善,近日因与他人争执,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左侧胁肋部疼痛,遂于我院复查胸片提示心肺未见异常。现咳嗽,少痰,胃脘胀满,左侧胁肋部疼痛,大便已成形,余症状大体同前,纳欠佳,眠一般,小便调,大便偏烂,舌淡胖大,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滑。上方去前胡、紫苏叶、橘红、细辛、五味子、射干、法半夏等;加延胡索15克、槟榔10克理肝脾气滞、活血止痛,陈皮、党参各10克,黄芪15克理气健脾、培土生金。共7剂。

1997年3月24日三诊:左侧胁肋部已无疼痛,胃脘胀满感好转,咽喉异物感消失,仍时有咳嗽,干咳为主,偶有咽痒,少许口干,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上方去茯苓、厚朴、延胡索、陈皮、党参、黄芪、槟榔等;加橘红5克、细辛3克、蜜麻黄5克温肺散寒消痰,五味子10克收敛固肾、防温肺之品辛散过度,蜜百部10克、前胡15克、紫菀15克止咳化痰,牛膝10克补肝肾,黄精20克补益肺脾肾。共7剂。

1997年4月7日四诊:偶有少许咳嗽,咽中少量白黏痰,少许口干,纳欠佳,睡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橘红、细辛、蜜百部、牛膝、五味子、前胡、紫菀等;加射干15克利咽消痰,鸡内金10克消食健胃,党参15克、桑椹20克益气养阴。共7剂。

服药7剂后,患者咳嗽、咳痰、口干、纳差皆愈,后期继续以调肝补脾为法治疗1月,其脾气亦变得平和舒缓。

按:《医宗金鉴》记载:“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证男人亦有,不独妇人也。”本案患者虽无典型的梅核气症状,但其咽部有异物感,痰多,平素情绪容易急躁,病机与梅核气无异,均为脾虚运化功能失调,痰湿内生,肝气不能条达,气机不畅,痰气搏结于肺与咽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故初诊治疗用半夏厚朴汤合温肺健脾、止咳化痰之品;二诊时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肝逆犯胃,故治疗当“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以疏肝理气、健运脾胃为主;三诊、四诊时肝胃滞气化开,继续以温肺健脾为主,脾肾互资,故稍加固肾之品,使生化有源。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切勿见咳止咳,当别其根本治疗,方能收效。

【案九】

神某,女,36岁,1999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为孕16周孕妇,4天前开始恶风,咳嗽,咽痛,少痰等不适,自服中成药(具体不详)后咽痛有所缓解,但仍有咳嗽、咳痰、质黏等不适。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咳痰,痰色微黄量少,咽干,咽部异物感,平素易喷嚏,纳差,眠可,小便调,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既往甲亢病史10余年,已停药,甲功正常。

西医诊断:

急性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肺热内盛

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

处方:

黄芩10克 白术20克 续断15克 蜜枇杷叶15克 浙贝母20克 前胡15克 紫菀15克 乌梅20克

共4剂。

随访,患者服药后症状基本缓解。

按:孕妇摄入的物质能量需要供应两个生命体,因生理需求大,导致气血不足、卫外不力,易感受外邪。本案患者为孕期咳嗽,急性起病,病程短,初起为风热之象,自服药膳,风热稍减,但外邪未能尽去,入肺成热,故咳痰色黄;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热则咽部受灼,出现咽干、咽部异物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则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肺热内盛之象。治疗时以清肺止咳化痰为法,兼顾安其胎元,则病无忧矣。朱丹溪云:“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术能补脾也。”此二药配伍本案患者最为适宜,既可清热,又可安胎,《滇南本草》中言续断具有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固本安胎之效,其“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患者平素易喷嚏,说明肺气不足,肾为元阳之本,故以续断平和之品,缓补之,乌梅收敛肺气治咳嗽,再加蜜枇杷叶、浙贝母、前胡、紫菀止咳化痰。纵观本方,用药精炼,短小精悍,针对肺热内盛之病机及患者特殊生理阶段对证下药,效如桴鼓,立竿见影。

【案十】

何某,女,34岁,2000年8月30日初诊。

1周前运动大汗出后,当风感冒,出现喷嚏,流清涕,自服感冒药后喷嚏、流涕好转,但开始咽痒、咳嗽,服用止嗽糖浆未见改善,遂至门诊就诊。症见:咳嗽,咽痒而咳,少痰,偶有喷嚏,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

西医诊断:

急性咳嗽

中医诊断:

咳嗽

辨证:

风寒袭肺,肺失宣肃

治法:

疏风解表,温肺止咳

处方:

蜜麻黄5克 橘红10克 细辛3克 法半夏10克 乌梅20克 前胡15克 紫菀15克 紫苏叶15克 防风15克 麦冬15克

共5剂。

2000年9月6日二诊:咳嗽好转,无咽痒咽干咽痛,无喷嚏,纳差,眠可,小便调,大便稍烂,臭秽,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上方去蜜麻黄、橘红、细辛、乌梅、紫苏叶、防风、麦冬等;加布渣叶15克、薏苡仁20克、麦芽20克、六神曲20克、鸡内金10克健脾消食、化痰祛湿,杏仁、桔梗各10克宣降肺气。共4剂。

随访诉服用完4剂药后,胃口明显好转,大便亦成形。

按:本案患者为临床常见的外邪致肺之宣肃失司而引发的咳嗽,因病程短,治疗时常可短期见效。其感受外邪为风寒邪气,故治疗时当以疏风散寒解表为主,佐以止咳。《本草正义》谓:“惟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外感风寒时麻黄为必不可少之药。故初诊选用蜜麻黄合紫苏叶、防风疏散风寒,橘红、细辛温肺散寒,乌梅收敛肺气,防诸药辛散过度,耗损肺气,前胡、紫菀止咳化痰,法半夏和胃,麦冬防诸药温燥伤津;二诊患者咳嗽虽基本治愈,但胃口转差、大便烂、臭秽,细细询问得知,其为加速病愈,自煲肉类进补过度,致食滞胃脘,故以大队健胃消食之品,防止咳嗽复发。在外感病中,最忌饮食无度,《伤寒论》开篇首方便记载服药期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