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岁幼儿沟通心理学
- 方聆
- 2181字
- 2021-11-29 09:47:40
活成谁的期待
沟通中最大的障碍来自这个问题——活成谁的期待?可以说,沟通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这个问题衍生出来的。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武志红则认为,人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关系中,才能实现能量的流动,才能有幸福的感觉。而沟通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能量、沟通、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能量被全然接受,沟通就顺畅;沟通顺畅,人际关系就和谐。
说教、批评指责、忽视敷衍、暴力,代表对方不接受你的能量;倾听共情、允许接纳,代表对方接受了你的能量。或者说,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能量,就会对你进行说教、批评指责、忽视敷衍;反之,则会用倾听共情、允许接纳这类更易于建立良好关系的方式与你沟通。
这里的能量包括正能量与负能量。负能量并不都是坏能量。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活力和激情,以及“不符合他人期待”的言行,这些很容易被他人视为“坏能量”而不被接受。尤其是最后一点,很容易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
不和别人打招呼、不听话,这些不符合父母期待的言行被视为是“坏”的,所以不被接受。这时,妈妈的沟通方式是说教,爸爸、爷爷奶奶的方式是训斥。而孩子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接受父母的“教育”,把那个“坏我”压抑在潜意识里,变成能够被父母接受的“好我”。于是在父母的眼里就变成了听话、好沟通的孩子。另一种是不接受父母的“教育”,反而更加叛逆地将“坏我”展现出来。于是在父母眼里就变成了难以沟通的坏孩子。这时,亲子关系就会出现摩擦、冲突,变得紧张。这位妈妈和儿子之间就是后者。
活成谁的期待?这是一个生命课题。如果可以选择,每个人都想活出自我。但如果只有“好我”被接受而“坏我”不被接受,人就无法活出“自我”。那些叛逆的孩子,与其说是叛逆,不如说是想要活出自我的欲望更强烈,他们是在通过叛逆来争夺对自我的控制权。而父母则是通过“你必须活成我期待中的样子”来争夺对孩子的控制权。这是沟通不畅、亲子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和许多妈妈一样,这位妈妈在用“好孩子”的标签来控制孩子满足她的期待。这是一种隐性控制,有时连成人都意识不到。如“好妻子”“好丈夫”,我们会认为这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孩子就更意识不到了,但他们能感觉到因此衍生出的强硬、恶劣的沟通方式使他们不舒服。就像视频中的女儿,她一直哭着反复对妈妈说:“就算我惹你生气了,你也不该那样对我,那样骂我。”
同时,不符合父母期待的样子就会被定义成“坏我”也很让孩子崩溃。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打招呼?为什么我必须听大人的话,否则我就是不好的?这是造成一些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
在成人之间,一旦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必然遭到他人的反抗。这时我们可能还会反省一下——不能越界。但面对孩子,尤其是幼儿,似乎我们缺少这样的反省。因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意志,我们有责任将孩子“塑造”为一个更加完美的孩子。这其实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侵犯。
其次,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期待而活,孩子必然无法活出自我,无法自由地伸展他的生命,当然也就无法获得人生最高级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然特别容易对孩子产生不满情绪,从而挑剔、指责、限制孩子,看不到孩子的真实感受,从而带来沟通中的很多冲突,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有的父母会担心,让孩子按照他的期待而活,他会不会为所欲为。首先,真正为所欲为的是那些从不曾为自己活过的人,如杀害自己母亲的北大才子吴谢宇。其次,幼儿为所欲为的代价很小,基本都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幼儿的破坏性呈现出来,父母才有修正的机会。而且,也并不是为所欲为就一定会带来坏的后果。
所以,沟通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思考究竟想让孩子活成谁的期待?如果你允许孩子按照他的期待而活,全然接受孩子的能量,然后适度修正,那么沟通的一大半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反之,不但沟通中会滋生很多烦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沟通的质量决定着亲子关系的质量,而童年时的亲子关系又是一个人成年后亲子关系的模板,决定着他此后人际关系的优劣,甚至命运。这也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探讨亲子关系、原生家庭这些话题的原因所在。而沟通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