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结盟的扩展

对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德国来说,如果“三皇同盟”能够完全控制住俄奥两国的矛盾,俾斯麦的结盟行动很可能就到此为止了。但是事实的发展并非如此。

一、俄国的不确定性与俾斯麦的应对

“三皇同盟”签订后,俾斯麦一度感到满意。在给威廉一世皇帝的信中,他宣称这个协定解决了俄奥两国之间的问题,巩固了这两个国家间的和平,同时也完全消除了法俄同盟的威胁。注119然而此后的种种迹象表明,俄奥两国的关系并没有改善,更令俾斯麦感到不安的是,俄国国内的泛斯拉夫主义注120又出现抬头趋势。俄国将军斯柯别列夫是1877年俄土战争的英雄,同时也是泛斯拉夫主义的鼓吹者。1882年1—2月,斯柯别列夫前往巴黎访问,声势很大,而且公开宣称德国是俄国及整个斯拉夫民族的敌人。在回国途中,他又在华沙停留,向波兰人也宣扬泛斯拉夫主义。整个“斯柯别列夫事件”最后以斯柯别列夫本人受到沙皇的严厉斥责、亲德的官员吉尔斯出任俄国外交大臣而告终。但是,这件事情对俾斯麦影响很大,他开始怀疑俄国国内主张维持俄德传统关系的保守派到底能不能控制局面,同时也开始怀疑三皇同盟的有效性。

俾斯麦的反应是进一步加强对俄国“压”的一面,以便防范俄国政策中的不确定性,确保德国对外战略的均衡。在结盟问题上,这表现为俾斯麦对扩展德奥同盟,特别是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入盟问题的态度发生转变。

早在1880年,罗马尼亚就要求加入德奥同盟。罗马尼亚曾在俄土战争中站在俄国一边,但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中,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却被划给俄国,因此对俄十分不满。更何况,俄国与其保护国——保加利亚——被罗马尼亚隔开,罗因此十分担心俄国会吞并其部分领土,以便在俄保之间建立起陆上通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尼亚转而向德奥两国寻求保护。按理说,罗马尼亚入盟不应困难,因为防止俄国与保加利亚建立起陆上通道也符合德奥两国,特别是奥匈的利益,而且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与罗马尼亚王室又有着血缘关系。然而,俾斯麦仍坚持不愿使德奥同盟进一步扩大,仅仅许诺罗马尼亚一旦遭到俄国威胁,德奥同盟将给予支持。注121俾斯麦的顾虑是,扩大的德奥同盟可能在遏制与防范俄国方面更有效,但对“拉住”俄国方面会起到反作用。然而“斯柯别列夫事件”以后,他逐步转变了态度。1883年,奥匈与罗马尼亚签订了同盟条约,规定一旦遭受俄国进攻,奥匈与罗马尼亚相互承诺参战支援,而德国则由于德奥同盟也间接地参加了这一同盟条约。

另一个要求加入德奥同盟的国家是意大利。意大利的情况与罗马尼亚有所不同。和德国一样,意大利也是19世纪下半叶新形成的民族国家,而且还对德国的统一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与意大利就结盟共同与奥军作战。意大利在1880年左右要求加入德奥同盟并不是因为害怕某个大国威胁,而是因为意大利政府内外交困,希望有一些外交胜利能起到提振作用。在外部,意大利曾经野心勃勃地加入了殖民地争夺,但很快遭到重大打击,其已经投入很大本钱的突尼斯被法国轻易抢走,意大利的帝国梦被打破,国内普遍对王室和政府表示不满。在内部,世俗权力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一直没有结束,国内激进势力要求赶走教皇,但这必然引起全欧洲罗马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使意大利陷于孤立。支持教皇的势力则在力图恢复教皇的世俗权力,从而对王室构成挑战,而共和派也在酝酿推翻君主体制。注122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同时向德国和奥匈帝国接近并要求结盟,而且声称将利用英意之间的良好关系把英国拉进来。但是俾斯麦没有接招,而是直接把球踢给了奥匈,主要原因可能有四:一是意大利自身地位脆弱,特别是海岸线长,容易受到攻击;二是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在领土、罗马教皇等问题上有矛盾,德国直接与意谈判可能影响德奥关系;三是意大利国力弱,作为盟友的价值不大;四是俾斯麦怀疑意大利的自由主义传统和议会体制能否使其成为一个坚定的盟友。但是在公开场合,俾斯麦主要强调的却是第四点,也就是意大利的议会体制使意大利难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延续的政策,以此说明意大利并不具有盟友价值。当意大利驻德大使向他保证意大利国王能够依靠军队来推行一种俾斯麦能接受的政策时,这位德国宰相暗示“这位穿着便服的国王(指意大利国王)没有做任何努力来与他的军队保持联系。”注123

1881年10月,这位“穿便服的国王”埃曼纽尔一世访问奥匈首都维也纳,提议意奥两国进行“相互保证”来防范其他国家,主要是法国和俄国的侵犯,以便从奥匈那里寻求加入德奥同盟的突破口。但是,奥匈虽然对意大利提出的目标感兴趣,但新上台的奥匈外交大臣卡尔诺克实在看不上意大利的实力和价值。最终,意大利国王的维也纳之行没有任何实际的收获。但是到了第二年,德国却主动使意奥之间的谈判复活了,其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1882年1—2月的斯柯别列夫事件。时间顺序同样展现了这种因果关系:2月17日,斯柯别列夫发表了其巴黎之行中最激烈的一次讲演,直接攻击了德国,2月28日,俾斯麦就敦促奥匈外交大臣卡尔诺克与意大利重开谈判。注124

二、“三国同盟”的成立

从俾斯麦的角度来看,斯柯别列夫事件已经揭示了未来法俄结盟的可能性,而在这种背景下,与意大利结盟的政治价值就凸显出来。俾斯麦当然清楚,意大利作为盟友在军事上几乎没有价值,但是,如果法俄同盟与德奥同盟开战,政治上就需要意大利与法国而不是奥地利作战,哪怕意大利只派出“一名扛着意大利国旗的意大利下士,旁边再站一名鼓手。”注125在某种意义上,俾斯麦吸收意大利入盟更多地是为了奥匈的利益,为了让奥匈有一个巩固、稳定的后方。因为结盟以后,奥匈虽然要放弃支持罗马教皇这一传统政策,但这一“牺牲”更多是面子上的,而意大利则不能再对奥匈境内讲意大利语的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这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步。

正因如此,德国内部有人不太愿意与意结盟。比如外交部官员荷尔斯坦因(此人后来在外交部内十分有影响,俾斯麦下台后一度掌握德国外交的实权)就认为,德国与梵蒂冈罗马教廷的关系刚刚开始修复(双方关系因19世纪70年代的“文化斗争”而破裂),与意大利结盟会破坏这种还十分脆弱的关系,并可能对德国国内的天主教教徒产生负面影响。而德国付出这种代价换来的好处却主要是对奥匈的。注126但是俾斯麦坚持认为,给奥匈这种实际利益对德国有着全局性的好处,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德国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俾斯麦之子赫伯特·俾斯麦的回答可被看成对俾斯麦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在意大利事情上我与您的观点完全一致。意大利永远不会直接进攻我们……但对于奥匈来说,意大利之于他们就像法国对于我们那样,只是由于国力更弱而危险性小一些。”注127到1883年,俾斯麦也向法国驻德大使谈及,与意大利结盟主要就是为了关照奥匈的利益,三国同盟“是我从萨多瓦战役以来对奥地利所奉行的补偿政策的完成。”注128

三国之间的谈判最终于1882年5月结束。5月20日,德国、奥匈和意大利的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订。在宣言中,条约宣布缔约的目的是“增加对普遍和平的保证并加强君主主义原则,从而确保在缔约各国维护社会及政治秩序。”注129这给了意大利最迫切需要的东西——对意大利君主体制的支持。条约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如果意大利未进行直接挑衅而受到法国不论出于何种理由的进攻,其他两个缔约国有义务尽其全力给予受进攻一方以救援和帮助。如果法国未受直接挑衅而对德国进行任何侵略,意大利也承担同样义务。”而第三条则规定,“如果缔约国之一方或两方在自己方面未进行直接挑衅,而一旦受到进攻,并同非签署本条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大国进行战争,则对所有各缔约国同时构成参战理由。”这实际上表明,在德奥同盟受到法俄同盟进攻时,意大利将加入德奥一方作战。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条:“如果非签署本条约的一个大国威胁到缔约国之一的国家的安全,而受威胁的一方被迫对该强国进行战争,则其他两个缔约国有义务对它们的盟国保持善意中立。”如果按当时的现实政治“翻译”一下,该条款实际上规定了德国一旦对法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战争,意奥必须保持中立,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国对法国进行支援,意奥两国将自动对法俄进行战争。所以,如果说德奥同盟是一个严格的防御性同盟,那么三国同盟就包含了鼓励“先发制人”的含义,具有一定的进攻性,当然也会给未来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注130

三国同盟在地理范畴上把中欧联成一体,似乎是中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翻版,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三国同盟又差点以一个集团加入大战。这些都容易使人对三国同盟的重要性产生错觉。实际上,三国同盟在德国对外战略,或者是大战略中只占次要位置。总体上看,三国同盟只是德奥同盟的一个“衍生产品”,它在军事意义上远不如德奥同盟,在政治意义上又远不如三皇同盟。如果比较一下三国同盟与三皇同盟的成立过程,就可以发现俾斯麦在三皇同盟的建立非常看重,可以说是预有设计、处心积虑地推动其成形。而三国同盟更多的是俾斯麦在三皇同盟出现问题后的一种补救措施,是一种灵活应变的产物。然而有一点也需要承认,由于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区与英法这两个西欧大国保持着密切而复杂的利益关系,三国同盟的建立使俾斯麦的结盟开始与英法,特别是英国间接地挂上了关系,从而使德国有可能借助这种关系来稳定三皇同盟,或者说是德俄奥三国之间的脆弱平衡,同时防止法俄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