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1

万物並作2,吾以观复3

夫物芸芸4,各复归其根。归根5曰静,静曰6复命7。复命曰常8,知常曰明9。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10,容乃公,公乃全11,全乃天12,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1 致虚极,守静笃: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工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虚”,形容心灵空明的境况,喻不带成见。“致”,推致。“极”和“笃”意思相同,指极度、顶点。

范应元说:“致虚、守静,非谓绝物离人也。万物无足以挠吾本心者,此真所谓虚极、静笃也。”

冯友兰说:“《老子》所讲的‘为学’的方法,主要的是‘观’。它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要照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要受情感欲望的影响,所以说:‘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说,必需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按:今本“致虚极,守静笃”,郭店简本作“至虚,恒也;守中,笃也”。简文“守中”与“致虚”对举,“中”、“虚”皆指和谐心境而言(请参见拙文〈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刊在《道家文化研究》)。

2 作:生成活动。

吴澄说:“作,动也。植物之生长,动物之知觉,皆动也。”

3 复:返,往复循环。

吴澄说:“复,反还也。物生,由静而动,故反还其初之静为复;植物之生气下藏,动物之定心内寂也。”

张岱年说:“宇宙是动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但变化的规律为何?既承认变中有常,此变中之常为何?中国哲人所讲,变化的规律(即‘常’),便是反复。认为一切都是依循反复的规律而变化。何谓反复?就是:事物在一方向上演变,达到极度,无可再进,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如是不已。事物由无有而发生,既发生乃渐充盈,进展以至于极盛,乃衰萎堕退而终于消亡;而终则有始,又有新事物发生。凡事物由成长而剥落,谓之反;而剥落之极,终而又始,则谓之复。反即是否定。复亦即反之反,或否定之否定。(但西洋哲学中所谓否定之否定,有正反之综合之意;中国哲学所谓复,则主要是更新再始之义,无综合意思,故与西洋哲学中所谓否定之否定不尽同。)一反一复,是事物变化之规律。”

4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按:此句郭店简本作:“天道员员,各复其堇(根)”。简文“天道员员”,言天道环周。兹举数说以供参考。

赵建伟说:“‘天道’,帛本作‘天物’,今本作‘夫物’,《庄子》(〈在宥〉篇)、《文子》(〈上礼〉篇)作‘万物’。疑作‘天道’。‘员’同‘运’(《墨子·非命上》‘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非命中〉‘运’作‘员’),‘员员’盖即运而不已之义。此言天道环周。”(〈郭店竹简《老子》校释〉,刊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下引同)

刘信芳说:“‘天道员员’即‘天道圆圆’,是《老子》已经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循环规律。”(《荆门郭店竹简老子解诂》)

魏启鹏说:“‘员’,古‘圆’字。《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员,地道曰方。’同书《原道训》:‘员者常转,……自然之势也。’‘员员’:言其圆转不已,周而复始,此即天道环周之旨。”(《楚简〈老子〉柬释》)

丁原植说:“‘员’字,疑与‘运’字相通。《墨子·非命中》:‘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孙诒让《墨子闲诂》:‘员,上篇作“运”,声义相近。’因此,‘员员’或可解为‘循环的周转’,即‘环周’。‘天道’二字不误,意指‘天道的环周运作’。”(《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第154页)

5 归根:回归本原。

范应元说:“归根者,反本心之虚静也。”

6 静曰:王弼本及河上公本作“是谓”,据景龙碑、敦煌本、傅奕本及诸古本改,以与上下文例合。

奚侗说:“‘静曰’各本作‘是谓’,与上下文例不合。”(《老子集解》)

蒋锡昌说:“诸本作‘静曰’,是也。二十五章,‘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与此文‘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之词例一律;亦可证‘是谓’系‘静曰’之误也。”

7 复命:复归本原。

释德清说:“命,人之自性。”

严灵峰说:“复其性命之本真,故曰:复命。”

苏辙说:“命者,性之妙也。性犹可言,至于命,则不可言矣。”按:范应元曾对苏辙的观点加以质疑,他批评说:“读老氏此经,惟言心,未尝言性,而子由注此经,屡言性,何也?”老子“复命”的观念对宋儒“复性”的思想颇有影响。然而这里说“复命”即复归本性,仅意指回复虚静的本性。

卢育三说:“‘命’,《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中和之气)以生,所谓命也。’《礼记·中庸篇》:‘天命之谓性。’命是万物得以生的东西,在中国哲学中,命与性内容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在天曰命,在物曰性。在这里,‘命’指作为生生之源的道。‘复命’,又回到万物的生生本原。”(《老子释义》)

福永光司说:“老子的复归思想与后来宋学之复性说有密切关系。但就一般言之,老子此一思想,其特色所在,实是在认现象个物之根源有个本体之道的永恒不灭;即是说,一切个物就其自身而言,虽是有限不完全,但其存在之根源,却是稳踏着无限而完全的‘道’,因与‘道’有着连续的本末关系,故由自末归本的复归,而得脱出其自身之有限性与不完全性。——这便是复归思想之本质。

此一复归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便形成了两种特征性思想。其一,就人的内在的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作复归。人心原本清净圆满,因后天种种欲望与知识而被骚乱,故应舍弃人欲以复归其原本的清净圆满;此唐李翱及其承继者宋学之复性说可为其代表,而中国佛教与道教之修养论,亦可谓在基本上亦立于此一立场。

其二,就古今此一时间之推移,作历史方向之复归。以‘过去’为‘道’之完全实现之至德之世,‘现在’为堕落下降之不完全时代,自不完全的‘今’复归于完全的‘古’;此即所谓复古或尚古思想,儒家之信尧舜禹汤之世为圣人实在之世,而冀复归于彼古圣之道,可为最好代表。

老子之复归思想,实兼此二方向。而尤其不可忽视的,是他所展示的二方向是属原型的。”(《老子》陈冠学译)

张松如说:“老子是以‘归根’一辞作为‘静’的定义,又以‘复命’一辞作为‘静’的写状。如果说‘并作’包含着‘动’的意思,那么‘归’、‘复’便属于‘静’的境界。正是在这‘静’的境界中再孕育着新的生命,此即所谓‘静曰复命’。”

8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中的永恒规律。

张岱年说:“中国哲人都认为变化是一根本的事实,然不止如此,更都认为变化是有条理的。变化不是紊乱的,而有其不易之则。变化的不易之则,即所谓常。常即变中之不变之义,而变自身也是一常。常的观念,初发自老子。”

9 明: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对于这种律则的认识和了解,叫做“明”。

晨阳说:“老子认识观察与思维的关系,应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叫‘知’或‘明’。”

10 容:宽容,包容。

王弼注:“无所不包。”

11 全:周遍。“全”,王弼本作“王”。王注:“无所不周普。”可见原文并不是“王”字,如作“王”,文义不通。今本“王”字是“全”字的缺坏所误,根据劳健的说法改正。

劳健说:“‘知常容,容乃公’,以容、公二字为韵。‘天乃道,道乃久’,以道、久二字为韵。独‘公乃王,王乃天’二句韵相远。‘王’字义本可疑,……此二句‘王’字盖即‘全’字之讹。‘公乃全,全乃天’,全、天二字为韵。王弼注云‘周普’是也。今本‘王’字,碑本‘生’字,当并是‘全’之坏字,‘生’字尤形近于‘全’,可为蜕变之验也。”(《老子古本考》)劳说确切。通行本误传已久,应据改正。

12 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的代称。

【今译】

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

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静,静叫做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永恒的规律,认识永恒的规律叫做明。不认识永恒的规律,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引述】

本章强调致虚守静的工夫。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

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工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本章还说到“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

“复命”的思想,可视为宋学“复性”说之所本。《庄子·缮性篇》所提出的“复初”的主张,乃是与“复命”“复性”同类的概念,和本章关系也很密切。老子复归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作回省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